03.07 國企普通職工收入與國企高層收入的差距是怎樣的?

佳寧老爸-王志強


國企普通職工收入與國企高層的收入差距主要是取決於企業的規模和業績,以及所處的地方,但無論是在哪裡,可以說兩者之間的收入差距是比較懸殊的,根據二八理論,那些為數不多的高層決定著企業的方向,卻拿著豐厚的收入,與普通職業是天壤之別的。

以本地一個四線城市的情況為例,地級市,拋開央企的這些情況不說,就拿本地的國有企業而已,在本地比較的國有企業是比較少的,而且由於經濟的落後和地方發展不平衡,僅有的幾家國有企業也是入不敷出的,那些所能給出的薪酬基本是參照地方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而定的。

一家國企公司,屬市政府直轄的國有企業,在定薪酬的時候參考的標準就是分層次而定,高層、中層、普通職工的收入,他們在核定年薪的時候有一個計算公式的標準,具體的小編不是特別清楚,從他們的年薪可推出個大概比例,高層老總的年薪約為30W左右,中層正職為其一半多一點,大概18W,普通員工年薪到手差不多就是10W不到,從這個收入水平來看的話,參照同等級別的國企高層和員工,其薪酬水平都是要比當地公務員的收入水平高出一些,那麼在當地生活水平也就算還不錯的。

同時,如果企業效益好的話,年底也會有另外的獎金獎勵,收入水平還算可以。只不過在普通員工的眼裡,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己的收入跟老總的收入對比差距太大了,基層員工最辛苦,做得最多,領的工資卻是最少的。這個無可厚非,但是社會就是如此,你的價值決定了你的收入待遇。領導在決策層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是簡單的體力活所可以代替、可以衡量的。

如果你想獲得更高的報酬,那麼還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內在價值,努力往上晉升,這才是一個可行之道。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卻不加以努力改變現狀。你覺得呢?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說實話,差距還是不小的。對此,我是深有感觸。雖然我已經離開國企多年,但始終關注著國企的一舉一動。畢竟,那裡還有我的親戚朋友,也有我曾經青春美好的回憶。

國企工人挺不容易的。我離開的時候,工人平均工資2000塊錢,十年間,雖然有所增長,但是太緩慢了,現在大略在3000元上下,特殊崗位稍稍高一點,但不會超過4500塊錢。而這十年,房價翻了好幾個跟頭。我的家人曾經在車間輔助崗,直到內退前,每個月才2600元。一線工人如果工齡不長的話,也就是3000塊錢而已。科室幹部也不高,我一個朋友,進廠二十年,中級職稱,月薪不到三千元。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這點清湯寡水的薪水,養家餬口都困難。

相比工人,國企中層以上領導的工資可就顯得體面多了。我有好幾個同學朋友做中層,年薪在12-15之間,他們一般是拿副總經理薪酬的50-60%,據瞭解,副總經理年薪在30萬左右。總經理的工資就更加揚眉吐氣了。一次偶然在網上看到,公司總經理的薪酬已經達到了80多萬元,竟然比很多中字頭的國企老總工資都高,我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從表面上看,國企領導和工人的收入差 距已然不小。關鍵是,工人沒有什麼額外收入,柴米油鹽全家用度全靠這點工資。而領導的工資相對來說就瓷實多了……此處省略二百字。所以,這就更加拉大了領導和工人之間的差 距。

具體領導和工人之間收入差距有幾倍,我不得而知,但是以前好像有過一個文件,不能超過10倍。10倍合理不合理我也不知道,你們認為合理嗎?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我“有幸”在國企中工作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座標一線城市,其他地方我不太瞭解哈,只說說一線城市的情況哈。

