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幾乎每天上班的時間都會胡思亂想,甚至自言自語,晚上做夢,這是壓力大還是心理疾病?

用戶66034096


幾乎每天上班時間都會胡思亂想,甚至自言自語,晚上做夢。我覺得是壓力大還是心理疾病,關鍵要看你看問題的角度,起碼從一個醫生的角度來看,這是典型的焦慮問題。

究竟是什麼導致我們焦慮

今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團隊公佈的國內第一次精神障礙普查結果顯示,焦慮障礙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礙,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如此焦慮呢?是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是預料不到的突發事件?還是我們自身的心理問題?都有可能,甚至來自家庭和成長環境,以及遺傳都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我們說焦慮也會遺傳,發病的主要因素就包括遺傳因素,往往我們看到父母的焦慮總是會很容易影響到下一代,但除了遺傳,在焦慮的父母身邊長大不可忽視的成長環境的影響一樣會導致焦慮的性格甚至增加焦慮障礙的發病幾率。比如我經常看到老年人因為焦慮入院的患者,來陪護的女兒也非常焦慮,娘倆你著急,我比你更著急。

至於精神壓力,真的十分尋常,就好比單位如果事情比較多,我也會焦慮,腦子裡面像過電影一樣,但這種焦慮是否達到焦慮障礙,還是要看對於日常工作的影響。對工作影響不是很明顯,甚至適當的焦慮還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那就不是病,但如果對日常生活明顯產生負面影響,就可能是疾病了。

焦慮是心理疾病還是精神疾病?

焦慮障礙一定是精神障礙疾病,因為國際診斷標準中對焦慮障礙的診斷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而且焦慮障礙往往還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但同時焦慮的起因往往也存在著明顯的心理因素,所以焦慮障礙也算是心理疾病。其實這種情況也是很多精神障礙疾病的共同特點,既是精神,同時也屬於心理。

所以在回來看看你的問題,幾乎每天上班都會胡思亂想(多慮),甚至自言自語(過慮),晚上多夢(睡眠質量下降),都是焦慮的典型表現,也許是因為精神壓力導致的,但也確實屬於心理疾病。

這就好比焦慮障礙的心理治療中有一種被廣泛推崇的心理治療方法,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如果能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釋放精神壓力,減少造成壓力的基礎,從而緩解焦慮障礙。所以焦慮障礙也是心理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精神障礙疾病。


我說精神


壓力過大、焦慮過甚,以至難以自控,經常不自覺地自言自語,失眠、吃不下,面色憔悴,精神不振。

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提不起來,工作帶給自己的壓力又太大,慢慢的形成了惡性循環,難以自拔,以至有精神要崩潰的跡象。

.

好多人有這種經歷

這不是個別人的“精神不正常”現象,好多職場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過這種好似精神即將崩潰的經歷。

當工作帶來的壓力過大,以目前的力量無法解決,且實際生活中找不到能幫助自己打開心結的人(甚至還要面臨指責,導致壓力倍增),會產生無能無力、在深淵中掙扎的心理,焦慮更甚。

壓力大到難以承受、焦慮到無法自控,自我否定到達極點,便會不自覺地自言自語,晚上做一些可怕的噩夢(多數與目前處境有聯繫)。

如不及時調節情緒,可能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

.

  • 講個真實的例子:

本人一位女性朋友,工作穩定,待遇不錯。

她本人漂亮、能幹,受人尊重。但她也因此受到了嫉恨,一些人為她量身打造了許多謠言,並四處傳播;且在工作上不斷否定她的成績和付出。

因為整她的人有點權勢,所以帶動了一些人來整她。她很快在單位成了一條喪家之犬,人人皆可欺之。

她痛苦異常,因為搞不清為什麼別人要整自己,也搞不過這麼多人,也無法改變現狀。

她想離開單位,但所有人都不同意,因為這單位很穩定、待遇很好,且有人指責她“應檢討自己”、“太過矯情”。

單位和生活中的雙重壓力,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經常不自覺地說話,至於失眠、吃不下飯那更正常。

幾個月,她便憔悴不堪;半年後,她得了輕度的抑鬱症,每日面無表情,如同行屍走肉,在這個冰冷的城市裡獨自移動。

.

