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歷史上有哪些戰役,是因為一個人的出現,扭轉了時局反敗為勝的?

史學達人


戰爭中毋庸置疑人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再高明的策略都得人去制定和執行,再先進的武器都得人去使用。

歷史上有沒有哪些戰役的勝負是因為一個人而改變的?答案是肯定的,有。

萊蕪戰役中,解放軍僅用三天時間就殲滅了國民黨5萬多軍隊,還活捉了副司令長官李仙洲。司令王耀武得知消息後大為震驚,驚歎罵道:“5萬多人,不知不覺三天就被消滅光了。老子就是放5萬頭豬在那裡,叫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

為什麼解放軍能夠如此快速準確的消滅這麼多國民黨軍?這就要提到一個人,隱形將軍韓練成,他在這場戰役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47年,韓練成到徐州參加蔣介石和陳誠的軍事會議。回來後馬上把國民黨進行魯南作戰,全遷臨沂共黨的方案這一重要情報趕緊傳遞給華野。

華也迅速制定出在萊蕪一帶的作戰方案。毛主席代表中央軍委發出A三密電,同意了華野的作戰方案。

戰役一開始,華野七縱隊在陳毅的帶領下已經把李仙洲的主力集團裝進了口袋中。李仙洲率部突圍,他想找46軍軍長韓練成開個碰頭會,可這時韓練成莫名消失。

沒了主帥的46軍瞬時亂了方寸,人心惶惶。李仙洲更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在他遲鈍之時,華野已經在陳毅的帶領下攻克了錦陽關,切斷了李仙洲北撤的通道。

此後陳毅發起了總攻。短短數小時,勢如破竹。打的國軍潰不成軍,最後一舉殲滅。國軍中將李仙洲也被活捉。


那麼韓練成到底去哪了?原來一切都在計劃之中。在李仙洲準備突圍前,他以部隊還沒部署完畢,硬是拖延了一天時間,他躲到了一家店鋪的地下室,故意放棄對部隊的指揮,使全軍陷入混亂之中,這樣才能被迅速俘殲。

因為信仰,韓練成早都跟共產黨合作了。早在陝北劉志丹的引薦下,他和周恩來同志已多次秘密會晤,後來他的入黨申請也得到了朱總司令的肯定。

萊蕪戰役後,韓練成將軍作出了大膽的決定,他依然回到蔣介石身邊潛伏,為我黨提供情報。在孟良固戰役中,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被蔣經國稱為“總統身邊隱藏時間最長的隱形將軍”。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解放勳章。

解放後曾任蘭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甘肅省副省長。1984年病逝,享年75歲。


說史聽濤


1946年6月,中央決定改組東北局,由林彪任書記,接替前東北局書記彭真, 高崗、陳雲任副書記。中央在此時任命林彪為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兼政委,等於是將東北的軍政大權全權交給林彪,這並不是一個符合常理的選擇,但是非常之事行非常之事,歷史證明,這一做法是正確的。僅僅三年不到,林彪不僅將東北全部拿下,而且帶出了百萬雄師,大大加速瞭解放戰爭的進程。

一 爭奪東北

早在日本還未投降、但是敗局已定之時,國共雙方就已經把目光瞄向東北了。東北在張作霖時期就已經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日佔時期,日本對東北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企圖把東北打造成後方基地。當時東北是全國範圍內唯一擁有完備的工業佈局的地區,在加上東北物產資源豐富,是重要的產糧區,因此,搶佔東北,至關重要。

1945年10月9日,,東北軍區成立,彭真任政委, 司令員是程子華。當時東北在蘇聯紅軍的控制之下,中共認為,東北這塊“肥肉”已經燉在“鍋”裡了, 毛澤東甚至提出:關上東北的大門, 海上守住安東 (今丹東) 、營口, 陸上守住山海關、錦州,,不讓國民黨軍進入瀋陽。即使不能達成此目標, 亦可造成對抗力量, 以利將來談判,,迫使蔣介石承認華北、東北的自治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工作經驗的彭真就成為東北局書記的合適人選。

二形勢的惡化

東北的工作,困難重重。第一,我黨在在東北的群眾基礎非常薄弱,東北人的正統思想比較重,認為國民政府才是正統,當時的東北大姑娘甚至都以嫁給國軍為榮;第二,雖然當時我黨軍隊佔優,但是真正的骨幹只有黃克誠帶過去的三萬大軍,其餘部隊都是在東北擴招的,成分複雜,其中有很多投機分子,思想不堅定,局勢一緊張,就有大批部隊叛變;第三,先期出關的部分幾乎是赤手空拳而來,想著接收日軍遺留下來的武器,但是不料蘇聯不給,導致武器極度缺乏。無糧,無兵,無群眾基礎,很快東北局勢急轉直下。

