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諸葛亮以糧以己為餌,施巧計騙司馬懿中計,如此巧妙卻功虧一簣?


諸葛亮以糧以己為餌,施巧計騙司馬懿中計,如此巧妙卻功虧一簣?

火燒上方谷時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在中國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忠臣的代表人物,他在劉備死後,拖著年邁的身體穩固蜀國大局,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死後,諸葛亮很清楚蜀國的國力,如果不求一統江山,偏安一隅,蜀國還是能安安穩穩的過上幾十年的。只不過蜀國的國力不濟,會是第一個被曹魏所滅的。然則諸葛亮接受劉備託孤重任,即使知道自己無力迴天,但是為了實現劉備興復漢室的夙願,就是逆天而行,也要試一試。這才有了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曹魏,對於自己的身體情況已經很清楚了,知道此戰將是自己是最後一次北伐曹魏了,因此無論如何都要殺掉司馬懿。除掉這個在北伐路上的最大絆腳石。但是司馬懿一直不肯出戰。


諸葛亮以糧以己為餌,施巧計騙司馬懿中計,如此巧妙卻功虧一簣?

火燒上方谷劇照


最後苦思奇計,以軍糧為餌。遣馬岱秘密在上方谷造糧倉,糧倉裡多放一些火雷和引火之物。只要引得司馬懿來上方谷截糧,帶司馬懿進入谷內,引火封谷口,靠著這些火雷與柴草就可燒死司馬懿。

佈置停當後,遣魏延率軍將糧草裝入木牛流馬中分成幾批在山路中往上方谷運糧,又將蜀國的士兵分散各處屯田,隨後諸葛亮自己領一批人馬在上方谷駐紮。故意讓魏軍探得消息,好讓司馬懿知道,司馬懿知道後卻說:"這是諸葛亮的詭計,不能去"。司馬懿手下將領卻說:都督可派人馬前去截糧,如有埋伏,都督可率軍在後接應。

隨後司馬懿派大軍截殺蜀軍運糧隊,蜀軍大敗且丟失蜀軍最重要的糧草。如是反覆半月,蜀兵的運糧隊不斷的被魏軍截殺,心中很是納悶,隨後把蜀兵的俘虜抓來一問,得知諸葛亮不在岐山,而在上方谷。司馬懿覺得是諸葛亮為了糧草被劫才去上方谷。知道這是不可多得的良機,隨即司馬懿分兵攻打蜀兵,當魏軍到岐山腳下時,四處蜀兵裝作要前往救援岐山,司馬懿聽到這個消息時,就領著魏軍前往上方谷,在谷口看到了魏延,一番大戰,魏延不敵逃跑,追到上方谷時,命人前往查看,探報說:"裡面只有糧草,沒有伏兵"。


諸葛亮以糧以己為餌,施巧計騙司馬懿中計,如此巧妙卻功虧一簣?

諸葛亮對天仰視如是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司馬懿不在猶疑,就帶著魏軍進入了上方谷,司馬懿進入谷內看見糧倉上面都是乾柴,魏延也不見了,心想中計,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喊聲震天,山上一起將柴火丟入谷口,封死了谷口。就這樣燒了一段時間,司馬懿覺得已經沒有機會了,剛想放棄,狂風大作下起了傾盆大雨。谷中的火全都被撲滅了,隨後就率人奮力衝殺,而在谷口蜀軍人馬並不多,不敢追趕,當諸葛亮聽到這個消息後,嘆息說"某事在人,成事在天"。

此次諸葛亮沒能殺死司馬懿其因有三,

其一,就是諸葛亮說的"某事在人,成事在天"。誰能想到天不絕司馬懿,非人力可為。

其二,就是蜀國的大軍被分散在各處,以求引得司馬懿入谷,由於地形地勢的阻擋,一時間難以收攏大軍。

其三,就是蜀軍的兵力本就不多,在看到即將被大火燒死的魏軍,突然被天降大雨所救,心中已經驚愕不已,懼怕此時的魏軍,不敢攔截。


諸葛亮以糧以己為餌,施巧計騙司馬懿中計,如此巧妙卻功虧一簣?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劇照


本來這場戰爭就是為了殺死司馬懿,並使魏軍折損大半,蜀軍可以長驅直入。誰成想人算不如天算,司馬懿命不該絕,諸葛亮卻是因此一病不起,最後病逝五丈原。正應了其《出師表》中的一句話"鞠躬精粹,死而後已"。


《編者寄語》親愛的讀者朋友,能讀到這裡說明我們緣分不淺,文章或許寫的不好,但是你的意見和建議對我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了你的品評,我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供大家閱讀。我如果是那匹千里馬,你就是伯樂,只有你才能鞭策著我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斷的進步。謝謝您的閱讀。如果大家看完如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留言。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