像有這樣經歷的人,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只不過有些人表現得不是很明顯,或者沒有講出來而已。

這種經歷非常令人痛苦,沒有人願意經歷。但生命中總有不可承受之痛,既然已經來了,就要想辦法越過它。

越過了它,接下來便是更加美好的人生。

.

首先,這不是你的錯

我們生活在人群之中,所以不可避免地要與他人產生交集。這“他人”裡面,有好人、有壞人,有擦肩而過者,當然也有滿身長著刺的人。

我們很難選擇周圍出現的人,尤其是在職場這個人來人往的地方。當在這裡遭遇長著刺、拿著劍的人,如果不夠堅硬,我們便很有可能受傷。

受傷了,回到了家裡,又因為別人的不理解而被繼續刺傷,或是傷上加傷,那難免傷口越來越大,讓自己發炎、高燒,說一些胡話、精神變得恍惚,越來越難以控制情緒。

所以,這不是你的錯,這是環境的問題。

.

接下來,先讓傷口癒合

既然已經傷成了這樣,便要認清自己只是血肉之軀的現實,明白自己不是鐵人,先把自己的軀體(心靈)保護好。

可以看一些心理類讀物、做一些心理復健活動,這個在網上有很多分享,可以參考一下。

如果可以的話,就換個環境,讓自己先從壓力源裡解脫出來。

總之,想辦法先讓傷口癒合。

.

然後,把自己變得皮實一些

為什麼會痛苦、會崩潰,甚至會自言自語——是因為抗壓能力不夠強。

如何增強抗壓能力?

  • 閱讀一些名人傳記,看看他們曾遇到的困境,看看他們人生經歷,並設身處地思考他們當時的感受;


  • 學習世間“真理”。痛苦是因為沒想明白,要真正想明白了,便沒什麼可痛苦的了;

  • 多多經歷。“實踐出真知”絕對是一句真理,實踐就是這世上最好的刺激頭腦之法,能讓一個人很快走向成熟。

當知道了別人曾經歷過的痛苦(可能比自己要慘得多)、明白了這世界運轉的真理(和書本上的可能背道而馳)、受到了足夠多的刺激(經歷),會發現自己越發成熟、越發堅硬,也越發平靜。

.

最後,這世上沒有白吃的苦

今天的痛苦,會成為將來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石。猶如豐富的經歷能讓一個人變得成熟、堅強一樣,當明白痛苦的真正含義和道理之後,痛苦也會成為幸福的源泉。

只需咬住牙,明白這一切都是生命中必須的經歷,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的必越溝坎,就會變得輕鬆許多。

只需堅持過去,就是更加美好的人生。


也許雜談


幾乎每天上班時間都會胡思亂想,甚至自言自語,晚上做夢。我覺得是壓力大還是心理疾病,關鍵要看你看問題的角度,起碼從一個醫生的角度來看,這是典型的焦慮問題。

究竟是什麼導致我們焦慮

今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團隊公佈的國內第一次精神障礙普查結果顯示,焦慮障礙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礙,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如此焦慮呢?是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是預料不到的突發事件?還是我們自身的心理問題?都有可能,甚至來自家庭和成長環境,以及遺傳都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我們說焦慮也會遺傳,發病的主要因素就包括遺傳因素,往往我們看到父母的焦慮總是會很容易影響到下一代,但除了遺傳,在焦慮的父母身邊長大不可忽視的成長環境的影響一樣會導致焦慮的性格甚至增加焦慮障礙的發病幾率。比如我經常看到老年人因為焦慮入院的患者,來陪護的女兒也非常焦慮,娘倆你著急,我比你更著急。

至於精神壓力,真的十分尋常,就好比單位如果事情比較多,我也會焦慮,腦子裡面像過電影一樣,但這種焦慮是否達到焦慮障礙,還是要看對於日常工作的影響。對工作影響不是很明顯,甚至適當的焦慮還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那就不是病,但如果對日常生活明顯產生負面影響,就可能是疾病了。

焦慮是心理疾病還是精神疾病?