比這更惡劣的是,東北的一把手彭真並沒有意識到東北的局勢惡化。在1946年3月6日的梅河口會議上,彭真、李立三等政工幹部還認為東北形勢是共產黨佔優勢, 並據此提出“先攻打長春, 後攻打四平”, 完成“中央建都長春”的計劃, 與國民黨平分東北。而林彪、黃克誠等軍事幹部認為東北局勢嚴重惡化, 對軍事行動極為不利,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加強軍隊建設、根據地建設上,雙方不歡而散。會後,彭真向中央提出更換軍事幹部,而林彪則向中央報怨彭真盲目樂觀。

東北局勢的分水嶺是四平保衛戰,四平之戰以東北民主聯軍失敗告終,此戰後我黨在東北的弊病集中爆發出來,一味想著佔領大城市,和國民黨的精銳部隊進行殘酷的攻堅阻擊戰,傷亡太大;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根據地,一旦失敗,退無可退。四平之戰後,東北民主聯軍不得不放棄長春,渡過鬆花江北撤哈爾濱。

三 臨陣換將,取得勝利

就在這個危機關頭,毛主席黨中央果斷決定,換掉彭真,讓林彪主持東北大局,軍政大權一手抓。以林彪為首的東北局書記馬上扭轉了之前錯誤的政策,放棄大城市,首要解決的是東北最迫切、最關鍵的問題,即農村根據地的建設,這就是林彪著名的“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決策。調整路線後,東北局勢立馬活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夏季攻勢,秋季攻勢,林彪四處出擊,不斷消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一步一步向勝利邁進。僅僅兩年多的時間,東北局勢就全盤逆轉,整個東北已經是解放軍的天下,國軍的部隊只能龜縮在長春、錦州幾個大城市裡,寸步難行,最後在遼瀋戰役中覆沒。


歷史風暴


金門戰役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一次慘痛的失利,這其中有情報失誤、準備不足、輕敵大意、指揮欠周密等原因,另外,一個人的突然出現也左右了戰役的走向,最終我軍功虧一簣,遭受重大損失。而這個在戰役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的人,就是國軍第12兵團司令胡璉。

1949年10月17日,葉飛率領的我第三野戰軍10兵團勝利結束了廈門戰役,隨即準備發起金門戰役。當時駐守金門的是國軍22兵團的1.2萬餘人,另外有一隻400餘人的裝甲部隊,而且還有國軍的艦艇和飛機助陣,由此打造了陸海空三軍立體防禦體系。


葉飛因為在廈門協助接管工作,進攻金門的戰役交給了28軍執行,而28軍的軍長和政委都在福建治病,所以指揮戰役官是28軍副軍長蕭峰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

在作戰準備期間,因國軍在撤退前銷燬了所有能找到的船隻,所以28軍遇到了無船可用的困境,原定渡海戰役進攻部隊由6個團組成,但因為只收集到了可航渡三個團的船隻,又因對上級下達的作戰命令時間己延遲了4天,所以指揮部很著急,便決定分三支梯隊渡海作戰,用現有的渡船先運送第一梯隊三個團約9千人登陸作戰。然後返航,再陸續運送第二、三梯隊上岸。


但此時我軍不瞭解的是,國軍胡璉的12兵團已在金門登陸增援,其18軍在9日到達,而19軍就在我軍發起進攻的前一天登陸,現在金門的守軍已達到4萬多人,但由於我軍情報的失誤,敵情的變化並沒有引起我軍的注意、重視。

10月24日夜裡,我軍三個團兵分三路發起登島作戰,並於25日凌晨登陸成功,但卻沒有及時組織渡船返航,致使船隻因海水退潮而擱淺在海灘上,天亮後全部被敵軍炸燬。這個致命的失誤,使後續部隊無法跟進,而登島部隊形成了孤軍深入的態勢。


胡璉在得知我登島部隊向縱深推進後,立即命令其主力部隊投入戰鬥,對我軍實施反包圍,同時命令其他部隊進行迂迴,佔領我軍的灘頭陣地,切斷我軍的退路。

在敵人的瘋狂反撲下,到25日晚,經過一天的戰鬥,我登島部隊折損大半,兵力己不足4千人,幾乎處於彈盡糧絕的困境。雖然當夜我軍由一名團長帶著400餘名戰士後續登陸增援,並與大部隊會合,但力量太小,己於事無補。

26日天亮後,胡璉指揮部隊對我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並用飛機狂轟濫炸。經過兩天苦戰,我軍退守古寧頭一帶防禦,隊伍已不足1千人。26日夜裡,部隊突圍到海邊,準備渡海迴歸,但沒有找到任何航海工具,只能再次轉移,想到山區與國軍周旋,可是在轉移過程中被國軍發現並陷入重圍。戰至最後,我官兵或犧牲或受傷被俘,至此,金門戰鬥結束,我軍登島的三個多團9086人無一返還。


胡璉所率的12兵團是由廣東地區敗退而至的,他這支部隊是重新組建的,原來的12兵團在淮海戰役中被我軍全殲,當時的副司令官胡璉,先坐坦克後改牛車,孤身一人逃出重圍,沒想到在金門我軍又被他狠狠咬了一口。

