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說話直就是情商低嗎?

宋燕兒


我的觀點是無論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可能百分之百都會有人講一個人若是說話直就是情商低,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不過我不認為說話直就是情商低,為什麼?首先講有人講說話直就是情商低那是因為說話直會容易得罪人,對自己極為不利,影響到自己的利益,說話直還會被有的人瞧不起,比方說有兩個人吵架,從中有人在中間講句直話說誰好誰不好,這無疑就會是治好一個,也傷害一個,最後說直話可能要吃虧,被傷害的那個恐怕會不放過說直話的人,由此就會有人會講這個說直話的人情商低,再說我不認為說直話我就是情商低,原因是我覺得敢於說直話的人是屬於那種很直道的人,不感情用事,不陽奉陰違,敢於面對現實,敢說真話,不隱滿,豪氣直爽,鐵面無私,不怕得罪人,敢做敢當,性格鋼直,並不是情商低,所以我覺得真正情商低的人是那種連歪話直話都不敢說的人,膽小怕事,老實懦弱,說話吞吞吐吐,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生怕樹葉打破著頭,膽小如鼠,這號人情商肯定低


平凡的幸福44396278


直爽跟情商低沒有必然聯繫。說話直的人也可能情商高,只有情商高的人說話直才叫直爽,情商低的人說話直,就叫情商低!

情商高的人知道應該對誰說話直,知道應該什麼時候去說話直,知道說話直具體該怎麼表述而不會引發別人的怒火,他們的說話直是經過仔細思考分析的,看似他們只是直接、直率但其背後並非那麼簡單,他們的直率往往具有針對性,能夠起到好的效果,這樣的直,就會被人稱作直爽,並且因此誇讚。

但是,大多數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大多數人以為直爽就是直接把自己認為對的事說出來,還自以為“忠言逆耳利於行”但事實上,我們看看古今的謀士,他們再想主公進獻忠言的時候都相當講究方法,而不是直來直去。直,很多時候是不願意為自己說的話花心思,這樣的話說出來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因為他完全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真正為對方花心思的時候,就是一個人說話有趣的樣子,無論是陌生人,還是熟人,一切言談若是能帶來新的思想,傳遞快樂,這就算達到了最好的交流狀態。

所以,我認為不應該糾結說話直是直爽還是情商低,所有的講話都存在其內在邏輯,所有的話都不能張口即來,不動腦子,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恰當的時候說話是智慧,沉默得恰當也是一種智慧。如果你學不來說話幽默,倒不如閉嘴,多積口德,少造口業,或者乾脆找一個說話有趣的人,如此,一輩子那麼長,才不算虧待了自己呀。


楊柳枝枝


在我們身邊,總有很多本質上是口不擇言,卻打著說話直的幌子的人。其實說話直並不是可以被原諒的理由,因為說話直暴露了你的低情商。

很多時候,換一種說話方式,兩個人的心情會截然不同。不要輕易動氣,遇到矛盾不要相互叫嚷爭吵,心平氣和就事論事,多為對方考慮。

就像蔡康永在《說話之道2》裡說的:說話是一件我們靠自己用一點心,就可以不斷進步的事。儘管說話一定涉及別人,就像在路上開車一樣,而我們遇到的別人可能粗魯、可能不可理喻。

但不能因為別人亂開車,我們也跟著亂開,因為事關自己的人生幸福。別人也許橫衝直撞不當一回事,但我們必須把說話歸到我們自己的責任範圍,因為沒有別人能替我們把話說好。

這裡不是讓大家怕事不敢表達,而是換個角度表達讓人更容易接受,我們打工者都是為了能順利完成工作,而不是到公司吵架、打架的。當然如果公司領導也是不明是非的那種人,那也不必再委屈求全,直接辭職走人。

語言是帶情緒的,能給人以溫暖,也能給人帶來傷害。外在傷痕是看得見的,言語上的傷害卻是無形的。

溫柔有禮貌的人,你經常點開他的回覆都是“謝謝”“祝安”這樣讓人心生愉悅的字眼,但那些在生活裡素質低下的“道德婊”,卻更容易使用攻擊性的詞語。

曾國藩曾對於說話之道,寫下: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一昧任嘴巴里的冷言冷語肆意橫行,不考慮對他人感受的言語行為,都是對他人和對自己的損害。

因為那些低情商的話說出來,不僅傷了別人的心,也會在無形中打自己的臉。

說話直的人,表面上是沒有心機,想說什麼就是什麼。實際上是情商低,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這樣打擊別人的說話直,還不如有點“心機”的有禮貌。

餘生,願我們別做一個說話直,讓別人不舒服的人。


葡淘裡


說話直並不全是情商低,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說話方式,假如你對耿直的人說話直,這就不是情商低,反而是情商高的表現,但是,你如果對任何人都是說話直,那就是情商低得表現



小仙女丶甜甜丶


說話是人們交流的一個重要手段。記得季羨林說過“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可想說話的重要性,說話有真話,假話,壞話,風涼話等等。從這裡看就能看出說話與情商是有關係的。

