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社保迎來最大幅降費,到手工資會多嗎?會影響養老金正常發放嗎?

安美惠


社保迎來最大幅度降費,到手工資會多嗎?會影響養老金正常發放嗎?

今年國家減稅降費惠企惠民新政頻出,力度逐漸加大,其中繼續降低社保繳費比例,尤其是5月1日起,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繳費比例可由20%將至16%,以及不再只採用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而是採用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加權平均的社會全口徑的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社保繳費社平工資,制定當地社保繳費的上下限的新辦法,也就是適度降低社保繳費基數,這兩大舉措形成了大力度的社保降費是重頭戲。

那麼由此到底能給企業、國家和個人帶來哪些影響呢?職工個人到手工資會增加嗎?會影響養老金的正常發放嗎?企業的繳費負擔減輕了嗎?會促進企業依法足額按時為職工繳納社保嗎?針對這些大家關切的問題,我們來一一梳理一下吧。

1、職工個人到手工資會增加嗎?

有的人會,有的人不會。以養老保險為例,如果只有降低用人單位的繳費費率至16%的舉措,不降低個人繳費費率8%,那麼個人的繳費標準是沒變的,不影響到手的工資。到了每年因社平工資上漲,而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時,如果你的工資沒漲,到手工資還會減少一些呢。

但現在,又出臺了調整社保繳費社平工資的新政策,採用社會全口徑,包括私營和非私營單位職工的平均工資作為社保繳費社平工資,用它的40%或60%(各地不同)作為繳費下限,用它的300%作為繳費基數的上限,就等於降低了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和上限。

大家都知道,社保繳費金額等於繳費基數*繳費費率,職工的非人繳費費率是8%,現在繳費基數變沒變,是決定你繳費金額變不變的根由。如果繳費基數降低了,當然繳費金額就降低了,到手工資就有可能增加了。反之,如果繳費基數沒降,當然繳費金額就沒變,如果沒漲工資,到手工資就不可能增加。

那麼繳費基數上下限降低後,哪些人的繳費金額會隨之降低呢?就是單位給你申報的工資收入低於社平工資下限,和超過社平工資上限的人。按照規定,工資收入低於社平工資下限的人,是按社平工資的下限繳費的,工資收入超過社平工資上限的人,是按社平工資的上限繳費的,上下限降低了,當然繳費金額就會隨之降低,到手的工資就有可能增加了。對於單位給你申報的工資收入介於社平工資上下限之間的人沒有影響,因為繳費基數和價費費率都沒變。

例如,A的月工資收入是2000元,原來當地社保最降低繳費基數是3000元,那麼他就要按3000元的8%,繳納個人費用,實繳金額是240元。現在社保最降低繳費基數變成2800元了,那麼他就要按2800元的8%,繳納個人費用,實繳金額是224元。也就是說到手工資可能會增加16元。但這種事情持續的時間會很短,因為每年的社平工資都會調整,會上漲,所以2800元的標準有可能很快調整為新的一年的3200元,那麼你的繳費金額就會變為256元,到手的工資還是不會增加,還會減少。不過扣得多,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金額就多了,將來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會高一些。

2、會影響養老金的正常發放嗎?

不會,但部分人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會略有減少。我國的社保繳費,和待遇的領取制度採用的是收支兩條線。社保繳費基數中的社平工資變了,不等於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的社平工資也同步調整。計算退休人員養老金的社平工資要不要也調整為社會全口徑職工的均值,決定了對退休時個人養老金待遇到底有沒有影響。

如果調整,什麼時候調?怎麼調?要不要分段計算?有沒有過渡性說法?現在沒有明確,還是未知數。在沒有出臺養老金計發新辦法前,我個人的判斷是對基礎性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部分沒有影響,對部分個人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可能有影響。哪些人呢?就是上面說的單位給你申報的工資收入低於社平工資下限,和超過社平工資上限的人。這些人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會相應減少,但減少幅度比較有限。

那麼降費之後,會不會影響養老基金的積累,收發發多,無法保證按時足額正常發放,或難以長期維繼呢?目前看,不會,至少中短期不會,如果將來生育率能跟上,長期也不會。從國家公佈的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7萬個億,以及收支預測數據看,是可以持續的。最大的風險因素是將來的生育率和代際參保率。國家已經在採取一些措施,如國有資產劃撥養老基金,加大用人單位參保監控等,相信國家會進一步採取相應措施的。不用擔心,相信國家有智慧、有能力統籌好社保制度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的。

3、企業的繳費負擔減輕了嗎?會促進企業依法足額按時為職工繳納社保嗎?