也該他命大,後來在金門炮戰中,我軍的炮彈幾乎讓他的金門防衛司令部團滅。但不同於幾位副司令的或死或重傷,擔任防衛司令的他又逃過了一劫。胡璉的運氣之好,兩個陣營的將帥中少有人能比得過他,當然,好的運氣之外,他的本事也是數一數二的。

金門戰役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沒有胡璉的及時趕到和指揮,戰局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歷史微點


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中原之後,三路大軍進逼中原,解放戰爭的主戰場實際上就從山東轉移到了中原地區。

解放軍這邊,華野外線兵團,陳謝兵團,晉冀魯豫野戰軍,三路大軍都在中原擺開了陣勢,呈品字形分佈,雖然一開始相互之間距離較遠,只能進行戰略性的協同和配合,但很快就開始進行戰役性的協同配合。比如陳士榘率華野部隊一路西進到豫西洛陽,配合陳謝兵團解放洛陽,之後又南下在外線配合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地區的作戰。

按照當時中央的設想,實際上是要把華野和中野合並,陳老總調中野司令部,華野部隊除一部分留下來配合中野作戰之外,一部分留山東堅持,粟裕率三個縱隊約十萬人,以東南野戰軍第一兵團名義南下,渡過長江。但這個東南野戰軍實際上是隸屬於中原野戰軍指揮的,即使粟裕率部南下,主要任務也是配合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地區的鬥爭。

也就是說,這時候解放軍這邊,中野和華野之間的配合正在變得越來越密切。不僅陳士榘率華野三、八兩個縱隊南下配合中野作戰,中野十一縱也在豫東戰役中配屬粟裕指揮,參加戰鬥。在1947年國軍一度取得的優勢,在三路大軍齊出中原後,局面陡然改觀,國軍在華中和華東的部隊不得不疲於奔命,原本在華東的部隊,也大量調入中原作戰。

比如邱清泉兵團、胡璉兵團,都在這個時期進入華中戰區作戰,實際上是在華中剿總白崇禧指揮下作戰。但在作戰序列上,邱清泉兵團卻仍然隸屬於徐州剿總。在豫東戰役中,區壽年兵團雖然屬於華中剿總,但是在救援的時候,距離戰場最近的卻是正在山東境內的黃百韜兵團,而黃百韜兵團又隸屬於徐州剿總,也就是華東戰區。

正因為如此,這種作為國軍主要作戰機動兵團的調動,實際上戰區無法指揮,只能通過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來指揮,而國防部此時並不完全瞭解戰區實際情況,因此反應總是要慢一拍,給作戰帶來許多不便。因此,時任華中剿總司令的白崇禧一度向國軍統帥部提出,將華中和華東兩個戰區合併,統一指揮,以利接下來的國共兩軍戰略決戰。

白崇禧這個建議其實也是合乎情理的。因為這時候主戰場在華中戰區,但是華中剿總兵力不足,又總是要調動華東戰區的部隊來參戰,大戰之前集中兵力,統一指揮,這也是軍事常識。但問題在於,白崇禧之所以放著國防部長不當,跑來當華中剿總司令,就是因為蔣對他不信任,用陳誠當參謀總長,白崇禧覺得自己在中樞被架空了,所以才主動要求出外指揮作戰。

所以,白崇禧雖然提出了一個正確的建議,但是到了國軍統帥部,卻馬上被否決了。不僅如此,蔣還將他信任的宋希濂調到華中擔任剿總副司令,並命令他在宜昌、沙市一帶組建十四兵團,並且在武漢專門設置保密局對內監視的機構,宋希濂遇到問題,可以直接向蔣報告,如有特殊情況,也可以直接通過保密局直接向上報告。

而且,從1948年四五月間開始,把原本隸屬於各個戰區的綏靖區部隊,也逐漸的編組為機動兵團,由國防部統一指揮,戰區的兵力少之又少,幾乎成了空架子。白崇禧當然也不是吃醋的,既然不讓我痛快,我也不能讓你舒服,所以就在雲集了華中戰區主要作戰部隊的十二兵團的人事任命上作梗,讓土木系骨幹胡璉當不成兵團司令,最後陳誠只好推出黃維來替代。

淮海戰役之前,黃維兵團奉命東調,準備參加徐州會戰,原定編入黃維兵團一起東進的八十五軍,卻被白崇禧留置在了華中,一直到黃維兵團已經在蒙城和解放軍接上火了,八十五軍才趕到戰場。之後,黃維兵團被包圍,蔣打電話要求白崇禧派張軫兵團東進增援,白崇禧堅決不肯,蔣只好改為調剛組建不久的宋希濂十四兵團東調。第二軍的一個師到漢口都上船了,硬是被白崇禧的衛隊控制著船,不能開船。

宋希濂回憶說,白崇禧在此期間單獨和他密談過,白認為蔣的全部支持都在黃埔嫡系,而徐蚌會戰是打不贏的,他不會去指揮,讓宋希濂也不要去送死,只有讓黃埔嫡系的精銳都在徐蚌會戰中打光了,蔣就失去了他的本錢,只能下臺了。宋希濂當時聽了這個話,嚇了一跳,趕緊跑去向保密局武漢負責人報告了這個談話的情況,然後就連夜趕回宜昌了。

