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資深投研團隊踐行長期投資之道,銀華兩隻“常青樹”基金業績搶眼

銀華內需2019年收益率高達100.36%,是市場上業績翻倍的五隻權益類產品之一;銀華中小盤2019年收益率為72.68%,在71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39,成立以來年化回報率超過25%


資深投研團隊踐行長期投資之道,銀華兩隻“常青樹”基金業績搶眼


《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


A股市場一波跨年行情正在吹響號角,投資者也需要在新的一年重新對資金的資產進行規劃和配置。那麼,市場上有哪些優秀的基金產品有望成為掘金利器?


近日,根據Wind數據,標點財經研究院聯合《投資時報》對數千只基金進行詳盡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製作出《2020基金資產配置全樣本報告》,力求為投資者篩選出更具價值的產品和更具實力的基金管理機構。


從統計結果來看,銀行基金的權益類產品整體表現相當出色,旗下成立滿一年的68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份額分開計算)2019年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有25只基金收益率超過50%,佔比37%。明星產品銀華內需精選年度收益率高達100.36%,是市場上業績翻倍的五隻權益類產品之一。


另外,海通證券統計了12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2019年權益類基金的淨值增長情況,受益於基礎市場回暖,所有基金公司都獲得正收益。而銀華基金以57.01%的權益平均收益,在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拉長時間來看,銀華旗下權益類產品3年期絕對回報達45.09%,在全部101家公司中排名第十,近5年絕對收益達101.13%,在全部73家公司中排名第十。


值得注意的是,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銀華基金各類型產品在長期投資中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統計2019年12月之前成立的基金,其中76只基金(貨幣基金除外,各份額分開計算)的復權基金淨值創下歷史新高。


各類統計不約而同證明了銀華基金長期領銜的權益投資能力,伴隨多年的磨礪和積累,銀華基金旗下大量明星產品脫穎而出,比如銀華內需精選、銀華中小盤等,都是該公司權益類產品中的“常青樹”。


優秀的制度造就優秀的團隊,優秀的團隊造就優秀的回報。事實上,銀華基金擁有一批優秀的明星基金經理,他們和團隊是支撐起這些優秀基金突出成績的中堅力量。而優秀投研團隊的搭建,得益於銀華基金近年來在投研管理體系改革方面的探索。


“翻倍基”銀華內需:前瞻性佈局戰勝市場


A股市場2019年跌宕起伏,普通投資者戰勝市場並不容易,而此時,公募基金的專業性就愈發凸顯出來。


運作超過10年的老基金銀華內需精選正是業界成功投資的代表。其是2019年五隻淨值翻倍的權益類產品之一,且當年淨值創出歷史新高。自2009年7月1日成立至2020年1月10日,該基金總回報率達119.15%,年化回報率為7.73%。


銀華內需精選持續穩健的運行態勢,和基金經理劉輝紮實的投研實力和前瞻性判斷密不可分。


據瞭解,早在2018年四季報中,劉輝就預判2019年一季度市場會有具有可操作性的反彈行情,但全年仍然持謹慎態度;同時判斷2019年將是“農業大年”和“5G元年”。


基於上述兩個邏輯,銀華內需精選提前佈局了三大板塊:一是農業中的養殖產業鏈公司,劉輝預計其股價將會充分反映基本面;二是在經濟下行趨勢明顯且未現轉機的情況下,以5G投資產業鏈為代表的逆週期行業值得積極參與;三是繼續堅持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配置,將配置重心從上游資源轉移到中游電池廠商。此外,劉輝還表示,雖然已對醫藥和白酒等消費股進行了策略性減倉,但仍然持續關注行業基本面明朗後的配置機會。


2019年的市場走勢也印證了劉輝的判斷,得益於上述三個方向的提前佈局,銀華內需精選成為市場上罕見的年度翻倍基金。


“我的投資,一直在追求擺脫當下擺脫短期,這是我多年實踐的方向。持有時間長短,不是問題,關鍵是我持有的是一個具有生命力、量和質向上生長的東西。只要持續地研究和跟蹤不否認這個根本,我不會在意短期股價是否表現。但如果對基本面的評估在1到3年的這個範疇內動搖了這個根本,果斷更換會大概率發生。”劉輝說。


