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清朝憑什麼奪取的大明江山?

囍嘉楽


這個問題主要可以分為內憂、外患兩個大方面來嘗試解釋。

首先,明朝末年的【內憂】問題。

  1. 土地兼併問題嚴重。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都聽過“明朝養皇子如養豬”這句戲言。其實這樣說也有幾分道理,各地分封的朱氏後人成為了國家重大的負累,在地方上佔據了許多土地。同時在由於官員的稅收減免,許多人投效到官員門下成為奴僕,可供稅收的田產日益減少。
  2. 商稅混亂。由於封建社會“重農主義”思潮,對於商稅明朝一向是收取混亂,許多商稅根本收不上來。朝堂之上的官員們多有產業,自然也不希望收取商稅,所以一向主張“不與民爭利”。在一代又一代朝臣損公肥私的努力下,明朝的商稅甚至沒有偏安一隅的南宋多,豈不可笑。
  3. 派系鬥爭嚴重,在明朝的官場上,每天都是在政治鬥爭之中度過。尤其實從嘉靖這麼個奇葩皇帝之後,各種派系之間的傾軋、黨爭愈發地混亂。
  4. 在明末,諸多內部問題和氣候變化(小冰河時期)這個外部問題的催生下,許多人流離失所,成為了流民。這股流民不會生產建設,就像蝗蟲一樣,各處破壞更加摧毀了明朝廣大地區的城市、農村,可以說流民四起乃是明亡的直接原因。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明朝末年的【外患】問題:

  1. 在明朝末年,趕上了氣候突變的小冰河時期,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大多氣溫降低,氣候突變造成了大量糧食歉收,當時的不僅東南沿海地區,哪怕就是在明朝傳統糧倉的湖廣地區,糧食減產情況也依舊十分嚴峻。
  2. 東南沿海地區,一直受到當時海上霸主國家葡萄牙的騷擾,原本在亞洲東部有東南海商把持的貿易受到了很大沖擊,到了荷蘭人取代葡萄牙人之後,這塊貿易的利潤基本都被荷蘭人攫取。
  3. 北部草原上,由於沙皇俄國的崛起,許多在歐洲的草原部族東遷,壯大了韃靼、瓦剌等大部落的崛起,對明朝北部邊疆進行了長達兩百多年的騷擾。在之後,從通古斯地區遷來的滿族人(當時尚無滿族人的說法,他們偽稱自己為女真人)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團結到了一起,而後皇太極即位,後金崛起連年扣邊,一直覬覦著關內的膏腴之地。

由此可見,並不是清朝奪取大明的江山,而是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因素下,大明朝崩殂被清朝摘取了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