可以說,在淮海戰役的幾個關鍵階段,蔣在重要節點上曾經給解放軍送過助攻,白崇禧就是第二臥底功臣,貢獻比郭汝瑰要大得多了。無論是在阻撓胡璉當兵團司令,還是將八十五軍留下,還是在黃維被包圍之後不肯派部隊救援,甚至到了杜聿明集團被包圍之後,離華東戰場最近的,除了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就是華中的兩個兵團,但卻都被白崇禧阻撓,沒有增援。如果沒有他從旁掣肘,讓張軫兵團和宋希濂兵團全力東援,淮海戰役鹿死誰手就不好說了,真有可能像杜聿明說的,只能等著四野南下了。


蕭武


歷史上戰爭中人起的作用的戰役有很多,因為一個人而改變結局的也有很多,比如我們偉大的毛澤東主席以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扭轉過多次戰役。

一.贛南閩西開闢新的根據地的三次反圍剿戰役



在1929年,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率領紅四軍下井岡山準備開闢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但是毛澤東和朱德、陳毅在黨指揮槍的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在紅四軍第七次黨代會上否定了毛澤東的建軍思想,選掉了毛澤東的前委書記,把毛澤東趕出了他所建立的紅四軍。

沒有毛澤東的紅四軍、沒有毛澤東建軍思想的紅四軍在贛南閩西處處碰壁,軍隊管理混亂,人員損失超過三成。中央知道後要陳毅到上海說明情況,陳毅據實向中央做了彙報,中央的李立三和周恩來要求陳毅和朱德一定把毛澤東請回來。陳毅和朱德承認了錯誤,毛澤東回到紅四軍恢復原職。

毛澤東回來後召開了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通過了“古田會議決議”,這一決議奠定了“黨指揮槍”及黨委領導下的軍事首長分工制,確立了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原則。

經過這次會議後,在毛澤東領導指揮下下,紅軍在贛南閩西打敗了蔣介石三次反圍剿戰役的勝利。第一次反圍剿紅軍4萬對10萬,殲敵13000多人,活捉敵司令張輝瓚;第二次反圍剿紅軍3萬對20萬,連打五次勝仗,殲敵3萬多,蔣介石罵完何應欽而後大哭;第三次反圍剿紅軍3萬對30萬,蔣介石親自領軍,紅軍殲敵3萬多,國民黨26軍16000多人投降,蔣介石通電下野。

正是由於毛澤東的迴歸,建立了新型人民軍隊,才有了後來的三大圍剿戰役的勝利以及5萬多平方公里、250多萬人的中央蘇區。

二.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毛澤東在贛南閩西建立了中央蘇區,從蘇聯回來的王明為了控制中央蘇區,派人到蘇區奪權。毛澤東是個很講原則的人,中央對他個人的處理決定一定會接受,但對錯誤的政策一定會據理力爭。為此,毛澤東被剝奪了對紅軍的領導權,出任中央蘇維埃人民政府主席。

1932年周恩來來到蘇區,主持攻打大城市的軍事戰略,會議得到了大多數紅軍將領的支持,但遭到了毛澤東的強烈反對,毛澤東此時成了孤家寡人,無人支持他,在此次會議上毛澤東再次被剝奪了中央局代理書記一職。會後,毛澤東生病到東華山一廟裡養病。

在毛澤東養病期間,紅軍攻打贛州33天,連城牆都沒攻破,反而損失3000多人,還有一個師被國民黨軍增援部隊包圍,形勢極其危險。萬般無奈之下,周恩來讓人上山請毛澤東下山指揮。

毛澤東抱著病體下山,由於形勢危急,毛澤東一邊趕路一邊指揮,使被圍部隊得以脫險,並改變戰役計劃,急進福建出其不意拿下龍巖、漳州,繳獲大量武器彈藥,甚至連飛機也繳獲兩架,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雖然毛澤東指揮紅軍取得了勝利,但中央還是批評毛澤東打漳州的勝利是錯誤的,認為打贛州雖然失敗但是正確的,毛澤東為此據理力爭,由此徹底失去了軍隊和黨的領導權,紅軍也開始走上了失敗之路,一大批紅軍戰士和蘇區百姓為以王明為中心的中央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價。

這些戰役就是以一個人的智慧改變戰役走向的實際案例,從中我們也能看出毛澤東主席是個天生的軍事家,那些和他同時代的戰友和他還是存在差距的,也註定毛澤東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和領袖。


火炎炏焱燚水淼


眾所周知,戰爭中人起的作用的確是最大的,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優秀的人在一場戰爭中起到了決定勝負的作用, 這樣的偉人在中國的歷史上並不少見,當不得不讓我佩服的一個典型的偉人還是我們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偉大的領袖-那正是我們的毛澤東主席,那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了解了解一下毛澤東主席的英勇抗戰的事蹟吧。

毛澤東,無產階級革命家,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是中國第一任主席。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1893年12月26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的他,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11月,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