對於一個說話直的人是不是情商低倒不能一定,但是直話怎麼說肯定與情商有關。我們文化裡有這樣一句話“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一句話能把人說跳”。從這個角度來看,同樣一句話把人說笑起來了肯定是情商比較高,因為情商高的人可以把批評式的直話說的非常幽默。而同樣一句話把人說跳起來就有點讓人尷尬了,不是你直話不能說,是不能把直話說的非常刺耳。所以說怎麼說是與情商有關,而說直話與情商倒是沒有高,低之分。

直話也可以理解為“心直口快”。我們在生活中的每個俗人都不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在你說一個人優點的時候說直話,越直對方越受用。也證明你說話直的優點。而如果是語言中表達有對於對方的不足,或者缺點來說就不能說的太直,因為對於各種人的認知與接受能力不同就語言巧妙的表達方式,如果太過直白的話難免會傷人自尊。那樣就會引起不必要的不愉快。當然前面說的假話全不說就是一個人的最低要求。真話不全說就是剛才說的要掂量一下真話對於對方的接受而需要拿捏。這樣就不會出現尷尬。

說話對於一個人來說很重要。說話其實也與你對於對方的瞭解程度與你說話的深度有關。也不是泛泛而談的說話直就與情商有關。主要還是看交流的方式。


秋風談車


未必如此,要視情況而定。古代朝政,明君向來欣賞能直言進諫的大臣,就像一面明鏡,不隨波逐流,敢於說真話,敢於批奸佞,為天下百姓正義發聲,監督權利者匡正朝綱。放在如今,往大了說社會依然需要這樣的人,小了去說公司、家庭也需要這樣的人,心性直率,心懷大局,敢於說真話,與不良風氣或權貴做抗衡,這樣的人一般都比較正直善良、真誠講義氣,受人尊敬。

說話是一門藝術,情商高不僅要求會說話,還要會做事,會做人。所以對於天性率直的人,只要做人做事不差,也談不上就是情商低,只需要稍加註意說話場合和方法,就更加完善自我了。

真正的情商低是,語言上不分場合、時間,隨心所欲表達想說的,只顧自己感受無視別人感受,說著不著邊際的話,開著不合時宜的玩笑,做人做事總是以自我感受和利益為出發點,很難站在大局角度,或者別人角度考慮。


似鹿似馬似飛花


很多人認為情商就是會說話會處事,有時候還成了智商高的對應面。但是情商這個概念卻被社會輿論嚴重扭曲了。

根據百科的定義,情商指的是指一種能力,識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通過情緒的分析利用情緒信息來決策很行為。

所以真正情商高的人是能夠了解和識別不同的情緒,做決策而不會被負面情緒控制的人。

下面是幾個對於情商常見的誤區。

1.情商不只是對他人更是對自己

情商模型的五大要素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都是對自己的要求,情商並不只是為了人際相處的和睦,更是為了自己控制情緒發展自我,所以不會說話並不是情商低,只是輿論的一種誤導而已。

2.人類發明了情商而非客觀存在的

情商並不是在自然界客觀存在的事物,事實上情商是在探索世界中未被證偽的概念,情商要為我們所有而不是讓情商捆綁住我們的手和腳。

3.情商和智商相關

情商和智商相互獨立並沒有科學研究能夠證明,情商是在情緒領域中的應用。很多人認為有些學霸智商高情商很低,其實是錯誤的。事實上很少見到智商高而情商很低的人,即便是在生活大爆炸中的謝耳朵也能夠把握住自己的情緒,而且非常會自我激勵,他只是不太會說話而已。

4.情商是一個綜合的概念

有些人說自己情商低並沒有實際的意義,因為情商的高低是有很多種因素決定的,你需要的是改變這些影響情商的因素而不是這件事情。

說話能力是情商的一個標籤但不是標杆。它首先是一種內在的能力,比起隨波逐流的人來說特立獨行的人有更強的自我意識,他們比依附潮流的人有更強大的內心。高情商人並不是簡單的說話讓人覺得舒服,而要更多的考慮合理性和建設性


80後大軍


當今社會太喜歡堆砌高大上的話語環境,以情商高下來評定為人處事的標準。而真實,卻越來越缺失,大家笑臉相對,互猜對方話中話,言中言,耗費了不少精力,最終腸子肚子一圈又一圈,雞雞狗狗越活越累。簡潔真實的話語在當代最為缺失珍貴,希望我們還能回到曾經的真實樸實。



璞素君


說話直如果是不分場合、不分輕重緩急、不考慮對方感受的話,那就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

謹記老祖宗一些至理箴言:話有三說 巧說為妙!

同樣表達意思,選擇合適的話語去說。

如有這方面問題,可觀察同事、朋友、上級領導的談吐,學無止境嘛!

奧力給~[加油]


龍曉布


不一定說話直就是低情商。但是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世界上最厲害的本領,

不是呼風喚雨,不是點石成金,

而是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能壓制心中的怒火,

淡定從容,平心靜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