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長平之戰趙國因為糧食不夠而不得不出戰呢,列國都借不到糧食嗎?

至藝


都別搶,我來答。

這裡有一個錯誤邏輯:趙國是因為糧食不夠才發動長平之戰?這肯定是不對的,既然都沒有糧食了,又怎麼可能發動長平之戰呢?


①趙國前期後勤保障充足

長平之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老將廉頗領導,趙國接收上黨之後,在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這個地方接應上黨百姓。秦國果然派兵攻打趙國,趙軍出師不利,出現了一定的損失。

王齕因伐趙。趙軍戰數不勝,亡一裨將、四尉——《資治通鑑》

所以這時候廉頗採取的是一個什麼政策呢?就是堅壁清野,堅守不戰,“秦數敗趙兵,廉頗堅壁不出”,廉頗認為和秦軍正面衝突取勝的機會很小。所以希望採取堅守不戰的方式消耗秦國的物資,以便達到不戰而退的目的。

而他背靠趙國,後勤保障可以說毫無問題,只要趙孝成王認可廉頗的戰術方式,給予長平以充足的後勤保障。那麼秦軍自然就會因為後勤物資無法得到有效的供應,進而就會退兵。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廉頗採取的這個策略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既保存了自己實力,避免和秦軍無益的消耗,又能迫使秦軍退兵。

但當時的趙孝成王卻認為廉頗怯戰,所以很生氣,屢次催促廉頗出兵攻打秦軍,“趙王以頗失亡多而更怯不戰,怒,數讓之”,另一方面又開始準備和秦國議和。最終導致秦國成功實施了反間計,“秦之所畏,獨畏馬服君之子趙括為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

於是廉頗下馬,趙括上陣。


②究竟是借不到糧食,還是糧道被控制了?

趙孝成王頂著各方壓力把趙括換上陣,當真以為秦國懼怕的是趙括,殊不知卻正中了反間計。關於這個趙括,近年來還有人為他洗白,各種基於自己的主觀推論的實在不少,但是縱觀古代歷史並沒有記載趙括在長平之戰中制定了什麼策略。

他的唯一策略就是改變廉頗的戰術,轉守為攻,全面出擊,簡單來說就是要和秦軍在戰場上正面剛一波。他為什麼敢於和秦軍正面剛呢?實際上是想當然的驕縱,那種在理論上頭頭是道的推論是固化的,不變的,只要照搬兵書上的解決方法,總能化解。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史記·廉頗藺相如傳》

但現實風雲變幻,處境隨時都在變,簡單來說趙括犯了教條主義的毛病。當時很多人都看出了這一點,但是趙孝成王不聽,可能這位年輕的君王也想證明一把自己的眼光。

秦國在私底下悄悄把主帥換成了白起,利用佯敗而走,誘敵深入的戰術成功把趙括的戰線拉長,隨即另派兩萬五千人迂迴插入,切斷了趙軍前軍和後軍的聯繫,又另外派出五千騎兵控制了趙軍的後勤糧道。

趙括首尾不能相顧,就像一條大蛇被切成了兩段,進而被秦軍包圍起來,形成“甕中捉鱉”的態勢。

武安君佯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括乘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之後,又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資治通鑑》

那這時候趙括採取了一個什麼辦法呢?就是安營紮寨,等待援軍救援,而不是抓緊組織軍隊突圍,因為這時候如果不趁著秦軍的包圍圈還沒有穩定下來突圍的話,那麼等到秦軍的部署逐步到位後,趙軍就一點機會就沒有了,所以趙括的這個決策讓自己陷入了更加被動的處境。

武安君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資治通鑑》

這時候身在秦國的秦昭襄王得知趙軍被包圍起來後他做出了什麼反應呢?就是動員國內的秦人增兵長平,以免趙軍突圍以及後續的援軍和糧草抵達戰場。

秦王聞趙食道絕,自如河內發民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兵及糧食——《資治通鑑》

所以這就談到上面的問題,趙國內部真的沒有糧食了嗎?不是的,趙國其實是有糧食和援軍,但是隨著秦軍不斷增兵,外面的援軍和糧草都送不進去。

那為什麼還會出現所謂趙國去向齊國、楚國借糧的事情呢?