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這樣的他再對抗美軍時簡直奉獻了自己的心血,在美軍在仁川登陸後,起初朝鮮人民軍與其交戰還打了幾次硬仗,但隨後就很難再堅持下去,金日成得知前方不利消息後,於9月28日召開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最終認定,由於大部分人民軍主力未能撤回來,一旦美軍越過三八線,在北方的人民軍不可能進行有效的抵抗,朝鮮已經面臨十分危險的局面。金日成緊急給蘇聯和中國最高領導人各寫一封信,基本內容就是要求蘇聯和中國動用軍事力量,直接支援朝鮮。對於中國來說,就算不想打仗,面對既成事實,顯然已經不能在這場戰爭中置身事外,但登陸後的美軍迅速向朝鮮北方推進,朝鮮人民軍有被美國軍隊全部消滅的危險,朝鮮亡國在即。

毛澤東把注意力轉向了朝鮮。那個時候,毛澤東每天都站在朝鮮半島地圖前,久久思索,他頻繁地找中共中央領導人和高級軍事領導人商議,和周恩來商議的時候最多。後來,在10月1日,毛澤東在收到求救信後,緊急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領導同志商議,劉、周、朱三人對出兵朝鮮有很大顧慮,認為出兵對中國不利。在10月2日下午召開的會議上,毛澤東曾經主張出兵朝鮮,並且認為出兵朝鮮已是萬分火急,鑑於林彪有病,提議要彭德懷掛帥。這次的出兵完全就是毛澤東主席在主導的,後來,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朝鮮渡過了困難期。

在1934年10月,參加紅軍長征,長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在10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結束了長征。12月,毛澤東主席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36年12月,同周恩來等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這成為由內戰到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時局轉換的樞紐。抗日戰爭開始後,以他為首的中共中央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努力發動群眾,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了許多大塊的抗日根據地。

1942年2月,領導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糾正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使全黨進一步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方向,為奪取抗日戰爭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在他的領導下,抗日戰爭勝利後,針對蔣介石企圖消滅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的現實,他提出“針鋒相對”的鬥爭方針。1945年8月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表明中國共產黨爭取國內和平的願望。1946年夏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毛澤東同朱德、周恩來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積極防禦,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來、任弼時轉戰陝北,指揮西北戰場和全國的解放戰爭。1947年夏,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在以他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推翻了國民黨政府。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了。我們中國從此開闢了新的天地。

這樣的毛澤東帶領著我們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讓中國的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他永遠存在於我們的心中,永遠是我們的主席。


笑談歷史zz


這個我倒想起了斯大林的“救火隊長”朱可夫。蘇聯衛國戰爭時,前線將士流傳一句話:“朱可夫一到,就是反攻的信號。”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偷襲蘇聯,衛國戰爭爆發。7月29日,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大將向斯大林報告德軍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他認為,在北方戰線,由於德軍損耗巨大,必需要先停下來,等得到充分的補充後才能發起新的進攻;在中部戰線,由於蘇軍在斯模凌斯克頑強的抵抗,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也被拖得疲憊不堪,而且武器裝備也損耗巨大,必需休整和補充才能發起新的進攻;最危險的是南部戰線,也就是烏克蘭一帶。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已經南下,跟霍特的裝甲集群會師,這樣一來,西南方面軍就有被合圍和殲滅的危險。因此,朱可夫建議,迅速將西南方面軍撤過第聶伯河,避免被德軍合圍並全殲。斯大林臉色很不好,問他“基輔怎麼辦?”朱可夫回答,“我知道基輔在蘇聯的地位,但我不能感情用事。基輔只有放棄!”跟著他又指著葉利尼亞地區,跟斯大林說:“葉利尼亞地區被德軍佔領了。它是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橋頭堡,不能落入敵人手裡,我們應該在那裡反攻,奪回葉利尼亞城。”他剛說完,斯大林就很不高興的說:“還有什麼反攻?把基輔交給敵人,虧你想得出來,簡直是胡說八道!”聽斯大林這麼一說,朱可夫也不高興了,他冷冷的回了斯大林一句:“如果你認為我這個總參謀長只會胡說八道,那我在這裡已經沒有意義了。你不如解除我的職務,派到前線去,或許我在那裡對國家更加有用。”大家都愣了。因為那時候斯大林說話就是一言九鼎啊,誰也不能反駁。斯大林臉色鐵青,說:“既然你這麼說,我也只好解除你的職務了。沒有你我們也照樣行!”朱可夫說:“那把我派到哪裡去?我可以指揮一個方面軍或者一個集團軍。”斯大林生氣的說,“你剛才不是說要在葉利尼亞地區進行反攻嗎?那你就去辦這件事吧!我們任命你為葉利尼亞預備役方面軍司令員,你將你的工作移交給沙波什尼科夫元帥,然後你就去辦這事吧!”

