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物美:讓北京保供盡善盡美

“這家超市很大,購物非常方便,在這個特殊時期仍然開門,菜價沒有虛高,每日都有口罩供應,真是非常贊。”一位網友在大眾點評上對物美超市北京三里河店給出了5星滿分的評價。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700多家物美超市門店正常營業,保障米麵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不斷貨、不漲價,除了做到“四保”——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保安全之外,還創新服務方式,設立社區提貨站,實行無接觸配送。

緩焦慮,多措並舉平物價

今年春節對於零售人劉兆文來說是個非常特殊的“旺季”。作為物美超市三里河店的店長,雖然和往年春節長假一樣忙碌,但感受有很大的不同。

疫情襲來後,大多數消費者選擇在家做飯,米麵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爆炸式增長,加上眾多中小菜市場、小超市關門,讓物美等堅持營業的超市供應壓力陡然增大。“比如葉菜,我們店平時每天的銷量是七八百包,春節以來,需求量大增,我們很快提高了供應量,最多的一天銷量達到2500包。”劉兆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記者瞭解,疫情期間北京地區蔬菜銷量大幅增長,日銷售量突破200萬公斤,比平時增長4倍。物美超市蔬菜、肉類的單日最高銷量分別達到200萬公斤和20多萬公斤,是平時銷量的三四倍。

一邊是需求猛增,一邊因為疫情影響,外地肉菜進京受阻造成供應緊張,價格也隨之上漲,不少消費者出於焦慮和恐慌情緒搶購和囤貨。而物美在春節前就做出絕不漲價的鄭重承諾,全力以赴保障老百姓日常所需供應充足。

“物美的蔬菜價格在北京市場上算比較低的,像大白菜,每斤售價都沒有超過2元。”劉兆文說。

民生商品不漲價、不斷貨的“底氣”源於物美精心的籌劃與準備。集團物流中心儲備了超過4.5億元的商品,全面保障肉蛋菜米麵油以及方便食品、包裝飲用水、牛奶等民生商品的供應。

為抗擊疫情,物美集團還設立了3億元平物價保供應專項基金,專項用於額外的投入。為鎖定貨源、保證供給,物美利用基金提前向農戶支付蔬菜價款,確保首都市場平價蔬菜供應充足,平抑蔬菜等民生商品價格上漲。

基金還緊急調用近2億元購買口罩、消毒液、除菌液等緊缺消殺防護商品。據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透露,大年三十,物美集團黨委書記許麗娜帶領採購組進駐首爾,大年初五發回了第一批KF94口罩。“這批口罩的到來,穩定了首都市場老百姓的信心。”到目前為止,物美累計銷售了1800萬隻口罩。

目前,物美已經成為北京緊缺消殺防護商品的主要供貨場所,並保證各地區門店的口罩、體溫槍等防護設備配備齊全,提升門店防護安全保障。

助安心,配送全程無接觸

在劉兆文看來,受疫情影響,消費者購物習慣發生了不小的改變。更多消費者選擇足不出戶,通過線上下單,由配送員送貨。

對此,物美多點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居民生活必需品篩選搭配,推出多價位剛需商品套餐組合,品種豐富、平價優質,消費者也可以自由選擇商品,滿足一站式購物需求。劉兆文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疫情期間,物美三里河店的線上銷售佔比超過四成,客單價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從過去100元左右增至近180元。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配送環節的安全要求也在提高。在不少小區應防疫要求封閉,配送員無法送貨上門的背景下,為更好滿足居民線上消費需求,避免人群集中、防止交叉感染,物美創新設立了“社區抗疫提貨站”。

消費者在多點APP線上下單後,物美物流中心集中分揀,及時配送到各個社區提貨站,消費者按訂單自提,購物、結賬、提貨全程無人員接觸,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保障消費者安全。

此外,物美還與區政府、街道辦事處合作,有效整合社區便民資源,讓管理規範化,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

“我們店目前覆蓋了7個社區提貨站,居民反映不錯,既方便又安全。不少社區也提出了開設提貨站的需求。” 劉兆文說,“我們對提貨站的選址有要求,一是位置方便,二是消毒防護措施到位。”

目前物美三里河店有10名配送員,訂單多,工作強度大。“工作日每天就有七八百單,週末能達到1500單。”劉兆文說,社區提貨站的開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節省了配送時間,提高了配送效率。此外,針對用工緊張問題,物美與西部馬華、新辣道等餐飲企業開展了員工共享的合作。

據記者瞭解,北京地區已經開設了超過1000家社區提貨站,預計很快將覆蓋京城更多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