焦慮障礙一定是精神障礙疾病,因為國際診斷標準中對焦慮障礙的診斷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而且焦慮障礙往往還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但同時焦慮的起因往往也存在著明顯的心理因素,所以焦慮障礙也算是心理疾病。其實這種情況也是很多精神障礙疾病的共同特點,既是精神,同時也屬於心理。

所以在回來看看你的問題,幾乎每天上班都會胡思亂想(多慮),甚至自言自語(過慮),晚上多夢(睡眠質量下降),都是焦慮的典型表現,也許是因為精神壓力導致的,但也確實屬於心理疾病。

這就好比焦慮障礙的心理治療中有一種被廣泛推崇的心理治療方法,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如果能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釋放精神壓力,減少造成壓力的基礎,從而緩解焦慮障礙。所以焦慮障礙也是心理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精神障礙疾病。


頭髮醫生王禹


先把你說的問題一個個拆開了看,單說這個自言自語是你自己意識到的還是別人說的,因為一般自言自語的人自己都不會意識到的,但是其實自言自語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不要太當回事。每天上班胡思亂想,說明你工作不在狀態啊,是不是工作有壓力沒有調節好,人要學會緩解壓力,勞逸結合,工作的時候專心投入的工作,休息的時候就不要再去想工作,這樣就可以啦!

至於晚上做夢,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人晚上都會做夢,很多人做的夢自己都不記得了,沒有什麼大問題。你晚上可以吃些助眠的食物,比如蓮子百合羹,紅棗赤豆湯,或者喝唄牛奶,吃些龍眼,或者一個蘋果會有助你的睡眠。

那如果這些問題都同時存在,說是你工作壓力有點大了,你可能晚上回去還繼續工作了,然後又熬夜,結果晚上就做夢,睡不好,導致第二天早上起來上班,因為累,不自覺的放空,或者忍不住胡思亂想,每天如此,惡性循環。這都是你沒有學會放鬆自己,學會勞逸結合所致。

所以既然你已經意識到這樣是有問題的,那就注意調整自己就行,早睡早起,上班專心工作,下班後放鬆放松,可以出去健身,散步,唱歌,跳跳舞,總之找到一個業餘的愛好去放鬆自己,就會緩解你的壓力了。


烏沙說


這個問題問的真好。都胡思亂想,胡言亂語了,這不是心理疾病是什麼?而且夜裡睡覺還夢多。

心理疾病是由心理問題引起的,心理問題又是由心理壓力引起的。

它們一根繩子的兩段,從這頭可以摸到另一頭。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為什麼會睡不著呢?是因為心裡有個疙瘩解不開了。

如果此時能夠和最好的朋友聊一聊,或許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可是他卻不去和別人聊天。不去請教一下高手,一個人在屋裡瞎琢磨,不把問題想死了才怪。

有道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大家的智慧是無窮的。

憑個人的經驗和閱歷想解決未曾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了困難及時求助,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通過請教別人,既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又增加了朋友同事之間的情義,這是多麼划算的事情啊!

心裡有事就找人幫忙,心裡有話就立刻說出來。

問題都沒有了,還有什麼壓力呢?沒有了壓力,怎麼會出現心理疾病?

老人都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把問題想到前面,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你的生活會充滿希望的!

有話就大聲說出來吧!


伊犁大維心理


針對你的問題首先我會建議你做個心理諮詢。另外,壓力大和心理疾病不能分開討論。

首先什麼是心理疾病呢?

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必須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而心理問題則是正常人咋受到外界刺激之後針對刺激發生的部分短暫的心理症狀,這些症狀往往會在刺激消失後就可以緩解甚至消失,但也可能持續到以後。

心理問題的範疇其實很廣泛,比如說考試前焦慮,失戀後的痛苦、受到創傷後的應激反應等等都在心理問題的範疇類,而你說的壓力大其實也在心理問題的範疇,並不能將它剝離出來單獨討論。

面對你這症狀到底該如何做呢?