朱可夫帶著一肚子的委屈到葉利尼亞去組織反攻了。而由於斯大林的固執,導致蘇軍在基輔戰役中大敗,20多萬蘇軍傷亡,60多萬被俘虜,包括他的兒子雅科夫.朱加什維利。斯大林這時候才發現,沒有朱可夫還真不行,他只能吞下這杯自釀的苦酒。



在斯大林一臉沮喪的時候,朱可夫給他帶來了好消息了。在葉利尼亞地區,朱可夫指揮蘇軍殲滅了德軍5萬多人,奪回了葉利尼亞城。雖然殲敵數量只有5萬,但這也是衛國戰爭以來蘇軍取得的第一個勝利。斯大林心裡總算有了一絲安慰,他連忙將朱可夫從前線召回。

等朱可夫回到莫斯科,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他來到斯大林的辦公室,跟斯大林說,“對不起,斯大林同志,我來晚了。”要知道,在這之前,斯大林開會從來不允許問下遲到的——哪怕是遲到一分鐘,他都要提出嚴厲的批評。但這會他沒有怪朱可夫,跟他說,“你遲到了65分鐘,朱可夫同志,你吃飯了嗎?肚子餓不餓?如果餓的話先吃點東西。”朱可夫說,“謝謝斯大林同志,軍情緊急,還是先開會吧!”斯大林說,“朱可夫同志,你上次是對的。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朱可夫說,“我打算馬上返回前線去。”斯大林問,“哪個前線?”朱可夫回答,“你認為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去。”斯大林點點頭,指著列寧格勒,說,“那你到列寧格勒去吧!那裡出現了非常危急的情況,你到那裡之後,把一切抓起來,由你全權負責。”跟著斯大林寫了張紙條,交給了朱可夫。

第二天,朱可夫帶著參謀人員飛向了列寧格勒。他們冒著敵軍的炮火,降落到機場。朱可夫一下飛機,立刻乘坐汽車直奔列寧格勒市政府所在地斯莫爾尼宮。當時,列寧格勒市委市政府和軍隊首領正在開會,主持會議的是列寧格勒州州委書記日丹諾夫和伏羅希洛夫元帥,研究的議題是“列寧格勒一旦失守怎麼辦?”朱可夫走進會場,直接就打斷他們的話,“列寧格勒不會放棄也不會失守,這個議題你們連想都不要想!”跟著他把斯大林的紙條交給日丹諾夫和伏羅希洛夫,宣佈“現在列寧格勒的一切行動由我來負責。”

朱可夫還真有辦法。他首先調波羅的海艦隊水兵上岸,加強陸地上的防禦力量,並將軍艦上的大炮拆下來,運到陸地上當炮臺。其次是撤掉了一批不稱職的將領,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為的人上來加強指揮。三是組建了強大的民兵預備役部隊。四是以攻為守,粉碎了德軍妄圖迅速佔領列寧格勒的陰謀。雖然朱可夫只在列寧格勒呆了一個來月,但他扭轉了列寧格勒的戰局,逼迫德軍放棄攻佔列寧格勒的企圖,將列寧格勒改為長圍久困。



當他扭轉了列寧格勒的戰局後,莫斯科方面又告急了。1941年9月底,德軍發起了旨在奪取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颱風”戰役。新組建的西方面軍在維亞茲馬地區遭到合圍,損失慘重。德軍先頭部隊攻到了尤赫諾夫。斯大林接到報告後,一方面趕忙派列柳申科將軍到姆岑斯克組織防禦,另一面趕緊發報將朱可夫從列寧格勒前線召回。

朱可夫回到克里姆林宮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當時斯大林正患感冒,躺在辦公室的床上休息。他看到朱可夫回來,立刻站了起來,跟朱可夫說,“西方面軍出現了非常危急的情況,我得不到任何有關的消息。你馬上到維亞茲馬、姆岑斯克一帶去,有什麼情況立刻給我打電話,我等你的消息。”

朱可夫到前線找了很久,才找到西方面軍司令部。當時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正在追究西方面軍司令員科涅夫上將的責任,連朱可夫進來他們都沒有覺察到,於是,朱可夫就站在牆邊靜靜的看著。伏羅希洛夫咆哮著,指責科涅夫無能。科涅夫據理力爭,告訴他紅軍沒有突圍和撤退的經驗,並告訴他,“這都是你的軍事理論,我們一直被教導進攻進攻再進攻,從來沒有研究過怎樣突圍和撤退的事。”伏羅希洛夫惱羞成怒,指著科涅夫,說要將他送上軍事法庭。在當時,送上軍事法庭基本上等於死路一條了。這時候,電話鈴響了,莫洛托夫一接,是斯大林打來的,詢問朱可夫到了沒有,大家這才發現朱可夫站在牆邊很久了。朱可夫接過電話,斯大林在電話裡任命他為新的西方面軍司令員,負責保衛莫斯科。朱可夫接受了新任命,同時請求斯大林任命科涅夫為西方面軍副司令。他告訴斯大林,西方面軍的防線太長了,科涅夫非常瞭解西方面軍,他有出色的軍事才能,可以獨當一面。斯大林同意了。朱可夫放下電話,看著大家,說:“作為新任的西方面軍司令員,我必需要為我的前任科涅夫同志說句公道話。科涅夫同志在對西方面軍完全不熟悉的情況下接過了司令員這一職務。他在自己的任期內儘自己的所能,拖住了敵人長達8天之久,重要的是他的部隊沒有投降,也沒有逃跑,還在敵人的包圍圈裡苦苦的戰鬥。我們目前最要緊的工作是充分利用科涅夫同志為我們爭取到的時間,重新調整部署,構築新的防線,迎接德國人的進攻。”隨後,他任命科涅夫為西方面軍副司令,派他到南方組織防禦。



