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03 ⇆ 2020,疫情背后,正在发生的5大经济新样态

2003年,进出口贸易、商业地产、实体经济、互联网、电商……看起来都初露头角,将要起飞。

2020年,云拜年、云蹦迪、云买菜、云面试,到关于中小企业的自救的热议,关于各行各业复苏的前瞻性讨论,都在新媒体、直播平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

17年过去了,今日中国不可同日而语。

商业大潮依旧浩浩荡荡,但底部河床已经发生变化。技术、组织、生产、运营、营销……商业模式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剧变。

这次疫情的对于经济的急刹车,是否也让人看到剧变的河床上,产生了经济新样态的“萌芽”?

疫情之下的经济新样态

1、餐饮:重新定义餐饮

疫情期间,大董、香格里拉等等貌似高大上的餐饮,都洒脱地上了美团外卖,找到新生机。大家可能都忘了,2003年还只能啃泡面、囤速冻食品。

2003 ⇆ 2020,疫情背后,正在发生的5大经济新样态

另外还有西贝流程化操作的外卖,以及肯德基麦当劳的宅急送,在这次疫情中就优势突显。它们除了卫生、食品安全很早就得到行业、大众认可。流程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在多年前就开始做了。

2、零售:新零售时机正在成熟

2003年初春的北京就是一座空城,居民除了囤货,没有别的选择。2020的初春,人们依然全副武装,但技术已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譬如,美团在顺义落地无人车进行买菜配送;在园区内提供无接触餐厅的室内机器人服务,还有去年美团发布的无人微仓自动拣选货架等等,都是围绕城市人生活的新零售布局。

2003 ⇆ 2020,疫情背后,正在发生的5大经济新样态

由于科技的加持,新零售商业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十年前美团点评可能也想不到自己要做无人车、开机器人餐厅,而现在,围绕居民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正在展开。

3、办公:在线办公让工作更有弹性

为防止疫情的传播,不少企业要求员工在家办公。企业微信在疫情期间的视频会议人数上限升级至300人,不见面也可高效沟通。而钉钉则发布“员工健康”功能,并正式对1000万家企业组织发布支持“在家办公”的全套免费解决方案。字节跳动旗下办公套件飞书宣布,免费开放其使用的系列疫情监测管理工具。

伴随在家办公大范围的落地,很多企业的运营变得更有“弹性”。

4、娱乐:“非主流”正在影响主流

回到2003年,很多90后还是小学生,但在2020年就开始进入30岁了。这17年90后的成长,也带动了国内数个非主流产业成长为千亿产业:电竞,手游,动漫,网剧,偶像、体育赛事…… 曾经的“不务正业”,正在随着注意力经济的起势,快速成长。

5、教育和医疗:路漫漫而5G将至

疫情是一剂催化剂:让传统的教育机构开始思考转型,让在线教育机构有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哪些细分的学科、能力可以在线化,优化学习过程;哪些能力是不可取代的,需要线下面对面的指导。

医疗系统更为复杂。疫情当中,在线医疗主要是可以解决了医疗防护的大众教育,以及“头疼脑热”的问题,能够在网上寻求专业意见,避免去医院交叉感染。

2003 ⇆ 2020,疫情背后,正在发生的5大经济新样态

这是一次全民实践。也终将给一些优秀的企业和人才留下宝贵经验,能乘着5G的东风顺利起航。在不久的未来,能够为中国稀缺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03年到2020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就像公路、发电站一样不可或缺。

因为新冠疫情,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变。现实世界的流量,正在跟线上流量结合,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城市人的生活。

一家企业在线下可以与楼宇广告譬如分众传媒去进行协作,进行基于定位的营销,在线上也要注意在一些融合性平台上面基于定位进行投放。

目前由于消费端线上人数已经达到量级,消费习惯能保持稳定频次,线上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可以对订单量、库存、采购长链条做出较准确的预测。工业企业也可以考虑在线上投放营销。

2003 ⇆ 2020,疫情背后,正在发生的5大经济新样态

中机商城是针对工业领域的一个专业B2B交易平台,目前疫情期间,商户入驻,0保证金、0年费。在这个平台上工业企业可以绕过复杂的线下渠道流通环节,在线交易,直接成交。

面对黑天鹅事件,企业要注意借助互联网进行转型,使自身更有韧性。面对消费习惯已经改变的大众,多一个选择,多一种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