首先,你已經描述了現在上班時間幾乎都會胡思亂想,甚至自言自語,晚上做夢,感覺可能是壓力大的問題,很顯然,題主明白自己現在的狀況,題主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審視自己。

你的這些症狀持續了多久時間?

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你現在這樣的呢?

你現在的這些症狀對你的工作生活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題主需要好好內省自身導致如今這種狀態的原因,如果能自己找到原因那麼自己及時調整狀態,或者求助於別人幫助自己調整,當然如果無法做到,那麼我建議你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解決問題。

心理問題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每個人的心理都會有波動,就像人都會感冒一樣常見,面對自身出現心理問題之後我們要做的是正視自己,及時解決問題,如果不斷迴避拖延,那麼對自己以後會造成更壞的影響。


阿醴心世界


自我概念:我是誰?

我們如何認識自己?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有多精確?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自我概念?

你可以有多種方式來完成下面這句“我是 ”

認知自我是一種釋放壓力,緩解心理的有效方式。

自我:自我概念——我是誰? 自尊——自我價值感, 自我認識——如何解釋和預測自我? 社會自我——作為工作集體的角色,你的夥伴是誰?



之外的是其他人的評價。

題主屬於哪一種胡思亂想未明確,若是“其他人的評價”,那建議將關注重心轉移至自身,自身文化,自身素養、自身內在滋養等方面。就像其他答案中那樣,找一種方式轉移思維和精力。讓工作強度趨於飽和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果外在評價嚴重影響你的內在感受,可以嘗試脫離這個環境,以新的角色融入新的環境。



自言自語是一種自我解壓的方式,題主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可能屬於個人性格使然,若僅近期出現,需要和周圍夥伴主動溝通、增加互動,使所處氛圍更加輕鬆,緩解壓力。


達芬奇之眼


從你的這個情況來看,每天上班的時間都會胡思亂想,還會自言自語,晚上又總是做夢,應該已經算是症狀比較明顯,而並非僅僅是因為壓力大導致,當然也不能簡單地就認為你這個就是屬於心理疾病。

如果說真的只是壓力大,那麼晚上睡不好,總是思慮過度,這個也在考慮範圍,但是你已經是在每天上班的時間胡思亂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你的工作,而且你還會自言自語,這說明你的症狀已經比較明顯了。

不知道你自言自語的時候,自己會有什麼想法或者感覺,如果你下意識覺得自己在跟什麼人說話,或者感覺到自己的面前有什麼看不到的人來進行交流,那麼要注意是不是精神方面的問題,比如精神分裂症。

晚上做夢並不代表一定有問題,但是如果晚上總是做夢,那麼就有可能會導致神經衰弱,因為休息不夠,大腦無法得到應有的休息,也會導致精神上的負擔加重。

所以綜合來看,你的問題應該不僅僅是因為精神壓力大這個因素導致的,最好可以看一下醫生,看看是不是存在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這不是什麼丟人的,諱疾忌醫總不能解決問題。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胡思亂想都想的是哪些內容呢?一般都在什麼情況下自言自語,具體是哪些內容能記得嗎?晚上做夢是夢見一些什麼呢?

要根據這些,才能判斷是壓力大還是心理疾病。

胡思亂想不是心理疾病。白天人的意識清楚,能夠壓制住潛意識的慾望或想法。晚上意識薄弱,潛意識不受控制,就會做夢。做夢是正常現象。

但是自言自語這個問題需要注意一下,是最近一段時間呢還是已經持續很久了?

如果是最近一段時間,建議您適當放鬆自己,轉移注意力,不要過分在意心裡面牽掛的事情。如果是持續很久了,就更要注意了,雖然問題可能不至於很嚴重,但已經有不好的徵兆了。


栢竹評論


你太孤單了,沒有女朋友吧,去找一個什麼時候成功了,什麼時候就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