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漢文帝—守成之主

漢文帝,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在位。

書接前回,周勃、陳平與皇族人物劉章等幾位仁兄齊心合力地把呂氏都給剷除後,當務之急就是儘快確定皇位繼承人了。託呂后的福,當時劉邦的兒子還活著的也就兩個人了,這個選擇題瞬間變得不那麼難了。經過一番篩選考察後,最後選擇了當時身為代王的劉恆。這位老兄一向有寬厚仁慈的好名聲,且母親方面也沒有大的家族勢力,屬於徹頭徹尾的“好人”。

漢文帝—守成之主

劉恆呢在家閒著無聊突然收到了一封來信讓他去長安繼承王位,如果換了其他人早就高興的屁顛屁顛的上路了,可這位老兄不愧是個謹慎的人,第一反應那就是冷漢直冒,腦子裡想到的估計都是什麼傀儡啊、大臣專權啊之類的,感覺簡直大禍臨頭了。這時候呢手下有個叫宋昌的人力排眾議,跟劉恆說漢朝江山穩固,你去吧,這個絕對是好事。劉恆呢就去了,當然也不是傻乎乎的去的。千萬不能被手下那些想升官發財的人給忽悠了,到時候皇帝沒做成結果腦袋沒了。所以他呢先派了自己的舅舅去朝裡面探聽消息,感覺還是不放心,那再把那位使勁攛掇自己去的宋昌也派過去,就這樣先後弄了幾批人過去,自己才慢慢地到了首都,最終在宋昌周勃等人的擁戴下順利繼位了。

漢文帝—守成之主

由於是在這種晃晃悠悠的情況下登基的,所以漢文帝繼位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鞏固自己的地位,打擊一些強力的大臣。先把那些不遠萬里跟隨自己一路過來的大臣安排在自己身邊,比如宋昌張武等人,讓他們管理都城及宮廷警衛,這樣自己的人生安全呢是沒有問題了,那些大臣的升官發財願望也實現了,一舉兩得。然後呢把當年被呂后貶下去的那些劉氏子孫呢恢復地位,這樣就獲得了這些同姓勢力的支持,自己的政治地位也穩固了。接著呢就是在朝中重臣中立威了,上面說過,漢文帝比較寬厚,所以沒有采取過激的拿起屠刀政策,更多的是採用溫和手段。比如當時最大的權臣周勃,這傢伙是個武將出身,又加上自己剷除呂氏擁立文帝有功,所以不自覺的飄了起來,很多時候都是趾高氣揚的。剛剛開始呢,文帝可能因為周勃確實功勞大,也可能覺得自己很多穩固皇位的措施沒有完成,所以呢對這位老兄那也是禮待有佳。慢慢地,周勃老哥上朝的時候呢,發現文帝對待自己越來越冷談了,看自己的眼神呢是越來越兇了,對自己說的話呢是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嚴厲了。以前每次上朝那是皇帝對自己和藹可親、大臣對自己極力吹捧,大有眾星捧月的感覺,現在是牙齒打顫背後冷汗直冒,下朝後回家得趕緊洗澡換衣服去。後來呢有幾個同僚(不知道是不是文帝派的),私下裡對周勃呢多方點撥,周勃就算再笨也知道再不退那腦袋就要搬家了,果斷辭去丞相的職務。不知道是因為驚嚇過度還是什麼的,這位仁兄後來在自己的封地呢那是每次出門逛街都要有大群的衛士在身邊護衛的,結果被人舉報了,乖乖,直接被文帝關進了監獄,還好,文帝比較大度,加上朝中多少還有很多同僚什麼的幫忙說說話之類的,命保住了。所以說吧,有時候做人還是低調點來得比較好。

漢文帝當了皇帝,動了一些人的利益,自然導致這些人很不開心,所以有些小動亂呢也是在所難免。主要呢就是劉興居(這位兄臺在當年反對呂氏和擁立劉恆的過程中呢有功勞的,但是感覺到事後沒有獲得多少好處)與劉長(這是漢文帝的弟弟,也是當時那唯二剩下的候選人中的另一個,可能覺得自己沒有當上皇帝所以有所不滿吧)的兩次企圖謀反,當然,在當時那麼穩固的政權面前,這些很快就被鎮壓了。這些都是小插曲。不過呢,漢文帝對諸侯王採取寬仁縱容的態度,導致很多諸侯王形成尾大不掉的態勢,最終給兒子埋了個雷(也算是一個比較坑兒子的老爸了)。

漢文帝—守成之主

其實當時有個偉大的牛人叫做賈誼的,曾經向文帝上書說過諸侯王勢力過大這個問題,並且提出來逐步削弱分化諸侯國的方案(跟後來的推恩令內容差不多)。但是文帝當時主要考慮的是內部的穩定及經濟方面的發展,加上個人作風也比較寬厚,所以沒有去做這種比較激烈的削藩手段。

漢文帝繼位後,繼續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而且在前人的基礎上更加的放寬,並進一步降低了稅負。文帝自己也是個節儉的人,按照史書上的記載,用現在的話來說這仁兄就是個坐擁億萬家產,穿衣服都要打補丁,出門都靠兩條腿走路的主。

歷史上對於漢文帝那是稱讚聲連連,他和他的兒子景帝一起的時代被稱為文景之治,那可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大治之世啊。反正這麼幾十年下來,西漢的國力大大的回覆,人民豐衣足食。這兩父子積累了幾十年的財富也足夠他們的偉大後代漢武帝去征伐匈奴了。

漢文帝時代的對外政策上,那也很符合他這個人的個性,對匈奴就是和親為主,要人給人,要錢給錢,總之就是不來鬧事就行,金銀財寶是一車車的給,公主是一個個的嫁。對於其他周邊國家呢也是和平互助的方針,所以在那個時代很少能聽到刀劍的聲音。

個人感覺上,西漢政權真正的穩固下來,並且使得老百姓忘卻以前的那些割據國度,就是在文景的時代。因為經濟發展、人民和諧,大家日子好了主觀上也就不會鬧什麼事了。加上老一輩逐漸到天上報到,新生代對於秦齊楚魏等這些國家已經印象不深了,所以民族開始了融合,並且有了共同的文化承載體漢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