這裡我認為是史書出現了一個敘述上的口誤問題導致的,難道在趙括沒有被包圍之前,趙軍就已經沒有糧草供應了嗎?肯定不是這樣,在趙括沒有被包圍之前,趙國的糧草供應是正常的,畢竟大後方的後勤保障線沒有被秦軍控制。

但是趙括被包圍起來時,連同糧道也已經秦軍控制。這也是秦昭襄王不斷向長平戰場增兵的緣故,一來防止趙軍突圍,所以趕緊增兵;二來就是斷絕外面的援軍和糧草擊破秦軍的包圍圈,送到裡面去。

所以與其說趙國去向齊國和楚國借糧,不如說是去借兵,像在《資治通鑑》中就有一個矛盾的敘述,司馬光寫到“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於齊,齊王弗許”,既然“齊人、楚人救趙”,為何又寫說“請粟於齊,齊王弗許”?

這一矛盾在《戰國策·齊二·秦攻趙長平 》中得到了驗證,當時趙國去向齊國和楚國搬救兵,秦王得知消息後開始盤算說:

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

意思就是齊楚出兵救趙的話,就退兵,不救的話,就趁機攻打。

比較符合事情發展的邏輯應該是:趙國大軍被包圍起來後,趙王去向齊國和楚國求救,但是沒有得到同意。

而這時候趙國去向齊楚兩國借糧有什麼用呢?因為借來也送不進去,四十萬大軍被秦軍圍的水洩不通,不管是趙國的援軍還是糧草根本就無法運送進去。因為裡面被包圍的基本上就是趙國的主力部隊了,僅憑藉趙國自己的實力根本無力擊破秦軍的包圍。

所以只能去向齊楚兩國借兵,所以上述的“齊人、楚人救趙”應該講的是秦國準備進攻長平之前的事情,也就是趙國接收上黨之後,秦軍準備進攻長平這段時間的事情。那時候趙國準備聯合齊楚一起抵抗秦國。但因為秦昭襄王假意同意和趙國議和,最終齊楚兩國並沒有出兵。

既而秦果顯鄭硃而不與趙媾——《資治通鑑》

因此趙孝成王當時雖然派人去和秦國議和,但是並沒有議和成功。這又導致趙孝成王換下了廉頗,讓趙括上陣,隨著趙國在長平戰場上陷入嚴重失利的處境,齊楚兩國更加不願意出兵解救了。因為這時候出兵解救趙國,也意味著自己要面臨更大的損失。

關於長平之戰這段歷史的資料記載其實挺亂,也挺少的,這麼一場浩大的戰爭,居然描繪的如此簡陋。總的來說,當時趙國並非沒有糧食,因為趙國內部並沒有遭到破壞,國家生產依然是有序進行的,這從根本上保證了趙國能夠正常供應糧草,除了無力繼續組織軍隊開赴戰場救援被圍困起來的趙軍。

所以當時趙國去向齊國和楚國並非是借糧,而是借兵,希望它們兩國出兵加入戰場,解除秦軍的包圍,裡應外合之下,趙軍的危機就能解除了。

應該說,這才是最符合事情走向發展的真相,因此,趙國不是沒有糧草,而是沒有軍隊了。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說到長平之戰時,為何趙國孤立無援,沒有任何國家願意施以援手,這就不得不提到秦國的一個騷操作,直接導致山東各國不會與趙國合縱對敵。

事情還要追溯到長平之戰初期,秦將王齕率領大軍攻陷上黨郡,上黨郡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軍大將廉頗率領兵馬在上黨周圍接應逃亡的百姓,遂於秦軍成對峙之勢,長平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公元前260年四月,王齕率軍主動對趙軍發起進攻,接連三四陣都小勝趙軍。在節節敗退的的情況下,廉頗被迫退守丹河河谷以東,堅壁清野,死守不出,不給秦軍任何可乘之機,秦趙兩軍再次陷入對峙。

