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這世間,有一種悲劇叫慈母弒子。


01.一個絕望的母親

2019年8月19日上午,親手溺死腦癱雙胞胎兒子的韓群鳳,在法庭上泣不成聲。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對她而言,人世間最殘忍的事莫過於,親手殺死自己的兩個兒子,自己卻被救活了。

善良、慈祥、溫柔、母愛,這些金光閃閃的詞彙,寫出來並不複雜。但是在窘迫的經濟、絕望的現實、苦難的人生和看不到希望的明天面前,卻又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1999年,一歲的雙胞胎兒子被確診為腦癱,還沒來及感受為人母的喜悅,韓群鳳就被打進望不到邊的深淵。

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雙胞胎兒子雖然讓韓群鳳操碎了心,但她沒有放棄。

2009年,保姆承受不住巨大的工作壓力辭職,而這成為壓垮韓群鳳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沒日沒夜的操勞中,韓群鳳最終決定給自己和孩子們一個「解脫」。

2011年,在寫下深情又絕望的遺書後,將兩個兒子溺死,自己服下大量安眠藥自殺。

一心求死卻不得死,被搶救過來後,迎來的不僅是慘痛,還有法律的制裁。

在超千人為韓群鳳「求情」後,得以輕判。而這,只是一場令人痛心不已的家庭悲劇縮影。


02.千千萬萬個絕望的家庭

我們見證著母親的偉大,抵禦過世間無數的風寒,卻忽略了母親的肩膀,頂不住日復一日的苦難。

據統計,兒童患病率為2.45%,在我國,14歲兒童中腦癱患兒有500萬。按每年1600萬新生兒數量估算,每年新發生腦癱約4萬。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是我對不起他,我把他生成這樣!我寧願自己犯罪,結束他痛苦的人生,也好過讓他生不如死!」

2017年10月26日,越秀區人民法院審理並判決了一起弒子案:

對照顧腦癱兒子多年並最終將兒子殺死的83歲黃老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據介紹,黃老太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因早產成為腦癱患兒,這麼多年由母親一人照顧。直到十年前,小兒子的病情開始加重,年邁的黃老太只能不離不棄,晝夜伺候。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可如今,83歲的黃老太再難扛起這份艱辛,她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自己先走了,誰來照顧腦癱的兒子?

殺死他!似乎成了唯一的辦法.

  • 2018年7月,9歲的腦癱兒被父親和爺爺推入河中溺死。
  • 2018年7月,12歲的腦癱女孩被身患殘疾的父親殺死。
  • 2019年7月31日,河南輝縣市一名1歲男嬰遭遺棄,被路人發現後報警,根據醫院檢查報告,嬰兒患有腦癱。

...

一個腦癱兒的降臨,往往亂掉的是整個家庭,悲慘且脆弱。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一個又一個腦癱孩子被自己的至親置於死地,這樣做的人固然是犯罪,但譴責背後的無力感卻很少有人知道,犯罪背後的茫然與絕望又有多少人知道?

當一個慈愛的母親、和藹的父親不得不以殺死自己孩子的方式獲得苦難的解脫,反思的不僅有一個家庭、一群人,還有腦癱背後的殘酷與事實。


03.不幸,不該成為放棄的理由

幾年前,有一位女詩人受到社會的關注,她叫餘秀華,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中的主人公便是她。

在眾多腦癱患者中,餘秀華算是「幸運」的一個,靠寫詩改變自己的人生,可以說是非常勵志。但問題是,她只是輕度腦癱,而對於很多中度和重度的腦癱患者來說,醫學有時都無能為力,不要說寫詩改變自己的人生,料理自己的生活都幾乎不可能。治療與服藥有時只是為了延緩疾病的進一步惡化,有的是幾年,而有的這種過程甚至持續幾十年。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帶過孩子的父母應該都會知道,照顧一個正常的調皮孩子就足以讓人精疲力盡。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口齒不清、智力發育遲緩的話,這樣的局面只會更加艱難。

所以,Dr.X希望那些還在堅持帶孩子治療的父母,以及那些對腦癱有疑問的讀者,不要陷入誤區。

腦癱的危險因素:

1. 胎齡<37周或者胎齡>42周

2. 出生體重<2500g,包括早產未成熟兒和足月小樣兒

3. 胎兒的哥哥或者姐姐有嚴重病史甚至夭折了

4. Apgar評分0-4

5. 產時感染

6. 高危產婦生產的新生兒

那麼,當符合上面這些危險因素後,卻還是無法確定是否患有腦癱,下面的這些因素或許能夠進一步幫助確診是否患有腦癱:

1. 運動發育落後

2. 肌張力或者姿勢異常

3. 主動運動減少或者出現異常運動

4. 反射異常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當寶寶出現這些情況時,需要及時就診:

  • 餵養困難:吸吮吞嚥不協調,口水變多,同時體重也持續不增
  • 護理困難:穿衣服或者換尿布時難將大腿外展、洗浴時拳難掰開
  • 睡眠異常:入睡困難、煩躁;睡眠時間過多或者過少,不容易被喚醒
  • 語音發育異常:不發音、咳嗽聲弱或者發音低沉等
  • 交往異常:對外界的刺激沒有反應,表情呆滯

對於腦癱患兒,Dr.X的建議是及早發現、及早干預。目前國內醫院婦幼機構都配備有兒保科,同時國內研究也已經證明通過早期干預其實可以明顯降低腦癱的發生率。

另外,依託家庭、父母參與的早期干預對預防或者減輕早產兒腦癱也極其重要,早期干預的措施包括按摩、體操還有主動的運動訓練等,這些項目均可以在家中進行。


Dr.X說:

腦癱患者的心理與身體健康其實同樣重要,將正常人的標準強加於他們只會造成傷害。最後,願你我都能將生活帶給你檸檬般的酸楚,釀成檸檬汽水般的甘甜!

殺死自己的親生孩子後,她服藥自殺:誰來救救那個絕望的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