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春風三月楊柳青,正是藥材栽種時。雲南是全國種植藥材面積最大的產區之一,比去年同期增長8.8%,2018雲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756萬畝 居全國第一;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近年來,我省立足獨特的立體氣候資源和多樣性的生物環境優勢,把中藥材產業列為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8大重點產業之一,編制了《雲南省中藥材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引導中藥材產業科學發展,著力打好“雲藥”牌。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目前,中藥材產業已成為促進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去年全省中藥材農業產值達351.8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三七、天麻、重樓等8箇中藥材品種農業產值分別達到10億元以上,中藥材產業產值過億元的產業重點縣(市、區)達40餘個。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種植品種二十多個,主要種植藥材有:白芍、白朮、白芷、牡丹皮、丹參、玄參、桔梗、紫菀、知母、菊花、防風、夏枯球、板藍根、何首烏、草決明、葫蘆巴、白及、西紅花、蒲公英、金銀花,透骨草等。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三月底眼下正值 白芨,重樓,三七 ,丹參、玄參、桔梗、紫菀、知母、菊花,何首烏等藥材栽種之際。目前這些藥材行情如何?種植成本有多大?畝收益有多高?

丹參:該品種生長週期為一年,春季栽種,當年秋末或來年春季採挖。多采取無性栽培,即採挖出的鮮根切段繁殖或用種子育苗栽培。一般畝用種根75-80公斤,苗子7000株。

丹參種植管理粗放,2017年價格上漲,一般統貨漲至15元左右,選貨價漲至30元上下,種植戶普遍收益在4500元/畝以上。2018年丹參統貨價格又小幅上漲至16-17元,連續兩年高價刺激藥農大面積發展種植。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很多地方村前村後田間一排春忙景象,藥農正在忙著栽種丹參、玄參,防風等藥材。農戶他家去年栽種了5畝丹參,加上栽種貨風調雨順,又趕上好行情,畝收入達5000元以上。雖然今年價格又點下滑,但是,畝收入仍在3000元以上,比種植糧食作物高的多,今年又承包了6畝土地,全部栽種丹參。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玄參:該品種生長習性和丹參差不多,栽種和採挖時間也相同,只是產量比丹參高些。筆者在亳州市譙城區魏崗鎮王井村一家大門外看到一位中年婦女正在用刀剁芽子,身邊堆著一大堆帶芽頭和泥土的玄參。

她告訴筆者,她家種植了3畝玄參,昨天剛採挖結束,趁鮮把芽子剁掉,因為玄參都是用芽頭繁殖。一畝栽種芽40-50公斤,目前芽子賣價1.5元/公斤。自己栽不完就賣,一畝玄參可產芽80-100公斤。這兩年玄參價格穩定,統貨多賣價8元,畝收入3000多元。今年春季打算再栽種3畝,反正自己有種芽。

桔梗:一年四季均可播種,藥農多習慣春季種植,一畝用種2公斤。生長期2-3年,畝產幹品200-300公斤。

紫菀:春季既是紫菀採挖期,也是栽種之際。近幾年亳州產區紫菀種植主要集中在十九里鎮馬寨村周邊,在藥源新村前看到有藥農正在種植紫菀,筆者便走近了解情況。正常情況下,清明過後,栽種紫菀,但,也有藥農提前十天或半月栽種的。這家主人告訴筆者,他家今年栽種紫菀3畝,畝用苗20公斤,苗子賣價5元,因為自家留的不用買苗

紫菀畝產幹品400公斤,這兩年多賣價12-14元,畝收入5000元左右。為啥不多種幾畝,筆者問道。只有這幾畝地,都種上了,再說種多了,也忙不過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出去了,紫菀採挖費時費工,僱工費又高,藥農高山向筆者解釋說。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知母:知母也是春收春種的藥材之一,用苗子栽培,畝用苗20公斤,一般畝產幹品350-400公斤。2017-2018年上半年價格漲至16-17元,種植戶收益多在5000元左右,大大調動藥農種植積極性,新擴種面積較大,2018年產新後價格一路走低,到目前市場統貨價格跌至8-9元。

雖然目前知母價格跌落,但是,藥農仍有種植積極性,因亳州產區藥農多習慣和白芍、牡丹藥材間作套種,生長兩年採挖,不影響白芍、牡丹產量,眼下藥農正忙著栽種。

菊花:由於近幾年亳州產區從浙江引進茶菊栽種,畝收益不錯,栽種亳菊的減少,只有包地大戶在種植。菊花畝栽4000株,春種秋收,畝產幹品120-150公斤。亳州市譙城區“萬畝花海”栽種有幾百畝菊花,菊花苗2分錢/棵,僱工費一人80元/天,工人多是六十歲以上老年人。

防風:雖然近兩防風行情不錯,但是,亳州產區藥農種植積極性並不大。亳州產區防風種植面積分散,十八里鎮、十九里鎮、華佗鎮、魏崗鎮、古井鎮、牛集鎮都有栽培。

防風畝用種根80公斤,產幹品300公斤,目前市場價15元,除去種植及採收成本,畝收益3600元左右,有種植習慣的藥農仍堅持種植。

春季藥農種藥忙,哪些藥材有上漲的潛力?

蒲公英:原系野生,近幾年在安徽亳州以及河北安國家種獲得成功,並且種植面積發展較快。該品採用種子繁殖,畝用種量1.5千克,種子賣價80-100元/千克,畝種子投資120-150元。

家種蒲公英一年可以收割3-4次,一般畝產幹品600-800公斤,高產可達1噸。由於近兩年家種面積發展較大,價格不斷走低,目前市場統貨價格4.5元,種植戶多賣價4元,畝收入2400-3000元之間。

由於蒲公英種植管理省工省時,收益又不錯,不少藥農仍樂意繼續種植,只是包地大戶多放棄或減少了種植面積。為推進綠色中藥材發展,今後,我省將在適宜地區,突出“一縣一業、一鄉一品”,以發展“三品一標”、主打有機為目標,抓好良種繁育、綠色基地建設、加工能力提升三項工作,打造全國中藥材產業強省、國內重要中藥材集散中心和一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計劃到2020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800萬畝,產量穩定在100萬噸。

 同時,我省還把中藥材產業發展和精準扶貧相結合,在貧困地區全面推廣中藥材產業,帶動貧困戶種植中藥材,目前,全省有10萬多農戶參與到中藥材產業中。據統計,去年,中藥材種植覆蓋了全省88個貧困縣,種植面積突破600萬畝。

蘭茂藥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