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夷陵之戰劉備帶上諸葛亮就能成功嗎?諸葛亮在哪裡?

張雪-妙妙


三國時期,因為關羽鎮守荊州,而荊州又是一個兵家重地,東吳是一直想得到荊州的。以至於後來東吳不僅襲取荊州,而且劉備最為信任、倚重的關羽亦遭擒被殺,劉備和關羽、張飛情深義重,對於關羽之死,劉備心中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



同時因為關羽之死,劉備深恨東吳孫權,為了給關羽報仇,故劉備決定征討東吳,當時蜀漢大臣多數以局勢而考慮,勸諫劉備不可徵吳,因為蜀漢的敵人首先是曹魏,反對征討東吳的大臣,其中就有諸葛亮。

然而劉備是主公,所以在劉備堅持下,蜀漢大臣最終沒有能成功勸住劉備,於是劉備就帶著蜀漢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東吳。

不過蜀軍雖然氣勢洶洶,又是劉備親自出馬帶兵,也給東吳上下帶來巨大的震驚,但最終劉備卻在夷陵之戰中慘敗,讓蜀軍損失慘重,蜀漢政權也元氣大傷,就連劉備本人,也在沒多久後,離開了人世。


那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帶上諸葛亮能成功嗎?諸葛亮在哪裡?

當時是三足鼎立、三分天下魏蜀吳並立的局勢,在劉備征討東吳的同時,還是需要有人鎮守蜀漢本土的,亦要提防曹魏帶來的危脅。劉備率大軍征討東吳,此時若沒有一個有能力、影響力的人鎮守蜀漢本土,若曹魏突然來功,豈不是讓劉備有了後顧之憂。或者後方本土不穩,前方劉備戰事失利,劉備豈不是沒有了退路。那時就是進退兩難之地了。

劉備征討東吳時需要有人鎮守蜀漢本土的,而這個鎮守的人就是諸葛亮。就是因為這個部署,所以在夷陵之戰中,劉備雖然慘重、蜀軍損失慘重,但東吳卻並不敢輕易的進入蜀國本土、不敢過度的追擊蜀軍。


諸葛亮智慧過人,善於治軍用兵,對蜀漢忠心耿耿,是智者和忠臣的代表人物。

若說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帶上諸葛亮會不會成功,其實結果雖然不會像劉備那樣敗的很慘,但是想要大勝,也是不易的。

因為諸葛亮雖善用兵,但陸遜也不遑多讓,同時東吳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蜀軍則遠道而來,此時陸遜只需堅守,以逸待勞,蜀軍想要大勝,是不易的。

再則,就以諸葛亮本身,他根據當時三國局勢、蜀國的利益考慮,是極力反對征討東吳。就算他和劉備一起去征討東吳,諸葛亮就會處處為維護孫劉之間的聯盟關係而留下後路,極大限度的不讓蜀漢、東吳的關係弄的最僵。這樣的話,蜀軍就可能不會出現像夷陵之戰那樣的慘敗,當然也不會有特大的勝利。

而就算那時諸葛亮想為劉備出謀劃策,提出好的建議,但已經滿心東吳仇恨的劉備,又怎麼會過多的採用諸葛亮的呢!


當然這些只是假設、如果的,而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是一去不復返的,歷史也是不存在假設、如果的,那段歷史的結果就是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陸遜大獲全勝。


中孚鑑


歷史沒有如果,不過我們不妨假設下劉備帶上諸葛亮。諸葛亮其實沒有三國說的那麼神,他的優勢是他的眼光長遠,是個優秀的戰略家,而並非出色的戰術家。而大的戰略是蜀國想統一必須聯合吳國。但是劉備已經把大方向定好。既然戰略已經定好,帶上諸葛又有何用?


子妄語


要是玩三國志遊戲,帶個諸葛亮興許管用,可這特麼是現實啊!作為丞相,諸葛在白帝城監督後勤,是非常合理的安排。至於說劉備攻打吳國,基本是沒多大可行性,就算慘勝了,也是曹魏來個漁翁得利,三國很可能要早結束幾十年。

至於說現實中的結果,蜀國脆敗但依然有能力自保,吳國幾乎沒損失,還能頂得住曹魏,三國均勢並沒有完全打破,只是蜀國和吳國換個位置,蜀國完全失去統一中原的機會


風雨無阻wind


諸葛亮不支持。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夷陵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醒著做夢4468


成功個雞巴毛,當時諸葛亮還沒有得到全軍的絕對信任,他也不肯去,不想背鍋,他是個明白人,知道劉備的性格,這一仗是無法避免,所以他就在白帝城等候消息,聽天由命。從內心來講他是希望劉備萬一成功擊敗孫權,隆中對就實現一半了


透心之波


歷史沒有如果,當然如果諸葛亮真的同劉備去攻打東吳,當時蜀中政治還不牢固,沒有諸葛亮鎮守肯定會出大亂,前方戰事勝負未卜,後方禍起蕭牆,那是要亡國的!!!


江山青美


帶上諸葛亮的話夷陵之戰可能不會輸,可是西川百分百沒了


刨底揭秘


諸葛亮本來也不是很會打仗,不過帶諸葛亮應該會平穩退軍成功不了,也失敗不了,不會想劉備那樣陪的精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