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清朝凭什么夺取的大明江山?

囍嘉楽


这个问题主要可以分为内忧、外患两个大方面来尝试解释。

首先,明朝末年的【内忧】问题。

  1. 土地兼并问题严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听过“明朝养皇子如养猪”这句戏言。其实这样说也有几分道理,各地分封的朱氏后人成为了国家重大的负累,在地方上占据了许多土地。同时在由于官员的税收减免,许多人投效到官员门下成为奴仆,可供税收的田产日益减少。
  2. 商税混乱。由于封建社会“重农主义”思潮,对于商税明朝一向是收取混乱,许多商税根本收不上来。朝堂之上的官员们多有产业,自然也不希望收取商税,所以一向主张“不与民争利”。在一代又一代朝臣损公肥私的努力下,明朝的商税甚至没有偏安一隅的南宋多,岂不可笑。
  3. 派系斗争严重,在明朝的官场上,每天都是在政治斗争之中度过。尤其实从嘉靖这么个奇葩皇帝之后,各种派系之间的倾轧、党争愈发地混乱。
  4. 在明末,诸多内部问题和气候变化(小冰河时期)这个外部问题的催生下,许多人流离失所,成为了流民。这股流民不会生产建设,就像蝗虫一样,各处破坏更加摧毁了明朝广大地区的城市、农村,可以说流民四起乃是明亡的直接原因。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明朝末年的【外患】问题:

  1. 在明朝末年,赶上了气候突变的小冰河时期,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大多气温降低,气候突变造成了大量粮食歉收,当时的不仅东南沿海地区,哪怕就是在明朝传统粮仓的湖广地区,粮食减产情况也依旧十分严峻。
  2. 东南沿海地区,一直受到当时海上霸主国家葡萄牙的骚扰,原本在亚洲东部有东南海商把持的贸易受到了很大冲击,到了荷兰人取代葡萄牙人之后,这块贸易的利润基本都被荷兰人攫取。
  3. 北部草原上,由于沙皇俄国的崛起,许多在欧洲的草原部族东迁,壮大了鞑靼、瓦剌等大部落的崛起,对明朝北部边疆进行了长达两百多年的骚扰。在之后,从通古斯地区迁来的满族人(当时尚无满族人的说法,他们伪称自己为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团结到了一起,而后皇太极即位,后金崛起连年扣边,一直觊觎着关内的膏腴之地。

由此可见,并不是清朝夺取大明的江山,而是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因素下,大明朝崩殂被清朝摘取了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