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墨尖族專注國畫基礎內容的創作,更多國畫技法、視頻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希望下面這篇“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對你有所幫助!

在不同生長時期或不同自然環境的影響下,竹幹會呈現不同的形態,如細幹、老幹和折乾等,在畫面中則呈現出不同的意境,利用筆墨達到畫面氣息、意境和品位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

細乾的畫法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1、先蘸淡墨,在調色盤上調和,讓濃淡相間的墨滲入筆根,用側鋒一節一節畫出,注意要虛實結合。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2、從下向上依次畫竹幹,一般一干蘸一次墨為宜,這樣起筆到收筆的墨色會有收濃到淡的向然變化。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3、蘸濃墨,筆畫走向呈“冠”字的頭那樣,用筆連貫起來畫竹節。用筆爽利灑脫,強調頓挫。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完成

老幹的畫法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1、選用一管中號羊毫筆蘸濃墨,畫老幹時,筆中的水分不易多,以枯筆從下向上畫竹幹,保留運筆時留下的飛白。

注意:老幹剛健有力,節大而枯瘦,用筆要“力透紙背”,用墨要乾枯。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2、畫出第三節竹幹,注意越往上的竹幹越細。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3、竹節的墨色比干要濃,竹節要趁竹幹未乾時畫,以便墨色自然融合,用筆爽利灑脫,表現出運筆的力度。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完成!

橫乾的畫法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1、竹幹挺拔堅韌,不宜用柔軟的筆,硬毫或兼毫便於表現。蘸濃墨,讓淡墨滲入筆根,從左向右用側鋒一節一節畫出竹幹。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2、一干以蘸一次墨為宜,從起筆到收筆的墨色就會產生由濃到淡的自然變化。如果中途換墨,則一干之中的墨色不統一。要根據竹乾的生長規律用筆,每筆要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便後期勾勒竹節,切不可留得太小或太大。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3、蘸濃墨,筆畫呈“冠”字頭形,用連筆勾竹節,運筆要有提按之勢。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4、靠近梢的竹節的墨色要淡,形態也要有所變化,使竹乾的層次感更強。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完成!

垂乾的畫法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1、選用一管中號狼毫筆,筆肚蘸淡墨,筆尖蘸濃墨,從上向下中鋒運筆畫出垂幹,出乾的位置要合乎竹子的生長規律。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2、呈“八”字形勾畫竹節,注意墨色的變化。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注:若竹幹倒懸下垂,那麼畫干時一般是由上而下運筆,握筆略側稍逆,一節一節地畫下去。畫干時筆酣墨飽,近枝葉處逐漸輕虛下來,每筆起止要有明顯的頓挫,兩頭略粗,中間較細,起止處稍事強調。

完成!

斷乾的畫法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1、選用中號硬毫筆蘸濃墨,從下向上一節一節畫出,留出節空,落筆要實。最後一節斷乾的頂梢在收筆時要虛,短小且呈傾斜狀。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2、最後蘸濃墨勾畫竹節。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完成

折乾的畫法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1、蘸濃墨,用筆的側鋒畫出第一節竹幹,落筆要實。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2、用枯筆接著第一節竹幹向上運筆,要留出節空,落筆產生的飛白要保留。畫折干時根據生長結構運筆,注意竹乾的動態。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3、蘸濃墨,呈“八”字形勾畫竹節。

注意了!

在畫竹時,每筆的起止應有明顯的頓挫,像股骨、肱骨那樣,兩頭略粗,中間較細,又如同書法中的“一”字那樣,起止處稍事強調。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

完成!

更多竹子畫法內容請查閱墨尖族網站(內容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注:墨尖族感謝您的收藏和轉發,如果喜歡儘可在評論區中暢所欲言,關注更有驚喜!內容首發墨尖族頭條號,轉發請保留此段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