在一線城市來說,在我待過的國企來看,國企高層的年薪收入,大概是國企普通員工年薪收入10到20倍以上。

我這裡指的普通員工,主要是指畢業後剛加入公司大概一到兩年左右的員工。我們前單位,近幾年開始搞校園招聘了,打聽了一下,基層員工畢業後,進入單位後,崗位是專員,工資大概6~8K左右,而每年的增長非常非常的慢,而且國企內部職級非常多,從弄個專員升到經理,大概還有4~5級,從經理到部門總經理,又有4~5級,再上那就更不用說了,而且每一級之間的晉升,也是非常緩慢,我認識個朋友,畢業後入公司,做運營這塊的,當專員,幹了6年,“喜提”高級專員,工資從6K漲到9K,升幅和晉升速度可想而知。

當然這隻指最為普通的員工,在前單位,部門負責人以下的員工,工資差異非常大,主要取決於您的職級、工作年限、資歷以及領導對您的認同度,年薪來看,差距大概在5萬~60萬之間。

而國企高層則不然,除了非常高的底薪外,還有各種額外的分紅、補貼,抄起來年薪幾百萬的高管(或者說班子成員),比比皆是,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差距。

最後再看一下我昨天總結出來的圖,給各位看官參詳一下: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中油的算不算國企?我們那兒從科級幹部開始,他們的工資是不敢讓員工知道的!要說為了隱私、保密,但是普通員工的收入是透明的,每個月工資單都是公開的,就放在崗位上大家隨便看!熟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籬笆牆,我們那兒一線倒班操作工的工資大概只有科級幹部(各車間主任、書記、分廠機關各科室科長)一半,這是保守的估計。到了年終差距會更大些。而且一個一百多人車間有5、6個主任。到分廠級別的領導收入是真的‘’隱私、保密‘’了,我們普通工人是真的不知道了!不過可以想想為嘛保密?怕是害怕刺激到員工吧😭😭😭對了本人普通員工(從事有毒、有害、高危)月收入除去五險一金到手4000過點兒!好傷心啊!大家一算就知道領導收入了!


風吹過緣紛飛


本人談談自己單位情況,本人屬於一家央企的三級子公司員工,從09年畢業後一直工作至今。公司分為普通職工,中層幹部,公司領導。普通幹部又分為實習生,一般員工,部門長;中層幹部分為副經理(副科職務),經理(正科職務);公司領導為副總(副處),總經理/黨委書記(正處)。普通員工收入和領導收入基本是翻倍的差距。

在我們單位普通職工的收入如下:實習生,一年下來收入在4-6萬元左右,一般員工在6-8萬元左右,部門長收入在9-12萬左右,會根據每個項目效益的不同,而有所浮動。當然,即使項目乾的很差,也不會減少太多的收入,乾的效益很好,也不會增加多少收入。

中層幹部的收入:中層副職是享受年薪待遇的,是基本工資+年終兌現獎金,稅前年收入在20-26萬之間,中間的浮動,是根據項目的大小和效益,綜合考評,會有上下浮動。中層正職的待遇是26-30萬之間,和副職情況一樣,也是根據項目的大小和效益不同,會有一個上下浮動。當然,上下浮動的不是基本工資,是年終兌現獎金。一個項目上,副職和正職基本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並不是哪個人突出,拿到的就多,而是項目的整體好壞,對大家帶來同樣的影響。

公司領導的收入:副總級別(副處)的一般年收入在40-50萬,公司總經理/書記(正處)年收入在50-60萬之間。公司領導的收入,基本沒有太大變動,但是也會和公司的整體經營效果掛鉤。因為,局裡給公司會根據每年下達的經營指標完成情況,下發公司整體的工資總額。就我們公司而言,其中一年公司完成指標不理想,為了保證公司領導的收入,就拿來一部分普通員工的工資,來彌補領導收入,說以後會將此部分佔用資金補償回員工,但是一年後也不了了之。



一休瑾墨


實話實說,國企普通職工收入與過期高層收入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國企收入差距雖然大,一般也就是差個幾倍。原來有些國企能差到20倍。現在國家出臺了限薪令,國企高層工資也都降下來了。

