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03 ⇆ 2020,疫情背後,正在發生的5大經濟新樣態

2003年,進出口貿易、商業地產、實體經濟、互聯網、電商……看起來都初露頭角,將要起飛。

2020年,雲拜年、雲蹦迪、雲買菜、雲面試,到關於中小企業的自救的熱議,關於各行各業復甦的前瞻性討論,都在新媒體、直播平臺上如火如荼地進行。

17年過去了,今日中國不可同日而語。

商業大潮依舊浩浩蕩蕩,但底部河床已經發生變化。技術、組織、生產、運營、營銷……商業模式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劇變。

這次疫情的對於經濟的急剎車,是否也讓人看到劇變的河床上,產生了經濟新樣態的“萌芽”?

疫情之下的經濟新樣態

1、餐飲:重新定義餐飲

疫情期間,大董、香格里拉等等貌似高大上的餐飲,都灑脫地上了美團外賣,找到新生機。大家可能都忘了,2003年還只能啃泡麵、囤速凍食品。

2003 ⇆ 2020,疫情背後,正在發生的5大經濟新樣態

另外還有西貝流程化操作的外賣,以及肯德基麥當勞的宅急送,在這次疫情中就優勢突顯。它們除了衛生、食品安全很早就得到行業、大眾認可。流程化生產、數字化管理在多年前就開始做了。

2、零售:新零售時機正在成熟

2003年初春的北京就是一座空城,居民除了囤貨,沒有別的選擇。2020的初春,人們依然全副武裝,但技術已經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譬如,美團在順義落地無人車進行買菜配送;在園區內提供無接觸餐廳的室內機器人服務,還有去年美團發佈的無人微倉自動揀選貨架等等,都是圍繞城市人生活的新零售佈局。

2003 ⇆ 2020,疫情背後,正在發生的5大經濟新樣態

由於科技的加持,新零售商業模式逐漸走向成熟。十年前美團點評可能也想不到自己要做無人車、開機器人餐廳,而現在,圍繞居民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正在展開。

3、辦公:在線辦公讓工作更有彈性

為防止疫情的傳播,不少企業要求員工在家辦公。企業微信在疫情期間的視頻會議人數上限升級至300人,不見面也可高效溝通。而釘釘則發佈“員工健康”功能,並正式對1000萬家企業組織發佈支持“在家辦公”的全套免費解決方案。字節跳動旗下辦公套件飛書宣佈,免費開放其使用的系列疫情監測管理工具。

伴隨在家辦公大範圍的落地,很多企業的運營變得更有“彈性”。

4、娛樂:“非主流”正在影響主流

回到2003年,很多90後還是小學生,但在2020年就開始進入30歲了。這17年90後的成長,也帶動了國內數個非主流產業成長為千億產業:電競,手遊,動漫,網劇,偶像、體育賽事…… 曾經的“不務正業”,正在隨著注意力經濟的起勢,快速成長。

5、教育和醫療:路漫漫而5G將至

疫情是一劑催化劑:讓傳統的教育機構開始思考轉型,讓在線教育機構有了深刻的經驗教訓:

哪些細分的學科、能力可以在線化,優化學習過程;哪些能力是不可取代的,需要線下面對面的指導。

醫療系統更為複雜。疫情當中,在線醫療主要是可以解決了醫療防護的大眾教育,以及“頭疼腦熱”的問題,能夠在網上尋求專業意見,避免去醫院交叉感染。

2003 ⇆ 2020,疫情背後,正在發生的5大經濟新樣態

這是一次全民實踐。也終將給一些優秀的企業和人才留下寶貴經驗,能乘著5G的東風順利起航。在不久的未來,能夠為中國稀缺的醫療和教育資源,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2003年到2020年,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基礎設施。就像公路、發電站一樣不可或缺。

因為新冠疫情,人們的消費習慣、生活方式已經發生鉅變。現實世界的流量,正在跟線上流量結合,更加高效地服務於城市人的生活。

一家企業在線下可以與樓宇廣告譬如分眾傳媒去進行協作,進行基於定位的營銷,在線上也要注意在一些融合性平臺上面基於定位進行投放。

目前由於消費端線上人數已經達到量級,消費習慣能保持穩定頻次,線上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可以對訂單量、庫存、採購長鏈條做出較準確的預測。工業企業也可以考慮在線上投放營銷。

2003 ⇆ 2020,疫情背後,正在發生的5大經濟新樣態

中機商城是針對工業領域的一個專業B2B交易平臺,目前疫情期間,商戶入駐,0保證金、0年費。在這個平臺上工業企業可以繞過複雜的線下渠道流通環節,在線交易,直接成交。

面對黑天鵝事件,企業要注意藉助互聯網進行轉型,使自身更有韌性。面對消費習慣已經改變的大眾,多一個選擇,多一種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