莫斯科保衛戰可以說是朱可夫軍事生涯上最艱苦的戰鬥。他接手的是個爛攤子,而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及僕從國軍隊一共有上百萬人,他們氣勢洶洶的殺向莫斯科。紅軍也打得很英勇,敵人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在莫斯科接近地的戰鬥中,潘菲洛夫少將陣亡,他手下一個連,面對德軍28輛坦克的進攻,毫不畏懼。最後關頭,連指導員用反坦克手雷跟敵軍坦克同歸於盡。指導員犧牲了,但他留下的話卻傳遍了整個西方面軍:“蘇聯雖然大,但他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退了,後面就是莫斯科!”每一名保衛莫斯科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責任,他們明白自己的身後就是首都,蘇聯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退了,只能死死的守住。12月5日,德軍的進攻終於全線被制止住了。斯大林撥給了朱可夫四個集團軍的預備隊,於是,在第二天,也就是12月6日,蘇軍在莫斯科城下發動了大反攻。莫斯科保衛戰殲敵50萬人,將德軍擊退了150至300公里。朱可夫憑藉自己出色的軍事才能,完成了保衛莫斯科的重任。此後,朱可夫就成為斯大林的“救火隊長”,哪裡有危急就派他到哪裡,直至最後攻克柏林。1945年6月24日,蘇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大閱兵,朱可夫騎著白馬檢閱了紅軍部隊。


血染戰旗紅


美國五星海軍上將切斯特.威廉.尼米慈(1885.2~1966.2)。二戰中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他走馬上任的當時國際大背景是,蘇聯紅軍在莫斯科會戰(1941.9~1942.1)長達四個多月,付出75萬軍民的巨大傷亡代價,剛剛取得了盟國戰場上的第一次巨大勝利,但並沒有根本上改變蘇軍的整體脆弱,這在斯大林不顧朱可夫建議對德作戰仍以積極防禦為主而主動發起一系列進攻的軍事行動中,遭遇嚴重失敗,得到了充分證明。而在亞洲戰場上,日軍發動了太平洋戰爭,1942年1月的偷襲珍珠港戰役與緊接著日軍一系列南進戰役,取得了全面勝利,美軍大敗,特別是太平洋艦隊幾乎覆滅,完全失去了制空制海權。在祖國的抗日戰爭戰場上,(1939~1942)中國正面戰場,長沙失守。在敵後,由於日軍發動的一系列大掃蕩(1941~1942)特別是最著名的五一大掃蕩中,我八路軍損失巨大,根據地大大縮小,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困苦的相持階段,盟國尚處全局的劣勢,特別是在亞洲戰場上,在日軍發動的緬甸戰爭中,佔領緬甸公路,切斷了祖國唯一的生命線,國軍的炮彈不足維持兩個月的戰爭需要,我八路軍、新四軍血漿與醫藥品告急…美國總統羅斯福心情十分沉重地對尼米茲將軍囑咐:目前,我還無能為力,不可能給予將軍您所期待中的支持,美國最危險的敵人依然是強大的德國,您最主要的任務是,以目前美國僅存的力量,緊緊拖住日軍的主力,萬萬不可使其加入歐洲戰場,特別是有可能從背後進攻蘇聯…尼米茲將軍果不辜負總統重託,率領劣勢的美國海空軍,取得了中途島戰役的勝利,轉敗為勝,是亞洲戰場上盟軍獲得的第一次全面的勝利,美軍率先發起了盟國戰場上全面的反攻…中途島戰役,對日軍的打擊是致命性的,並不只是日軍損失了四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航母(赤城、蒼龍、加賀、飛龍號)和一艘重巡洋艦,而是三百名最優秀的零型戰機飛行員,他們久經訓練與戰火中考驗,是日軍的最精華,他們的陣亡,是日軍永遠無法挽回的損失…中途島戰役,是人類有歷以來非常罕見的戰役,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是因為這場戰役自人類有史以來一場空前規模的海空大戰,也是最典型的首場高科技戰,日本幾乎海空軍力量傾國出動,十萬大軍,而做為劣勢的美軍力量不足日軍的1/3,裝備也十分落後,特別是戰機型能與數量遠不及日軍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零式戰鬥機,卻以美軍徹底勝利而告結束。美軍為何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勝利呢?當然是尼米茲將軍的英明正確指揮與美國空軍將士們的獻身犧牲精神分不開的…諸如此類,比如眾人多說是南雲忠一指揮失誤、進退失序等等。其實我個人以為,美軍的劣勢,僅僅是她的硬件方面,如軍隊的數量、戰艦的總噸位和戰機的性能落後與數量不足。但是,另一方面,也就是她的軟件,卻處於完全的優勢,這就是美國的情報能力已經破解了日本最高等級的海軍密碼,並且擁有當時世界上最新型的高科技武器:最先進的雷達設備,而使美軍從戰役發起之前到結束,始終徹底掌握了日軍一切動態,如兵力分佈、戰艦位置、機群空中方位甚至包括了飛行高度與飛機數量…做足了充分的戰前準備,完全處於我們的軍事鼻祖孫子所曰:“知彼知己"有利勢態,而擁有十萬精兵強將的日本帝國聯合艦隊,如同太平洋遼闊海域中的瞎子、聾子一樣,對美軍一無所知,其命運可想而知…尼米茲將軍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美國海軍上將,是因為他本人一直非常謙虛與低調,發表勝利的尼米茲對記者們智慧地說:是因為上帝站在了我們的一邊…而對取得勝因實質,避而不談…戰爭中的敵方,一旦獲得失敗的真正原因,模仿與製作出先進武器的能力十分強大,尤其是擁有當時世界上強大軍工業的日本…當然,僅僅是我個人之淺見,不過戰後與今天的日本,其科學技術力量,最主要的投入在材料工業與化學工業,使日本在電子芯片、半導體材料,處世界先進水平,他們的自衛隊,擁有的戰機不多,戰艦噸位不大,而且還是防禦型的,導彈射程不超過200公里,但是,他們的電子設備是最先進的,任何一個強國,如果對日本發動一埸局部與有限的戰爭,即使美軍中立,也是要準備付出沉重代價的,特別是在海空領域…尼米茲將軍與南雲忠一將軍,都是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海軍將領,只不過是美國在高科技領域中,大大勝出了日本…