但是有些民營企業、上市公司等可能差距達到上百倍。

比如平安老總馬明哲一年年薪6610萬元,應該比普通員工高几百倍了。

我所知道的國有能源企業普通職工與高層收入之間的差距一般在4倍左右。

企業裡面,最辛苦的就是一線職工了。一般情況下,一線職工乾的好壞是企業能否運營好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運營好的國有企業都會把工資往一線職工傾斜,確保一線職工收入穩定,激勵一線職工幹勁,促進降成本提產量,提升產品質量,從而增加企業效益。

前些年,能源企業效益好的時候,一線職工每個月能拿到10000出頭,科隊長拿本隊職工的平均工資兩倍左右,也就是每個月20000元左右,處級幹部一般拿職工平均工資的3-4倍左右,一般每個月也就是3萬多點。科室裡面就少了,一般科員也就是6000左右。科長也就是一個月12000元左右。

效益不好的時候,一線員工也是降薪比較少的,一線職工效益不好的時候能拿到8000左右一個月,科隊長15000每個月,處長們也就是每個月不到20000了。科室裡面,一般科員降到4000多,科長8000左右。效益不好的時候,運營好的國有企業也是先降幹部薪水,迫不得已才開始降一線員工的薪水的。

銀行等企業差距遠大於能源企業

銀行因為全國布點,全國範圍內,發達地區的銀行員工收入遠高於落後地區的銀行員工。

前幾年,銀行效益好的時候,一般銀行職員也就是1月1萬左右,但是銀行的董事長能拿到200萬左右,也就是相當於差距在20倍左右了。

因此,前幾年,國家為了調控職工收入差距過得問題,針對國有企業下了限薪令,現在國有銀行最高級別領導也就是一年幾十萬的收入了。跟員工的收入差距也在5倍左右。

國有企業一般激勵政策的一般設計原則

一般國有企業設計薪酬管理體系的時候,一般都會把幹部利益和職工利益捆綁起來。設計薪酬體系會把工資的激勵和保障因素都會考慮進去,不光要調動幹部的積極性,也要把幹部的收入跟職工的收入掛起鉤來,這樣,才能確保幹部把工資用好,把幹部和職工的積極性通過工資槓桿充分調動起來。

薪酬體系設計好了,才能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才能越來越好,那麼工資指標也會增加的,那麼職工和幹部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因此,好多國有企業的薪酬管理體系都是這樣按照崗位薪酬設計成係數和倍數掛鉤,因此,從整體上看所有的幹部職工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大家非常清楚薪酬激勵政策的獎勵因素,因此大家都會努力提升銷售收入,降低成本,降低消耗,努力提升產量,提升質量,提升利潤,大家利益一致,因此幹部和職工會共同努力把國有企業越做越好的。

越做越好,那麼職工收入也能持續增加了。這也是一個良性循環。


睿思天下


國企普通職工收入與國企高層收入的差距是怎樣的?

這個說起來,可能會比較打擊人。

小公說說自己知道的情況。

我這裡西部三線城市一家建築工程類國企,屬於半壟斷性質的,具體名字就不說了。在2016年各地出臺國企“限薪令”之前,董事長的年薪明面上就有90多萬,副總40-60萬之間,普通中層20-30萬之間,一般員工6-15萬不等。部分臨時工只有2000多一個月,一年滿打滿算也就3萬塊錢。兩者之差,顯而易見。

國企限薪後,老總工資有所降低,目前明面上是50多萬,中層變動不大,保持在20萬左右,普通員工基本上沒動,平均十來萬左右。這樣算下來,最高和最低的收入差也很明顯。

以小見大,國企老總和員工的收入差距大是事實。有的比例大點,有的小點,具體視企業情況而定。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

算了,不說了……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國企普通職工收入與國企高層的收入差距主要是取決於企業的規模和業績,以及所處的地方,但無論是在哪裡,可以說兩者之間的收入差距是比較懸殊的,根據二八理論,那些為數不多的高層決定著企業的方向,卻拿著豐厚的收入,與普通職業是天壤之別的。

顯示所有大圖

以本地一個四線城市的情況為例,地級市,拋開央企的這些情況不說,就拿本地的國有企業而已,在本地比較的國有企業是比較少的,而且由於經濟的落後和地方發展不平衡,僅有的幾家國有企業也是入不敷出的,那些所能給出的薪酬基本是參照地方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而定的。