新政落實後,企業的社保繳費負擔不僅減輕了,而且是大幅減輕了。尤其是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和繳費基數的雙降,從而降低的人工成本,是真金白銀可以算出來的,幅度很大。對減輕運營較難、抗風險能力低的小微企業的負擔意義就更重大。

那麼是否就可以判斷,此後用人單位都會依法按時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呢?很遺憾,有的單位能,有的單位不能。在一些老闆眼裡,這是兩回事,至少還可以繼續鑽一段時間的空子。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會真正理解國家下這麼大決心,出臺這麼多用心良苦,旨在既惠企又惠民的政策。還會像以前,機會主義和僥倖心理驅使之下,按最低標準或打折給員工交社保,甚至不給員工交社保。

可以肯定的是,多項調控政策齊頭並進,守法企業會越來越多,情況會有逐漸好轉。但從根本上講,還需要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提高違法成本或代價,切實保護勞動者權益。如加快社保費用由稅務徵收的落實步伐,不依法按時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上黑名單,影響社會信譽,不給貸款,沒有競標資格等。要有足夠的震懾力度和懲罰力度。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加我的關注,查看更多關於社保及退休的文章。願天下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2019年5月1日迎來社保費率和社保基數雙降,今年各類新政捷報不斷。但雙降,不會讓到手的工資更多,各地經常性盈餘充裕不會影響養老金的正常發放!

一、社保費率降低對職工工資的影響

本次社保費率的下降,僅對企業承擔部分養老保險做出調整(從20%降低到16%)。職工個人承擔部分的費率沒有變化,因此對職工“到手的工資”沒有影響。單社保費率的下降,對職工工資不會造成增減!

二、社保基數降低對職工工資的影響

社保基數的降低主要體現在社保基數的計算方法和取值的範圍變化。

1、取值的範圍和人群

取值的範圍由地級市擴大到省一級;

取值的人群由以往的非私經濟在職職工擴大到非私經濟+私營經濟在職職工;

計算的人群和群體擴大,平均值相對下降!

2、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有以往單一非私經濟在職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過渡到非私經濟+私營經濟在職職工上年度工資加權平均值。現實私營經濟在職職工平均工資略低於非私經濟在職職工平均工資,這個均值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確有下降!

3、職工平均工資的增長趨勢

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約為9%,且是“複利”計算。這個增長速度給職工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告訴大家社保繳費基數也是每年以9%的速度在增長。

4、關於取值的範圍人群、計算方法的變化與職工平均工資的關係

雖然本次社保基數由於取值的範圍人群和計算方法發生變化,以及非私經濟和私營經濟在職職工在具體計算的時候權重不得祥知。但是筆者判斷,上述變化帶來的社保基數下降的幅度,不足於抵消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的幅度。所以,筆者認為2018年的加權職工平均工資依然環比2017年的平均工資是增長的,也就是繳費基數必然上漲!

5、繳費基數上漲

繳費基數的上漲,對於以繳費基數計算的社保費個人承擔部分必然增加,在職工實際工資不變的情況下,“到手的工資”必然降低。

當然,各個單位的實際情況迥異,實際工資增加或者增加的幅度差異比較大。當職工工資實際增加的絕對值超過或者等於社保費個人承擔部分增長的絕對值時,職工工資保持不變或者有所增加!

三、養老金可保及時足額髮放

根據各省公佈的當地養老保險賬戶餘額的情況看,各省經常性盈餘充足,雖然社保費改革,可保養老金及時足額髮放!


順通財稅段賢明


我們把以上這個大問題分成兩個問題來分析。第一個問題是:社保迎來最大幅降費,到手工資會多嗎?

社保大幅降費指的是企業養老保險的繳費從20%降到16%,而個人的8%是不受影響的,你原來社保的養老保險繳費多少,現在還是多少,所以你目前到手的工資是不會改變的。

第二問題是:是否影響養老金的正常發放?我理解的正常發放指的是養老金髮放的金額。

如果要想知道是否影響養老金的正常發放,那麼我們就要了解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社保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平均繳費指數為:當年平均繳費基數÷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
如果每年的繳費基數都不同的,或者中間出現差異的,可以求月平均值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139(國家規定計發月數)

從社保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我們可以得出,影響養老金金額的主要是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這個三個部分,其他並無影響。

所以,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的降低對以後社保養老金的發放並無影響。

如果想了解養老金具體怎麼計算的,可以關注我,也可以私信我


八月夢想


首先要搞明白社保的降費政策到底是什麼。國務院辦公廳《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規定,從5月1日開始,我國降低社保參保繳費比例,一是降低費率,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的繳費比例一律降低至16%;二是降低繳費基數,將過去依據各地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改為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使繳費基數有所降低。

1.到手工資

這次降低費率是針對單位繳費而言的,所以對於個人的影響只有降低繳費基數一項。相對來說,繳費基數降低的絕對值並不是很大,但是也會稍微降一些,再乘以個人8%的繳費比例,就更沒有多少了。不過,總的來說,到手工資還是會多那麼一點點。

2.養老金髮放

根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3.3萬億元,總支出2.9萬億元,年末累計結餘4.1萬億元。從基金收支情況來看,總體收支平衡、收大於支,能夠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但是我國養老保障的負擔不均衡、基金的分佈不平衡問題還依然存在,個別地區收支出現了當期缺口。好在從2018年7月1日,起建立實施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這樣養老金就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統籌,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部分目前養老金髮放已經收不抵支的省份,也會由於全國的調劑,養老金的保障力度也會進一步增強。

