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最能打的兩個省,一個一統天下,另一個打贏了晚清對外唯一勝仗

世界歷史上充斥著一種運動,它由慾望而生,因貪念而起,它令人恐懼但往往對歷史走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沒錯,這就是戰爭!而戰爭的主體是人,而生命的脆弱、鮮血的恐懼使得人類敬畏戰爭並不斷去學習在戰爭中強大自我與擊敗敵人的方法。而一場勝仗最離不開的便是一支強大的軍隊,一個由勇士組成的戰鬥之師。

最能打的兩個省,一個一統天下,另一個打贏了晚清對外唯一勝仗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強勁之旅,如掃平倭寇的戚家軍、令世界膽寒的蒙古鐵騎還有那一句“撼山易撼嶽軍難。”他們在中國戰爭史上煥發光彩的同時也在發揚著中國自古以來的尚武精神,告訴著世人中華民族不僅有著團結、和平、勤勞的民族精神,也有著那敢於挑戰強敵、戰勝一切的亮劍精神。

細讀歷史便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即一段時期總會崛起一個區域,並能夠短期內極盡輝煌。一南一北兩地,更是成為能打的典範。

最能打的兩個省,一個一統天下,另一個打贏了晚清對外唯一勝仗

中國北方的典範便是關中集團,關中即今天的陝西及周圍一帶。關中地帶自古土壤肥沃,黃河水系豐富,關中平原也是自古的寶地糧倉,古人相信秦川便是中國的龍脈,無數朝代王國崛起於此。如此天府之地所孕育出來的註定是一幫不平凡之人,百里秦川塵土飛揚,孕育了多少好漢兒郎,他們幫助秦始皇統一中國,幫助漢武帝北擊匈奴,寫下了一段屬於關中的驕傲史篇。楚懷王的一句“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令多少英雄爭相競往,歷史總是如此的相似,劉邦仿照秦王坐擁關中放眼中國,帶領著關中子弟橫掃中國,建立偉業。

最能打的兩個省,一個一統天下,另一個打贏了晚清對外唯一勝仗

關中自秦國開始崛起,雖說關中秦國自春秋時期起就體現出強大的戰鬥力,春秋五霸秦國也是分得一份,但取得的戰績並不多。而商鞅變法鼓勵戰對秦國卻是如虎添翼,此後秦軍才開始強大起來的,正式鼓勵耕戰將戰士職業化了,人們靠著戰場上的功績可以取得飛昇,令秦人好武成為了常態,由這些人組成的軍隊自然能所向披靡,試問六國於秦軍鐵騎前幾人不膽寒?

南方則是廣西狼兵,明朝時有“廣西狼兵雄天下”之說。他們給人的印象便是不死不休,即使失敗,敵人也損失慘重。清法戰爭的狼兵幫助中國第一次戰勝了洋鬼子,抗日戰爭中的廣西軍成了救火部隊,哪裡情況緊急便被派向哪。

最能打的兩個省,一個一統天下,另一個打贏了晚清對外唯一勝仗

廣西屬於流放發配的地方,接納了很多“刺頭”,再加上廣西的惡劣環境造就了廣西人的堅韌、強悍,這樣一幫人一旦受到正規的訓練便令人生畏。

總觀中國戰爭史,一個地區的崛起往往與此地的風土,人文緊緊聯繫在一起。為什麼元末朱元璋的淮西集團那麼能打?淮西爆發了旱災,元庭還不斷壓迫,人民活不下去了,對朝廷恨之入骨,起義軍自然強大起來來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往往有著屬於自己的精神與信仰追求,為什麼裝備後勤遠遠落後的國軍能拖死日軍?為什麼斯巴達三百勇士能抵抗住數萬波斯大軍?相反那些只為混飯吃的僱傭軍遇到危險只會逃命,試問這樣的軍隊怎能取得輝煌戰績?

最能打的兩個省,一個一統天下,另一個打贏了晚清對外唯一勝仗

強壯的秦人配合先進的法制方能統一天下,剽悍的廣西軍有著一顆愛國激情方能戰勝強敵戰爭勝負往往是由多方因素決定的,一個地區的崛起同樣是需要當地人的努力與進步,甚至機緣的到來放得彰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