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孩子被小朋友打時,奶奶站了出來,有時候護短反而是在害孩子

小區裡有一小朋友,名叫杭杭,小區裡跟杭杭差不多大的家長都知道,杭杭喜歡打人,而且專門朝其他小朋友臉上打,打架的時候,喜歡打臉,挖臉,釦眼睛;小區裡的帶小孩的家長,幾乎碰見杭杭都躲著點,怕自家小孩和杭杭一起玩。


孩子被小朋友打時,奶奶站了出來,有時候護短反而是在害孩子


由於平時只是聽說,沒有見聞,所以也不認識杭杭。

這次週末帶著尤尤在小區健身區玩,我在長椅上坐著,尤尤就在我前面幾米外的小沙坑裡玩,不久過來一個小朋友,是奶奶帶著的,蹲在尤尤旁邊玩,沒多大一會,兩個小朋友就起了爭執,那小朋友就來搶尤尤手上的挖掘機車,我看得清楚,尤尤手很快,一把就把挖掘機藏到了自己身後,那小朋友見狀,伸手就在尤尤臉上打了一巴掌

我平時對小朋友打架都是旁觀的狀態,覺得不危險,一般也不太阻攔,因為小朋友打架,頂多就是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這種伸手就在臉上一巴掌的真是很少見,尤尤反應很快,伸手就推那小朋友,但小朋友旁邊的奶奶一把就把自家小朋友給護住了,尤尤推到了那奶奶身上,那奶奶已經開始嚷嚷自己孫子:杭杭,你怎麼又打人了,你這樣是不對的,別打架,別打架!

尤尤沒有推到事主,明顯心裡很窩火,眼淚開始在眼圈裡打轉。

我只能上前,而杭杭的奶奶已經開始抱著尤尤開始安慰:“對不起啊,尤尤,杭杭不對,打到你哪裡了,我給你揉揉哈!”

這時候,杭杭哪裡會依,湊著上前還要搶玩具呢,我把尤尤從杭杭奶奶懷裡接了過來,杭杭奶奶去攔杭杭,但效果並不明顯,杭杭被限制了行動,開始大哭大鬧,杭杭奶奶一邊攔著杭杭,一邊特別小心地給我們賠不是,以前都是尤尤姥姥帶著出來,我也不認識杭杭他們,她說:你是尤尤爸爸吧,你看俺家杭杭手特別狂,一個看不住就打人,實在對不住啊!

看得出杭杭奶奶是真心道歉,也看出很多無奈,她似乎一直都不明白,為啥一直看這麼緊,一直教育杭杭,杭杭還是喜歡到處打人。

我說,小孩子打架,該打讓他們打打,只要問題不大,沒事的;其實我還想說的時,你別攔著,讓兩個小孩打一下,小孩吃虧一下就知道收斂了。

那哪行啊,小孩子打傷了怎麼辦,攔著都容易把小孩臉抓傷,何況不攔著?

我知道跟老人沒法講道理,況且是鄰居,看尤尤臉也沒被抓傷,杭杭一直在旁邊鬧著,老人一直賠不是,乾脆客氣了幾句就離開了,離開時,尤尤已經平靜了,而打人的杭杭依然在哪裡鬧他奶奶。

我只得對尤尤說,以後看見杭杭咱們躲遠點,別跟他玩。

看著不遠處那場景,我不禁嘆息,杭杭奶奶無意中培養孩子的一些行為,正在漸漸侵蝕孩子的正常人格,將來想扭轉孩子的出格的行為,恐怕會變得很困難,而杭杭奶奶不理解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他的父母難道也沒關注到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嗎?

孩子被小朋友打時,奶奶站了出來,有時候護短反而是在害孩子

“溺子如害子”,這句大部分父母都知道的話,其實真到了教育自家孩子時,免不了依然踩坑。

小孩子打架問題不大,對自己孩子應該教育到位,碰見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可以躲避,可以大聲呵斥對方,也可以通過推打身體,或者擰耳朵等方式進行還擊;但同時也要教自家小朋友,不要讓自己孩子隨便去攻擊別人,特別是去打其他小朋友的臉,五官。

而像杭杭奶奶這樣更是不應該,你不能在自己孩子攻擊了別人的時候不攔阻,別人孩子還擊的時候出面制止了。

這種情況只是在溺愛孩子,孩子在這種場景下只會覺得;

  • 第一自己沒有錯,對方錯了;
  • 第二有人給自己撐腰,自己可以為所欲為;
  • 第三這個世界都應該為自己讓路。

在父母身邊可能顯不出什麼,但當孩子從離開父母身邊開始,就會覺得慢慢處處碰壁不適應,而孩子也會簡單地將這些碰到的困難撒氣到親人身上,於是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越來越覺得孩子越來越難帶。


孩子被小朋友打時,奶奶站了出來,有時候護短反而是在害孩子


前不久看到一個新聞。

一家幼兒園以孩子不適應集體生活為由,將入園一星期的孩子辭退,因為這個孩子在幼兒園一天內打傷抓傷其他小朋友兩三次,而且動輒撒潑打滾,老師完全管不住

告知父母后,父母覺得,我知道我孩子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盼著能送到幼兒園,讓老師也幫忙管教,如果我孩子什麼都會,而且好管教,還有自理能力,我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幼兒園裡呢?

但這父母沒有想想,自己孩子平時在家就無法無天,入園之前就被溺愛放縱,在學校裡,老師怎麼可能在短時間裡就立馬管教過來

對孩子我們有時候應該護短,但有時候,我們更應該讓他在同齡之間學會自己去思考、處理問題,有時候吃虧並不定是壞事,因為未來的路可能有很多大坑,父母不能給孩子修橋鋪路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