一家國企公司,屬市政府直轄的國有企業,在定薪酬的時候參考的標準就是分層次而定,高層、中層、普通職工的收入,他們在核定年薪的時候有一個計算公式的標準,具體的小編不是特別清楚,從他們的年薪可推出個大概比例,高層老總的年薪約為30W左右,中層正職為其一半多一點,大概18W,普通員工年薪到手差不多就是10W不到,從這個收入水平來看的話,參照同等級別的國企高層和員工,其薪酬水平都是要比當地公務員的收入水平高出一些,那麼在當地生活水平也就算還不錯的。

同時,如果企業效益好的話,年底也會有另外的獎金獎勵,收入水平還算可以。只不過在普通員工的眼裡,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己的收入跟老總的收入對比差距太大了,基層員工最辛苦,做得最多,領的工資卻是最少的。這個無可厚非,但是社會就是如此,你的價值決定了你的收入待遇。領導在決策層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是簡單的體力活所可以代替、可以衡量的。

如果你想獲得更高的報酬,那麼還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內在價值,努力往上晉升,這才是一個可行之道。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卻不加以努力改變現狀。你覺得呢?


遊戲人超超


說實話,真的不小。

國企收入是跟級別嚴格掛鉤的,你是普通員工,除了工資之外,可能也就是基本的法定的福利了。

如果到了中層,就可以有油補、車補、話補、餐補、房補等對應的福利了。

如果到了高層,基本上就是嚴格意義上的配房配車陪老婆了。基本上個人的所有消費不需要個人做支付了。

所以國企的普通員工除了大企業工作的名頭之外,基本沒啥可以炫耀的了。

而只要到了中層以上,各種待遇就會比較理想了。這也是為什麼國企的普通員工好挖,中高層的經理人很難挖的原因了。


(本文作者鄧玉金,資深HRD,知名培訓師,《招聘的8節實戰課》著作者,公眾號:鄧玉金人力資源實戰,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我曾經在國企實習過,我說一下國企的相關情況。



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國企的職工分類,分為三個類別,A類、B類和C類。

A類員工一般年紀較大,多盤踞在領導崗位上,他們的身份類似於國家公務員,不可以輕易辭退他們,即使所在企業倒閉了,國家也要給他們發工資,A類員工的退休金也是最高的,現在的企業一般不招聘A類員工了。

B類員工是國企通過社會招聘招進來的,也叫社招員工,B類員工與國企簽訂勞動合同,有正式編制,享受五險一金待遇,國企有權辭退他們,年滿退休後有退休金。

C類員工在編制上不屬於國企,國企與C類員工的用工方式一般是人事代理或者勞務派遣,C類員工的勞動合同是與第三方公司來簽訂的,甚至報酬都是第三方公司代付,而工作是在國企,國企付給第三方公司相關服務費,C類員工不享受國企五險一金待遇,退休也沒有退休金,除非第三方公司幫他們買。



國企的普通職工一般都是C類或者少部分B類,國企高層一般都是A類或者少部分B類。

國企的員工的基本工作是根據職務高低,工作年限、職稱等來劃分的。

高層領導一般都是拿高檔工資,拿我工作過的國企來說,如中國電信XX省分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他們是拿一二檔工資,月薪多少我不清楚,方正各種加下來年薪上百萬。

下來是州市經理,如XX市電信公司總經理,,拿三四檔工資,年薪大概在50萬以上100萬以下。

再下來是部門經理,拿五六檔工資,年薪30萬左右。

下來就到辦公室主任級別了,拿七八檔工資,月薪在5000-7000不等,各種加起來,年薪在10萬左右。

普通職員拿九十檔工資,月薪在3000-4000左右,加上年終獎各種,年薪在5萬左右。

最後就是勞務派遣、人事代理的C類員工,他們不享受五險一金待遇,沒有年終獎,月薪在2000-3000,年薪最多3萬。



你對比一下,國企的普通員工和高層領導的差別有多大,簡直是天差地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