高友峰1


毛主席說過,壹仟年後的人,壹定會笑話我們現在的人所做的事。人門,讓我們放眼共産主義實現時的人間吧!那時候,國家、政黨、階級、所有不公,都不存在了,壹切"按需分配"了,還有哪個會再去以血、命去爭鬥得失呢?所以,作為共産主義信仰者的人們,都自覺地服從,併甘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奮鬥丶犠牲的精神,是崇髙而偉大的!為人類的命運祝福!阿門!


金地17


戰爭中人起的作用確實是最大的,不同的人指揮的同樣的戰役,對付同樣的敵人,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說到戰爭中因領導人的不同,而取得戰役的勝負的典型代表,就不得不說歷史上的四渡赤水之戰。

不得不說四渡赤水之戰的勝利,就是一個這樣的典型的戰役。

當時的工農紅軍,真可謂是危機四伏。因為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導致了工農紅軍僅剩下三萬餘人了。

蔣介石在知道這種情況下,為了一舉殲滅工農紅軍,他就派了二十萬大軍,想把工農紅軍給徹底的趕盡殺絕。

想想二十萬對三萬工農紅軍,好像勝算的把握很大。至少在蔣介石看來,此次對工農紅軍的圍剿,肯定是萬無一失的。

也就是所謂的勝局已定,全無例外。

但是,這一次對紅軍的圍剿,結果還是讓蔣介石大吃了一驚的,因為他被反殺了,並且最終是在人數眾多的情況下,吃了一個打敗仗。

蔣介石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逆轉,因為經過遵義會議之後,工農紅軍開始有毛澤東來領導了。

這也就是說毛澤東已經掌握了軍隊的絕對領導和指揮權。

所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帶領的三萬工農紅軍,開始和國民黨二十萬大軍在貴州、四川等地的邊界線上,來會穿梭的。

我們都知道毛澤東即是戰略家,又是戰術家。他最擅長的戰役,就是集中我軍優勢兵力,給予敵軍以沉重的打擊,同時在配合運動戰。

毛澤東在消耗敵軍有限兵力的同時,把他們給逐一分散開來,然後找到機會,出其不意的給與他們以毀滅性的打擊。

正是利用這種迂迴穿插式的作戰方式,毛澤東先後四次帶領工農紅軍,度過赤水。並且殲滅了國民黨大部分人馬。

這是令國民黨軍隊,絕對想不到的。竟然先後在一個地方吃了四次敗仗,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參戰的國民黨殘餘部隊,看到自己勝利無望,再不撤退的話,就有可能會被全部殲滅的情況下。所以,他們只好狼狽地逃跑了。

不得不說這就是一場打的十分漂亮的,在勝局已定,卻被反殺的戰役。

此次戰役的勝利,對於工農紅軍來說意義還是十分的重大的。

因為四渡赤水戰役的勝利,不僅保存了工農紅軍僅存的碩果,而且還為日後工農紅軍再次走向強大奠定了基礎。

另外,這一次戰役也被毛澤東視為自己一生之中,指揮的最為得意的一次偉大戰役的勝利。同時,四渡赤水之戰,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以少勝多的偉大戰役。

所以,這一次戰爭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這次戰役是可以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所比肩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只有最為偉大的軍事家,才能在戰場上超水平發揮,用三萬人馬打敗敵軍的二十萬大軍。

毛澤東做到過,所以,毛澤東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軍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