趙孝成王眼見戰事不利,取勝艱難,便想要與秦國議和。

此時大夫虞卿建議,若是秦國決議要攻打趙國,就算是前往議和,恐怕也沒有什麼好的結果。倒不如攜帶金銀珠寶,拿出足夠的好出,前往列國遊說,說動列國與趙合縱,共抗秦軍。

但趙孝成王明顯腦子不夠靈光,最終並沒有採納虞卿的建議,依然遣使入秦,與秦議和。

秦昭襄王聞趙國求援使者已到,不由得大喜,極為隆中的接待了趙國的使者,並且假意允諾與趙國議和,並且故意昭告天下,讓列國都以為趙國已經與秦國握手言和。

而另一方面,秦昭襄王卻偷偷調動大軍,並以武安君白起為帥,直撲長平前線。趙孝成王沒有辦法,只能再派二十萬援軍抵達長平,繼續與秦軍對峙。

但此時秦趙已經議和的消息早就傳遍天下,誰還願意再繼續官趙國的閒事?

那麼在這種大環境下,趙軍就只能獨自面對秦軍了。

而且就當時的軍事強度來講,一流的軍事大國只有秦趙兩國,各國不願意援助趙國,未必就沒有坐山觀虎鬥的心思,這也是導致趙國孤立無援的另一個誘因。畢竟長平之戰趙國若勝,難保趙國不是下一個秦國在。

對於列國而言,趙強還是秦強,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盜帥夜留香YE


因為趙國對列國的威脅更大。在長平之戰前,列國既有五國合縱差點滅掉東帝齊國的先例,也有聯軍攻入函谷關,迫秦割地求合的先例,而齊處東海,秦處西隅,都不在中原地區,但是趙國不一樣,韓趙魏是當時天下之腹,中原重地,對於列國來說,當時並不存在說秦國是威脅,趙國是保護傘的概念,只要是國力超強的,尤其是軍事力量超強的國家,都是威脅,而趙國這個威脅更近。

當然,如果列國知道長平這一戰是滅國級別的大決戰,知道沒有援助,趙國會一敗塗地,那一定是會援助的,誰也不會坐視秦國一超獨霸,挨個滅掉各國。但關鍵就在於在長平之戰前,滅國級戰爭都只有聯軍才能幹成,沒有單個國家幹成過,所以在列國看來,這次的戰爭,是規模大一點,但是很有可能還是一次常規戰爭,兩敗俱傷,這個結果是最有利於實力保持列國均勢的,而且確實秦趙兩國在戰爭期間,還在秦都咸陽試圖通過談判的外交手段結束戰爭,不管是計策還是真談,至少在列國看來,這場戰爭的結果都不是災難性的。但是事態的發展超出了大家的預料,長平之戰以趙國國力耗盡,秦國殲滅趙國全部主力部隊而告終,到了這個時候,列國才反應過來,也才有了後來邯鄲之戰的魏、楚聯軍馳援救趙。

所以關鍵在於列國的思維還在保持天下均勢,不能讓秦國獨強,也不能讓趙國獨強,對於這場戰爭的定位是局部戰爭,不是滅國之戰,所以才會坐山觀虎鬥,等到戰爭結局出來的時候,為時已晚了。


陽光下嫩草上的露珠


戰國後期,秦國實力遠遠超過東方六國,因而秦國才敢對六國發生戰略攻勢。為什麼列國不敢借糧給趙國?

首先,秦國攻打趙國前就利用自己強大的國力震懾其他五國,並通過外交手段讓其他五國傾向秦國。而其他五國害怕秦國軍事報復,因而不敢借糧給趙國。

其次,趙國是四戰之地,北有匈奴野心勃勃,東有燕國結下世仇,南邊的魏韓已經倒向秦國,而西有強秦。趙國經常處於戰爭狀態,百姓難以修生養息。而且趙國土地貧瘠,綜合國力相較秦國差一大截,因此和秦國對持處於劣勢,長平之戰使得趙國國力支撐不住,只能因斷糧而與秦軍展開決戰。結果可想而知了,最後全軍覆滅,傷到趙國根基。

最後,其他五國之所以不借糧給趙國,是想讓趙國消耗秦國國力,以做漁翁之利。他們害怕借糧給趙國,秦國會承受不住趙國的攻擊,反而助長趙國更加強大。因而他們不借糧給趙國,防止趙國坐大,同時利用趙國消耗秦國國力,一舉兩得。





