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平臺搞公鏈三連問:誰受益?誰受傷?走多遠?

週末平臺幣搞事情,連ZB都宣佈開始搞公鏈了。這平臺方到底要做啥?

3月22日,幣圈一姐(何一)介紹了BNB的3步計劃:

第一步確實是平臺幣,作為有著千萬級用戶的‘應用’。

第二步是對BNB的應用場景持續的拓展,全球已經有無數商家和應用支持BNB支付,從買車買房到旅遊、遊戲,甚至是餐廳。

第三步,從單純的平臺幣升緯為公鏈。

原來如此,從平臺幣變身公鏈Coin~

那麼,思考幾個問題。

  1. 平臺變成公鏈誰受傷?
  2. 平臺變成公鏈誰受益?
  3. 平臺變公鏈能走多遠?

容我一個個來聊。

平臺搞公鏈三連問:誰受益?誰受傷?走多遠?

01

平臺變成公鏈誰受傷?

以太坊和柚子等公鏈~

作為市值排名和DApp數量排名第一的底層公鏈ETH,最受傷。

通過一輪熊市的殺跌,現在手握用戶的就是平臺方。DAPP能不能走出來,是由參與人數而決定。以太靠發B,柚子靠菠菜,這些都是有人氣,市值才能升,影響力才能大。

然而項目方用以太融資,最後抵擋不住價格瀑布。哦豁!一個公司市值的縮水10倍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可以問一問那些空氣幣的項目方。而菠菜的籌碼貶值,賺了錢抵不過籌碼貶值。

要改變用戶習慣的成本非常高,而平臺幣自身優勢在於不用改變客戶的習慣就能引導客戶進入公鏈。我們這群白加黑,五加二的寂寞炒幣人士,應該是最容易成為DAPP的VVIP用戶的一群人。

相對比,柚子和以太的吸引力將只會越來越弱,沒了吸引力市場也就不能給出高估值。

所以,平臺祭出公鏈,原有的以太和柚子很有可能失寵。

02

平臺變成公鏈誰受益?

必定是平臺!因為多了一個概念,炒新有利於價格拉昇,市值變高。

03

平臺變公鏈能走多遠?

大環境,熊市之下,即使有爆發的交易量,也是曇花一現,投資收益不足,沒有新資金入場。

所以,必須關注炒作核心邏輯——有沒有落地!沒有落地,就沒有未來!13年炒作基於大家對於比特幣的預期,17年炒作基於智能合約的山寨齊飛。炒新不炒舊!

如果要走得遠,必須落地實體經濟,提高產業生產效率,才會真正引起市場的重視,資金也會源源不斷地注入到這個領域中。如果沒有落地,還是瞎炒,剩下的都是老韭菜了,信仰都虧沒了,賺了錢就會跑,沒有人願意高位接盤。

所以,你很難指望在區塊鏈技術發展與應用落地沒有突破的情況下,幣市就能莫名其妙地漲起來。

那麼平臺幣做公鏈把火苗聚集了,星星之火是否可以燎原?

除非這個行業又誕生了讓主流社會暫時沒能看懂的應用,使得他們在焦慮中再度把資金大量地投入到這個領域裡,否則很難。

牢記一點,市場的基本功能就是資源配置。凡是反應未來生活,經濟發展趨勢的,多是市場資源配置的重點,凡是不符合的,他們永遠沒有錢途。項目落地才是‘正’,確定性市場帶來確定性利潤,最終才是大概率戰勝市場的目標物,不管市場怎麼走,最終結局能看到。

守正才能出奇!平臺幣公鏈能走多遠,還是歸因於產品來說話!有明顯落地產品,兄弟們幹!沒有落地的項目,兄弟們跑!

平臺搞公鏈三連問:誰受益?誰受傷?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