雖然目前社保降費,但只是短期影響,長期來看隨著我國養老金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全國統籌力度的增強,養老金的發放不用太擔心。


度小滿金融


3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落實,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具體配套措施。具體做法有這麼幾個:第一,各地可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從原定的20%降低至16%;第二,核定調低社保繳費基數,各地有過去依照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基數,改為以本省城鎮飛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繳費基數;第三,將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再延長一年至2020年4月底。

通過這三個有效措施,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將大大降低。很多職工的到手工資也將會增加。

繳費基數降低

以前的時候一些職工工資繳費基數遠遠超過實際的工資水平,因此就會出現明年發2000元工資,但是按照3000元社保繳費的情況。如果按照養老保險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的比例計算,將至少每月減輕100元的費用。

天津市2018年公佈的2017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是7073元,而全口徑職工月平均工資是5607元,降幅26%。

國家公佈的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6193元,而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3813元,差距更是高達62%。進行平均以後,社保繳費錢數將會大幅降低。


企業用工成本降低

企業社保繳費比例和基數都負擔降低了,勢必也會提升職工的工資待遇水平。用人單位只要工資有優勢,就能夠吸收更多的人才,而且也會提升職工的積極性。另外,一種可能是企業繳費負擔降低,可以僱用更多的職工。


以前沒有為職工繳納社保的企業,託詞可能是負擔重,當社保繳費減輕以後,也會有一批企業為職工開始繳納社保。

降費措施會確保落實到位

其實國家強調,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做法,對歷史欠費不得進行集中清繳,而且各地要確保職工社保待遇不變,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預計本次降費舉措一年會降低企業負擔7000億元左右。

養老金會保障正常發放

2019年初,人社部透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近5萬億元,規模可觀,平均可以滿足17個月的支付。2018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收入50144.8億元,支出44162.4億元,累計結餘近6000億元。

本次及時進行降低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也形不成太大的壓力。從2017年開始,國家要求將國有企業的10%股權劃歸養老保險基金理事會管理,這樣又大大夯實了養老保險基金的基礎。目前,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理事會擁有管理基金超過2萬億元,擁有充足的資金儲備。

綜上所述

大家大可放心,即使2019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再次調升5%,仍然不會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按時足額撥付,產生任何影響。


暖心人社


社保迎來大幅度降費,是針對企業的,是減少企業的繳費壓力。從這幾年降費來看,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變化,是全民福利,統籌規劃,縮小差距。

我國的社保,在開始的以省級為單位自籌,單位負擔百分之二十八,個人百分之十二。儘管這樣,一些省份,仍然出現了養老金髮放危機。為了解決這些危機,國家採取了中央轉移支付,確保養老金的發放。

在政府的支持下,國家實行了統一的標準,單位百分之二十,個人百分之八。

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央按照百分之三點五進行全國統籌,用來平衡和保障社保養老金的發放。中央掌控社保統籌,有了資金保障,再一次降費,減輕企業單位的負擔,成為可能。但是,是單位降費,不是個人降費,個人退休後的養老金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也就是說,不會比原來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低。這是確定的。

國家掌握統籌經費,也有財政轉移支付保障,是購買社保養老的必由之路。

至於企業降費,職工工資你不能夠提高,與降費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因為職工的工資,由企業決定的,不是由國家降費決定的。國家給企業的工資監督,國家是指導性文件,不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各個地方對用人單位的工資監管,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強制執行。對於沒有違背最低工資標準的,地方政府是沒有干涉權力的。

所以,社保降費,並不會提高個人工資的。



1143160127


與到手的工資無關,養老金可能減少。因為現行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基礎養老金計算基數=(上年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舉個例子,比如說個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4000元,上年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00元,則你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基數=(4000+6000)/2=5000元。養老保險降費後,同時將目前工資水平較低的私營單位人員加入社平統計,可能拉低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如果由6000元降為5000元,則你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基數=(4000+5000)/2=4500元,相比原來減少了500元。可能造成退休差一年,養老金少很多的情況。


侯老教授


我們都知道,國家已經更改了企業繳納社保的繳費從20%降到16%,但其實社保費率下降對於我們員工並沒有多大影響,為什麼這麼說?

要知道,降低企業社保繳費,這就意味著企業給員工就不用繳納太多社保費,但這個前提是在不更改員工8%的個人社保繳費情況下,也就是說,這種變革會促進更多企業在繳納社保上有積極性,這樣就避免出現以前那種透漏繳納員工社保的情況,其實這也就保障了我們員工享受社保的權利。

但這並不會增加我們的到手工資,也不會對我們的養老金髮放有任何影響。


掌上保


工資是市場,以及勞動者與用工單位博弈的結果,再說個人比例未降,用單位豈能輕易給漲工資,一家漲,也會連鎖反映,普及到大部分單位:


54弓


不會影響養老金髮放。降低繳費率後,在職的,到手工資多不多,取決於當地社保部門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