歷史的陪伴者


杯水車薪

長平之戰,是秦趙的國運之戰。

而從戰事走向來看,顯然秦國一開始就把此當做了國戰,做好了各種準備,而趙國開始的準備並不足夠。

趙國為什麼不向各國借糧,或者說為什麼借不到糧食。

這裡有兩個原因:

1. 因為趙國一開始沒有做國戰,或者持久戰的打算,在戰略上有錯誤,使得趙國並沒有及時聯合各國,而且趙國在持續一段時間後,在外交上錯誤的選擇了準備與秦國和談而非與各國聯合勝秦國,使得趙國失去了時間上的優勢。

2.借糧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長平之戰的消耗有多大,趙國整個國家被拖垮,秦國盡發15歲以上男子參戰,可以說是兩個國家的大決戰,在這種情況下,趙國如果借糧,先不說長途運輸損耗和時間的問題,就算要借,能借來多少,能把整個趙國都拖垮的糧食消耗,其他國家能給你多少,不可能說魏韓楚齊這樣的國家不可能把自己的糧食毫無保留的給趙國,那麼支援的一點,夠趙國吃幾天,不過是杯水車薪,支持不了多久。更何況從其他國家運糧,路途遙遠,運來一石路上消耗可能就是幾倍於此的數量。


葉飄刀


武媚娘說:秦趙交戰,拼的是國力,考驗的是主帥的謀略,賭的是兩國的國運。戰國後期能與秦國硬碰硬過招的只有軍事強盛的趙國,地大物博的楚、齊。其他各國不堪一擊,苟活於大國之間尋找戰略支撐點,以謀求太平。


馮亭獻上黨郡

公元前262年,秦國發兵並佔領韓國野王,上黨郡已經成了韓國的一塊飛地,就像“印巴分治”,東巴基斯坦一樣。韓國國君讓上上黨郡郡守馮亭放棄反抗,土地劃歸秦國。以求秦國罷兵。馮亭不願意做亡國奴,與上黨郡的百姓謀劃之後,決定投靠秦國的死敵趙國,共同抵抗秦國。就這樣戰國撿了個大便宜,17座城池。派平原君,交接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防治秦軍來攻。趙國接受上黨,秦國到嘴的鴨子飛了,秦王大怒,兵發趙國。由王紇,帶兵先打上黨。

廉頗拒強秦

廉頗早利用地形已構築三道防線,空倉嶺防線,丹水防線,百里石長城防線。老將廉頗的策略就是利用地形構造三道防線,死死拖住秦軍,若果戰事突變,可以以守待攻,消耗秦軍的兵力和糧草。戰爭初期,秦軍銳不可當。很快突破趙軍的第一道防線,空倉嶺防線。與趙軍隔丹水河對峙。出於保存實力,撤回了丹水東岸,以丹水為依託,全力加固丹水防線。廉頗堅守3年陣地,兩國對峙消耗了巨大的糧草,兩國都到了崩潰的邊境。

趙括,白起生死之戰

趙國國君中反間計,換趙括。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戰一觸即發。白起佯敗,趙括大軍追擊,將趙括15萬主力吸引。與此同時,白起派遣2.5萬精兵迂迴包抄了趙括的大軍,切斷糧道。
趙軍並沒有懼怕秦軍、頑強抵抗40多天,趙括戰死沙場。 為期三年的長平之戰結束,趙軍全軍覆沒,秦國險勝。
【小結】:可以說的上的是,趙國出戰與糧草不濟有一定的聯繫,也輸在了情報信息上。最終的失敗趙國高層離不開關係。其他各國,一直持觀望態度,不敢得罪強秦。長平之戰後,歷史的天平倒向了秦國,東方六國開始任強秦宰割。

武媚娘讀史


長平之戰,趙國借不到糧是有很多複雜的原因的!

