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土爾扈特東歸能否稱得上是“人類遷移史上的一部史詩”?這是否只是一場騙局?

陳韜


土爾扈特部原本是厄魯特蒙古五大部落之一,厄魯特蒙古明代叫瓦剌,清代叫厄魯特,也叫衛拉特,或者叫漠西蒙古。

漠西蒙古在明清時期都曾對中原構成巨大的威脅,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時瓦剌太師也先乾的。此戰明英宗被俘,明軍數十萬全軍覆沒,瓦剌大軍直抵北京城下。要不是兵部尚書于謙等大臣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調兵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明朝就跪了。

明末清初時漠西蒙古又爆出一個大Boss——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原本是漠西蒙古的五大部落之一,其首領只能叫臺吉,不能稱汗。

1670年噶爾丹成為準噶爾的新臺吉,在他的帶領下準噶爾日益強大,並擊敗了當時漠西蒙古的盟主和碩特部大汗鄂齊爾圖,將漠西蒙古從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整合為一箇中央集權的新帝國。

噶爾丹本人正是也先的後代,他對於祖上兵敗北京一事十分遺憾,噶爾丹的目的是統一蒙古,拿下中原,再造大元帝國。

1688年,噶爾丹突然率兵越過杭愛山,大舉進攻漠北喀爾喀蒙古。在噶爾丹摧枯拉朽般的打擊下,喀爾喀蒙古投降了南邊的清帝國,康熙皇帝於是決定出兵漠北。

而正當噶爾丹想要舉兵南下之際,他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反動政變,奪取了準噶爾汗國汗位,噶爾丹頓時失去了後援。

但是噶爾丹並沒有回國與策妄阿拉布坦決戰,而是繼續南下,3萬準軍與10萬清軍在烏蘭布通大戰。最後準軍因彈藥消耗殆盡而選擇撤離,清軍主將裕親王福全輕信了噶爾丹的議和,放走了準軍。

六年後清軍在外蒙古的昭莫多徹底擊敗噶爾丹,噶爾丹敗亡自殺,清朝和準噶爾的第一輪交鋒結束。

此後清帝國和準噶爾汗國又在青海、西藏和外蒙古多次交手,清朝雖然在武器裝備和戰鬥力上都不及準軍,但依仗著自己強大的國力,清軍還是成功的奪取了青海、西藏和外蒙。

1745年,準噶爾第三代大汗噶爾丹策零染瘟疫暴斃,準噶爾汗國隨即陷入嚴重的內鬥,其北面和西部領土被沙俄和哈薩克汗國趁機蠶食。

1755年,由於內部矛盾,準噶爾汗國中的輝特部臺吉阿睦爾撒納降清,乾隆皇帝認為滅準的時機已到。雖然在廷議中絕大多數大臣都反對出兵,因為雍正時期的博克託嶺、和通泊之戰的慘敗還猶在眼前,所以群臣都不贊成出兵攻打準噶爾。

但乾隆皇帝愣是乾綱獨斷,決定發兵五萬攻打準噶爾。同年,清軍在阿睦爾撒納的引導下一舉滅掉了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汗國滅亡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中亞地區,而此時正位於伏爾加河下游的土爾扈特部也很快知道了這個消息。(圖中最左邊的就是土爾扈特部,這是清初時的地圖)

土爾扈特部當年就是被準噶爾部擠兌走的,他們在遷徙到東歐之初時日子過得還可以,與俄羅斯的關係基本平等。並且他們與清朝繼續有著外交關係,土爾扈特部在名義上仍舊是臣服於清朝,雙方曾約定共同防範準噶爾汗國。

但隨著沙俄的日益強大,土爾扈特部就成為沙俄的盤中餐,飽受聖彼得堡的剝削,大量青年男子被沙俄徵調參加對奧斯曼土耳其的戰爭,土爾扈特部人口損失慘重。並且沙俄也正在一步步的矮化土爾扈特部,試圖將其變成沙俄的一個行省。

但就在此時,準噶爾滅亡的消息讓土爾扈特部大汗渥巴錫興奮不已。當時有部分準噶爾部殘兵逃至土爾扈特部,其中包括原土爾扈特部臺吉舍楞(舍楞是土爾扈特部人,當初他祖父並沒有隨土爾扈特西遷,而是留了下來,在清軍滅準噶爾後,他不願意降清,遂西逃投奔位於東歐的土爾扈特部)。

舍楞力勸渥巴錫率軍東歸,強在清軍之前奪回漠西蒙古故地。在再三思量之後,渥巴錫決定率部東進。

1771年年初,土爾扈特部在渥巴錫的帶領下大舉東進,而沙俄聞訊則立即派兵阻攔,雙方進了非常慘烈地戰鬥,土部損失慘重,但卻成功地突破了沙俄的圍堵。經過三個多月的行進,到1771年4月份,土部抵達了中俄交界處。

(綠色的路線是土部西遷路線,紅色的路線則是土部東歸路線)

當月,烏里雅蘇臺定邊副將軍車布登扎布最先發掘了土爾扈特部的行動,並將其立即報告給了北京,乾隆皇帝火速下令駐守新疆的伊犁將軍舒赫德提高警戒,以防不測。

由於清軍早做準備,到達中俄邊界的渥巴錫發現清軍已經控制了新疆地區,並且嚴陣以待,此時渥巴錫再想襲取漠西故地已經是不可能了。

而此時的渥巴錫是後有追兵,前有渡劫,情況非常危急。迫於無奈,渥巴錫決定向清廷投降,他上表乾隆皇帝表示願意歸附。在土部解除武裝後,乾隆皇帝視其為歸降,允許他們進入新疆,並命渥巴錫前往承德避暑山莊覲見。

其實乾隆皇帝也知道土部此次前來的初衷是搶地盤,但看破不說破,為此乾隆皇帝還在《土爾扈特部歸順記》中專門寫道:“若今之土爾扈特,攜全部,舍異域,投誠向化,跋涉萬里而來,是歸順非歸降也”。乾隆皇帝特意在文章開頭就指出土部“歸順非歸降”,這是明顯在敲打渥巴錫,讓他老實點。(土爾扈特部歸順記石碑)

總的來說,此次土爾扈特部東歸的結果是好的,即便是初衷並非想象的那麼美好,但最後還是彰顯了清政府庇護同胞的責任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