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日產雷諾三菱將組建合資公司,巨頭抱團還能取暖嗎?

12月2日,日經新聞網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日產、雷諾和三菱已達成協議,將成立一家專注於先進汽車技術研發的新合資公司,以加強聯盟關係。據雷諾方面人士透露,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或將研發一個聯盟公用的電動車平臺。新合資的更多具體計劃,預計將在明年1月份公佈。

日產雷諾三菱將組建合資公司,巨頭抱團還能取暖嗎?

撲朔迷離的聯盟關係

1999年3月27日,雷諾與日產就已結成聯盟;2016年,聯盟吸納三菱加入,形成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雄踞全球汽車業前三。

去年以來,隨著前領導者卡洛斯·戈恩涉嫌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等罪名被捕,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關係一度降到冰點。

日產雷諾三菱將組建合資公司,巨頭抱團還能取暖嗎?

2000年時提出“日產復興計劃”的戈恩

事件發生後,日產汽車單方面緊急召開董事會,正式宣佈解僱戈恩。由於戈恩是組建聯盟關係的關鍵人物,還曾及時地挽救了日產集團,此舉即被法國媒體解讀為復甦後的日產要“恩將仇報”,陷害戈恩、趕走雷諾,以阻礙聯盟的整合工作。

今年3月,三方以聯盟經營為核心成立新的聯盟運營委員會,初衷是壓制分離的呼聲,維護聯盟的穩定局面。然而,之後的事態發展顯露出所謂維穩不過是在做“表面文章”。

5月27日,雷諾新任董事長塞納德在未告知日產的情況下接受了FCA的橄欖枝,表示願意與之合併。不過,十天之後,FCA方面再次發佈聲明稱,公司董事會決議撤銷與雷諾汽車的合併方案。

業內人士指出,日產駐雷諾董事會代表在合併案上投出了關鍵性的棄權票,成為導致FCA、雷諾合併失敗的關鍵原因之一。

這些行動引發了外界對聯盟崩潰的猜想與擔憂。

車市下行,聯盟鬆散致損失慘重

合作崩塌伴隨的是汽車銷量與利潤的滑坡。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聯盟的銷量下降了6%左右。具體來看,日產汽車上半年全球銷量同比下降7.9%至262.7672萬輛,雷諾汽車全球銷量同比下降6.7%至193.8579萬輛,三菱汽車全球銷量同比增加5.0%至64.7422萬輛。

為了解決戈恩的這一系列負面影響,日產、雷諾相繼更換CEO,三方還宣佈將任命新的秘書長,並恢復4月份定下來的聯盟經營委員會定期會議,促進聯盟重新啟動合作。

10月份,日產即任命曾負責日產在華業務的內田誠擔任首席執行官,由其帶領實施一項由前任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提出的全球業務復甦計劃。本週一(12月2日),內田誠正式上任,承諾將致力於和最大股東雷諾加強聯盟關係。

日產雷諾三菱將組建合資公司,巨頭抱團還能取暖嗎?

日產新CEO內田誠

再次抱團是為取暖

技術革新、成本和市場競爭壓力加劇的情況下,車企抱團取暖已非罕事。

年初,大眾和福特宣佈結盟,在商用車、皮卡、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共享汽車等領域展開合作。隨後,戴姆勒和寶馬也計劃斥資10億歐元整合其移動出行業務。FCA在放棄對雷諾的邀約後,選擇與PSA合併成為全球第四大的汽車集團。

因此,由原本的聯盟主導,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也在情理之中。藉由三者在平臺和技術共享上的優勢,會讓原本專注爭奪更多話語權的多方,理性分析聯盟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