《投資時報》記者瞭解到,銀華內需精選混合基金控制回撤的方式,基本不靠倉位變化,而主要通過搭配不同類型的資產形成組合,希望通過不同類型資產之間價格變化的不同步,來實現回撤控制。“我們從不集中於一個行業。另外,資產持有性價比是個很好的標準,能讓我們適當降低快速價格實現的資產的比重。”劉輝說。


展望2020年,劉輝認為市場會延續震盪分化的基本特徵。2020年的投資機會可能會比2019年更豐富一些。除了電子、計算機、醫藥、新能源等成長性行業外,金融、汽車、家電甚至有色行業的核心資產的價值修復性投資機會也會出現。


長跑健將銀華中小盤:以“景氣度趨勢投資”理念制勝


2019年,銀華基金旗下的另一隻明星產品—銀華中小盤精選同樣繼續給持有人帶來豐厚回報。


作為四度斬獲“金牛獎”的實力型基金,銀華中小盤精選的亮眼表現並不讓人感到意外。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2019年收益率為72.68%,在71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39。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長期業績。該基金自2012年6月20日成立至2020年1月10日,7年多時間累計回報率高達469.4%,年化回報率高達25.85%,戰績可謂驚人。此外,從近5年、近6年、近7年的業績看來,該基金均排名同類前三,成為實至名歸的長跑健將。


據瞭解,銀華中小盤精選是圍繞中小盤成長股進行投資的基金。該基金保持高倉位,配置相對均衡,兼顧消費及成長,精選高景氣行業中高增長的個股。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其倉位主要配置在食品飲料、家電、傳媒、電子、新能源等行業。


該基金的掌舵人是曾經四度斬獲“金牛獎”的李曉星,其掌管的權益團隊在基金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他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為“景氣度趨勢投資”,根據這樣的方法論,銀華中小盤基金在2015年市場大幅回調後的不同年份,都抓住了股市的結構性投資機會:2015年,抓住了新興行業的投資機會;2016年,抓住了中小市值的投資機會;2017年至2019年則抓住了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


有人稱李曉星為“投資界的李昌鎬”“基金界的範戴克”。為什麼這樣對比?李昌鎬號稱圍棋界的“石佛”,因為他比賽時波瀾不驚,棋風冷靜而厚重。李曉星曾表示,李昌鎬的境界一直是他們所追尋的目標—不追求妙手,而追求每一次51%的勝率。


至於範戴克則是足球界公認的世界現役第一中後衛,自他到利物浦俱樂部之後,給球隊後防線帶來顯著的提升,其各項能力均衡、失誤幾乎為零且防守穩健,同樣和李曉星的投資風格相契合。


對於過往優秀業績的取得,李曉星表示來自兩方面:“第一是對於EPS預判的準確度,多跑一跑產業的上下游,多訪談一些產業專家,然後再多讀一讀上市公司報表。好的上市公司報表會說話,它會告訴你形成的產業判斷是對還是錯,如果是對的就繼續持有或者加倉,如果是錯的就需要對自己的組合進行調整;第二是對於市場估值體系的理解,基金經理最重要的能力是判斷股票的合理定價,這並不以基金經理個人的判斷為轉移,而是以市場所有參與者的共識判斷為錨。在這方面,基金經理不能過度自信,認為別人都是錯的,需要每天覆盤,不斷修正自己的看法。基本面研究,發現的預期差越多越好,這是超額收益的源泉;而市場研究,需要發現大眾審美是什麼。”


在李曉星看來,2019年流動性大幅寬鬆和外資的持續流入,是市場估值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看,在未來半年內這兩個因素邊際弱化。不過,雖然流動性不會變得更加寬鬆,但在全球的低利率環境下,中國的利率在全球範圍內已經處於較高水平,流動性收緊也不會發生,所以其不認為市場估值會有大幅下移的風險。


“我們對於2020年會均衡佈局,科技、消費和價值裡的優質公司都會有機會。科技裡面我們看好電子、傳媒和新能源;消費裡面我們看好白酒、家電;價值裡面看好銀行、地產和汽車。”李曉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