一、趙國對這場戰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長平之戰,在趙國廟堂的認識裡,就是一場爭奪地盤的戰爭,壓根就沒意識到是一場關乎國運的大決戰。所以,趙國從始至終都不怎麼急迫。在向齊國求糧失敗後,趙國也沒有後續動作,更沒有向其他諸侯國求糧。高層領導人的小日子照過,像平原君趙勝即使邯鄲被圍後生活依舊奢侈。

在準備與秦軍決戰時,也只是派了趙括領了二十萬士兵去匯合前線二三十萬部隊,連像樣的名將一個都沒有。比如,樂毅、樂乘、田單都在國都待著;李牧、龐煖可能年紀還小;廉頗也被調回。

二、趙國外交的失敗

秦國的戰力,諸侯國都是畏懼的,哪怕是經歷過趙武靈王改革後的趙國!所以趙國在與秦國決戰的態度上就不是很堅決,派了使者與秦國和談。在各路諸侯看來,秦趙都要和談了,就不關他們的事,沒必要瞎參合去得罪秦國。而派使者和談的苦果也就出來了,諸侯國也沒一個願意幫忙,趙國只能獨立苦撐。

客觀來說,趙國的外交環境並不好!楚國離趙國太遠,運糧需要很長時間。齊國怨恨趙國,特別是“五國伐齊”時,趙國是二號主力,差點把齊國給滅了。燕國和趙國是冤家,不背後捅刀就不錯了。韓國畏懼秦國,估計也不積極幫趙國,畢竟長平之戰的產生就是因為韓國怕秦國準備割上黨給秦國。最後剩一個魏國,外交工作到位的話,魏國幫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像邯鄲被圍時魏國就出兵了。

三、諸侯國打算坐看秦趙兩敗俱傷

長平之戰發生時,天下最強的三國排名是秦、趙、楚,東方的齊國因為在齊湣王時期被秦、燕、三晉五國聯軍打過,一直在搽拭傷口,實力還沒恢復。秦趙兩國百萬大軍決戰絕對是諸侯國樂意看見的事。

國與國之間是講究利益的。古人並不能像現代人一樣跳出歷史視角,說用趙國來制衡秦國!秦國的強大,諸侯國是清楚地,但認為並不是不能抵擋的。相比之下,趙國的突然壯大是諸侯國不願看到的!除了楚國,趙國都有和其他五國接壤。沒有一個諸侯國願意看見自己的鄰居比自己壯大,隨時都可以抽出手來打自己。所以,諸侯國都希望秦趙兩國打得兩敗俱傷,都不想幫忙。

趙武靈王改革之後的趙國有多強大呢?長平之戰後,按《史記》的說法是損失四十五萬人馬,即使排除了上黨的人口,趙國現役和民兵損失也得有三十多萬。但是即使有這麼大的損失了,王齕依舊打不下邯鄲,還大敗而回。燕國舉國伐趙,結果也被廉頗率兵反推回燕國國都,割地求和才令趙國罷兵,之後燕國又遭李牧、龐煖的相繼吊打。此外李牧還圍殺匈奴十餘萬(李牧麾下兵力估計也得有二十萬吧),在肥之戰、番吾之戰兩次大敗秦軍。這麼強大的實力,其他國家不幫忙,試圖削弱趙國也是很有可能的。


尋找不答應


咱們回答問題可以參考正史

長平之戰的境況

根據《史記》記錄

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餘,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趙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誅也。

長平之戰的起因

公元前262年,秦軍攻克了韓國的野王(今河南沁陽),將韓國攔腰截為兩段。消息傳來,韓國上下一片恐慌,趕忙遣使入秦,進獻上黨郡(今山西長治一帶)向秦求和。

然而,韓國的上黨太守卻不願獻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獻上黨之地於趙的選擇。他的用意十分清楚,即轉移秦軍鋒芒,促成趙、韓攜手,聯合抵禦秦國。趙國對這一問題的利害關係也十分清楚,知道一旦接收上黨地區,便會引來秦國的進攻,權衡再三,趙國最終還是決定接收這一地區。

秦國果然派王齕率軍進攻上黨,趙國派名將廉頗屯兵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拒敵。

為什麼用趙括替代廉頗?

