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1場飯局,吃出2個成語、2個仇敵、2條性命


1場飯局,吃出2個成語、2個仇敵、2條性命

成語“食指大動”,最初指的是將有美味可以享受的預兆,後來引申為吃東西時貪婪的樣子。

楚國人送給鄭國國君鄭靈公一隻大甲魚,公子宋(字子公)和公子歸生(字子家)上朝的時候,公子宋的食指動了一下,他神秘兮兮告訴公子歸生,說今天一定會有美味可以品嚐。

公子歸生問:“何以見得呢?”

公子宋說:“以前我出使晉國的時候,我的食指大動,就吃到了石花魚,後來出使楚國,又是食指大動,結果吃到了合歡桔、天鵝肉,今天怎麼會不靈驗呢?”

兩個人走到宮門前,聽到宮內的侍者正急著要去傳喚御廚,公子宋就上前問侍者:“這麼急著找御廚,一定有好消息吧?”

1場飯局,吃出2個成語、2個仇敵、2條性命

侍者回答說:“楚國人從漢江捕獲一隻大甲魚,足有二百多斤,送給國君,國君打算讓御廚肢解後烹煮,犒勞各位大臣。”

兩人來到朝堂,不覺相視而笑,鄭靈公問他們為何發笑,公子歸生就如實回答,說公子宋食指大動,就會有美味可吃,現在看來,果然很靈驗。

鄭靈公露出壞笑說:“靈不靈驗,還不是在於我?和食指動不動有啥關係。”

下朝時,公子歸生對公子宋說:“美味確實存在,可是如果國君不請你去,怎麼辦呢?”

公子宋說:“既然是宴請所有大臣,不會單單把我一個人撇在一邊吧?”

春秋戰國時期鼎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祭祀

到了中午的時候,大臣們都被請到宮內吃甲魚,美味做好之後,御廚請國君嘗一嘗,鄭靈公嘗過之後,連聲誇讚味道不錯,引得大臣們直咽口水。

1場飯局,吃出2個成語、2個仇敵、2條性命

內侍說:“公子宋、公子歸生兩位大人還沒有分到肉,可是就剩一碗了。”

鄭靈公說:“那就分給公子歸生吧。”

大家開始品嚐美味甲魚的時候,只有公子宋面前空空蕩蕩,他乾巴巴坐著,十分尷尬。鄭靈公看到公子宋的樣子放聲大笑:“咋樣?你的食指今天不靈了吧?”

公子宋沒得到甲魚肉,顯然是鄭靈公一手策劃的,故意讓公子宋在眾人面前出醜。

公子宋忍無可忍,惱羞成怒,起身跑到鄭靈公的碗裡,用手指蘸了蘸湯汁,放進嘴裡品嚐:“我已經品嚐到美味了,誰說我的食指不靈驗呢?”而後揚長而去。

這就是成語“染指於鼎”的來歷,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染指”也用來形容插手某種事,分得好處。

公子宋離開宴席,鄭靈公被他的無禮舉動激怒了,暗暗發誓要除掉公子宋。

公子宋也意識到危險就潛伏在自己的身邊,於是找到公子歸生密謀弒君。

公子歸生害怕了,對公子宋說:“畜生老了,人們都忌憚殺掉它,更何況是一國之君呢?”

1場飯局,吃出2個成語、2個仇敵、2條性命

弒君之後,公子宋報了不與黿肉之仇,雖逞一時之快,但終究不得人心,不久被憤怒的大臣斬殺,屍體被拋至荒郊野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