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对出门在外喜欢旅游的人来说,乘坐火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坐飞机,运输游客量最大的就属高铁了。但这次出行并没有选择高铁,因为时间上的宽裕,买了从上海到北京最普通的绿皮火车,当然是卧铺,如果是硬座的话,这么长的时间身体肯定是吃不消的。普通列车速度较慢,车上运行时间将近24个小时,如果你细心,定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故事。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经常坐火车的人都知道,硬卧是六人一间开放式的包厢,左右两侧分为上、中、下,价格上也仅仅区别5块钱。包厢外会有一个折叠式的坐垫和小桌子,方便乘客活动用餐。某些桌子下面会有充电的插口,但自然不会有闲置的时刻。

中午12点,随着1462次列车的检票,旅客从拥挤的候车大厅随着互不相识的人群上到自己的车次,在狭小且无聊的环境下,自然给人与人之间创造了一个天然的相识机会。“帮个忙”、“让一下”自然成了陌生人之间的破冰语,后来的天南地北、闲话家常也就不难了。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从上海站出发,车厢还算空荡,因此也认识了下铺的爷爷奶奶,以及他们的女儿大姐。爷爷奶奶已经六七十岁了但身体依然非常健壮,经常到处去旅行,他们这次就是刚游完上海要回北京去。大姐原本担心24小时的车程对两老会有负担,所以打算搭高铁回去,怎知却被他们拒绝了。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我们不赶时间,没必要着急的赶回去。坐这种绿皮火车挺好的,速度慢,聊聊天,看看沿途的风景,还能省下不少的路费钱,睡一觉就能到北京了,挺好的”奶奶说。

细听此言,确实十分有理。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为赶时间,常常是火急火燎的赶往目的地,而没有享受沿途的过程。如果能有机会慢下来,静静地欣赏周围的人和事,慢慢地梳理自己内心那些糟心的事,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一些抽烟的人,让整个车厢弥漫着浓浓的烟味,对于不喜欢烟味的人自然是十分讨厌,这无疑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只顾自己一时的享受,却不顾他人的想法。所以常言都说,火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的人干净,有的人邋遢;有些人能够和新认识的朋友畅聊到天亮,有些人却沉寂在自己的世界中一言不发。不同习惯、不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一些小的摩擦总是难以避免的,最重要的是现在国人的素质整体提高,并不会产生多大的摩擦,相互迁就一下,也就小事化了了。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一下午的时间,车厢内的旅客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聊天的聊天,玩手机的玩手机,吃东西的吃东西。我看了会窗外风景,也爬到铺位上小憩了一会。晚餐时间很快就到了,但多数人都不会购买列车员退出的餐食,而都是在外买好食物有备而来。吃完准备好的泡面,神游一会,车厢内的灯光也在十一点左右暗了下来。这是熄灯睡觉的通知,整个车厢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安静下来。不久,车厢内就会传来由鼾声组成的交响曲。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第二天

一觉睡到早上七点,天空已经大白,广播也传来悦耳的歌声,告诉大家美好的一天就要开始了。吃过早饭闲来无事之后,便和下铺的老先生聊起了家常。老先生十分的健谈,和我分享他年轻时当兵的故事,退役后又是一个人如何养家的。他还说一个男人不管在外面多么风光,回到家中老婆才是最大的,在老婆面前当一只乖巧的小猫永远不会错。这话让我十分意外,一个退伍军人,而且老一辈的北方人大男子主义十分强烈。当我看他望着奶奶时,那眼里透漏着满满的爱意。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谈话的时间都是飞快地流逝,火车在晚点一个小时候后终于缓缓地驶进了北京站。离别前,中国人特有的好客热情总是要展现一番,婉言谢绝之后,每个人都开始自己的旅途。从上海到北京每天有45趟列车,其中39趟都是高铁,我们偏偏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这趟最慢、耗时最长的车次,能够在此相遇也是一种缘分吧。

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绿皮车上的24个小时

一趟火车里,你会发现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和你走到最后,有些人中途才上车,而有些人半途就离开了。他们在短暂地相聚里或许会留下些什么,也带走了些什么。搭火车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