廉頗深知秦軍勇悍善戰,遂採取了佔據有利地勢,堅壁防守,以消耗敵軍的方略,一連堅持數載。實力強而急於一戰的王齕卻一籌莫展,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戰爭進行了三年,秦國的經濟已不堪重負而趙國面對龐大的軍事開支也漸漸吃不消,曾經向齊國請求糧食支援,齊國因懼怕秦國而予以拒絕

因此,趙、秦兩國都對這種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雙方都謀求速戰以求擺脫困境。趙孝成王急於結束戰爭,曾數次派使者催促廉頗進攻,但廉頗卻不為所動。

相比而言,秦國的策略要高明一些,一方面他們借趙國使者到秦國議和的機會,故意殷勤招待,向各國製造秦、趙和解的假象,使趙國在外交上喪失了與各國“合縱”的機會,陷於被動和孤立。另一方面,又採用離間計,派人攜帶財寶前往趙都邯鄲收買趙王的左右權臣,挑撥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係,四處散佈流言,說廉頗固守防禦,是出於投降秦軍的目的,而秦軍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將。秦國終於借趙王之手,把廉頗從趙軍主將的位置上拉了下來,並使趙王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反對諫阻,堅決任命趙括為趙軍主將。

為什麼借不到糧食?

不是沒借過糧食,而是泰秦國自採用范雎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發揮了作用。用匈奴牽制了李牧,與趙國想鄰的齊因被拉攏,根本不借糧食給趙,燕國一直與趙有世仇。而韓國、魏國更不敢得罪秦國,楚國離趙太遠,即使借糧,因為中途遙遠,運輸成本太高,也無法解決,況且已經打了3年。虧空得多大。

秦攻趙長平,齊、燕救之。秦計曰:“齊、燕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周子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燕之計過矣。且趙之於燕、齊,隱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且夫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趙,威卻強秦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則為國計者過矣。”

肯定是山窮水盡時,才想到要速戰速決。


國內ERP專題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秦趙兩國的一次關鍵性大戰,有關長平之戰的趙國缺不缺糧、是不是因為缺糧才被迫出兵的問題,一直得不到清楚的解釋,接下來本篇問答就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要搞清楚趙國缺糧的問題,我們就要看看長平之戰一共持續了多久。《呂氏春秋·應言》中記錄為:“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雖然《呂氏春秋》中的三年值得商榷,但是長平之戰至少持續了兩年。開始於《史記·六國年表》所載的“趙孝成王五年使廉頗拒於長平。”即公元前261年。長平之戰決戰於秦昭襄王四十七(前260年)年九月,徹底結束則要到前261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當時的曆法,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後一月即四十八年十月,也算是跨越了一年。



持續了這麼長的戰爭在戰國時期是比較罕見的,當時一般的戰爭基本上都是一年左右,強大的秦國有為了徵集糧草,國內糧食供應出現了困難。因此經歷了數年戰爭且弱於秦國的趙國也是一定會缺糧的。

雖然在《趙世家》中並沒有直接記錄趙國缺糧的記載,但是從兩個方面可以看出趙國確實是缺糧的:一、在《田齊世家》中有:“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趙國求糧於齊國的記錄。

而另外的證據就是趙孝成王在趙軍明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拼命想要趙軍主動出擊與秦軍作戰,可以說就是因為趙國缺糧才導致趙軍長平之戰慘敗。

當時各國也是不可能借糧給趙國的:首先齊國是明確拒絕的;韓國、魏國之前被秦軍暴揍了一頓,此時也不敢借糧給趙國;燕國在戰國後期一直和秦國的關係不錯,自然也不會借糧給趙國,燕國更是在長平之戰後給趙國背後插了一刀;另外最有可能借糧給趙國糧食的楚國,則因為距離過遠且要經過其他國家,楚國運糧到趙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浮沉的歷史


借糧不如借兵,國策失誤,獻珠寶於各國權臣,許其利於各國君主,

應該提出“虎狼之秦豈能立於世,應滅其國,分其地與各國,屠咸陽以滅其魂”,讓各國知道此一戰趙國傾全國之力只為滅秦

只能說趙國雖然國力不弱但上謀還是邦交,或許趙國還沒準備好,但是沒有準備好卻挑起戰爭,也是自作自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