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閉園"顆粒無收" 主題公園盼"冬眠"甦醒

原標題:閉園"顆粒無收"主題公園盼"冬眠"甦醒

全球六大迪士尼樂園已經關閉半數。

繼上海迪士尼和香港迪士尼之後,2月29日始,東京迪士尼也進入閉園狀態。

疫情來得毫無徵兆,本該迎來傳統旺季的主題公園卻捱了一擊重拳。1月下旬以來,包括迪士尼(NYSE:DIS)、長隆集團、華僑城集團、華強方特(834793.OC)、海昌海洋公園(02255.HK)在內的眾多企業相繼發佈閉園通知。

“一箇中等體量的主題公園,一年的營收在三四億元,那麼,其閉園一個月的損失可能在1000萬元左右,如果年度營收達到30多億元,其一個月的損失則將近1億元。”2月28日,新旅界研究院院長黃志遠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稱。

此前,迪士尼首席財務官Christine McCarthy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二財季,上海迪士尼和香港迪士尼將虧損約1.75億美元。

2月21日,華強文化科技集團董事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稱,公司經營客觀上亦會受一定程度波及,具體業績以定期報告披露為準。

同時,華僑城方面向時代週報記者坦言,2020年遊客量、經營收入預計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仍在根據疫情防控情況作具體評估。

“疫情將使主題公園一季度業績形成斷崖式下跌,特別是2月,基本上處於停擺狀態。從全年來看,預計企業將在二三季度採取大量回補策略。‘十一黃金週’可能會有強烈反彈,大部分企業的全年業績或能夠回到正常水平的70%―80%。”2月29日,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道。

虧損已成定局

全球主題樂園“霸主”迪士尼遭受重創背後,國內主題公園頭部企業也在經受煎熬。

在2019年5月公佈的《2018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中,華僑城、華強方特和長隆集團三大主題公園巨頭位列全球主題公園集團第四、第五和第六名。

“華僑城集團旗下主題樂園仍在閉園狀態,集團2020年遊客量、經營收入預計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仍在根據疫情防控情況作具體評估。”2月21日,華僑城集團企業文化部相關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2月28日,該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更新了旗下主題樂園的開園動態:“目前成都歡樂谷已經開園。”不過,對於開園後的客流量等具體情況,未作回應。

在黃志遠看來,目前主題公園開園的損失可能更大。“一旦開園,遊樂設備要開機運轉,一線員工要上崗,還要準備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對於復工安排,以《熊出沒》系列動畫片為外界所熟知的華強方特,書面回覆時代週報記者稱,“公司園區的復工安排均是按照各地政策嚴格執行,不同地區的復工政策和具體情況會有所差異”。

值得一提的是,華強方特正處於快速擴張期,2020年預計開業贛州、太原、綿陽、自貢4個主題公園項目。

目前來看,新項目可能會延期。至於疫情對業績的影響,其表示“公司經營客觀上亦會受一定程度波及,具體業績將以定期報告披露為準”。

長隆集團相關負責人則在2月28日回覆記者,目前仍在休假中,復業需等進一步消息,暫未對具體問題作答。

與此同時,以海洋動物為核心元素的主題公園也處在冰封期。

截至2019年6月30日,國內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運營商海昌海洋公園,資產負債率為73.61%,非流動資產130.6億元中有78億元為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壓力相對較大。疫情的到來,無疑是雪上加霜。

近日,華創證券發佈對海昌海洋公園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疫情未見明朗之勢,公司項目恢復開業時間未定,公司現有員工近萬名,並且擁有十多萬多頭/只海洋極地動物、百萬平方米的場館和龐大的運維和維生系統,因此產生較為高昂的付現成本,預計月度費用達億元級別。”

針對疫情對公司業績影響、應對策略等問題,時代週報記者致函海昌海洋公園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除了海昌海洋公園,打出“主題公園+旅遊演藝”組合拳的宋城演藝(300144.SZ),日子也不好過。

根據道略文旅數據顯示,2018年主題公園旅遊演藝佔比高達46.8%,佔據整體旅遊演藝的半壁江山。分公司看,宋城演藝2018年在主題公園演藝板塊市佔率已達到67%,領先行業第二長隆市佔率54個百分點,獨佔國內旅遊演藝鰲頭。

此前不久,宋城演藝在《致全體投資者》中表示,1月24日起,公司旗下旅遊演藝項目已全部關園,對一季度的財務影響在所難免。

對比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宋城演藝實現營收8.24億元,同比增長15.85%。華泰證券在研究報告指出,疫情對宋城演藝一季度業績可能產生較大拖累,保守測算2020年一季度收入可能下滑50%以上。

“冬眠充電”渡難關

無論開業與否,虧損已成定局。

黃志遠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根據其對主題公園的調研和了解,中等體量的主題公園,一季度的損失為幾千萬元;而大體量的主題公園,一季度的虧損可能達到數億元。

而影響並不止於一季度,多位受訪專家預判稱,主題公園作為人流密集場所,3月份開園估計有一定難度,要等到4月份及以後。

而恢復到正常水平,預計要等到暑期。

閉園狀態下,如何自救?

“動物界有冬眠現象,面對疫情影響,主題公園也可以‘冬眠’。就是主動保護產業能量,避免無謂消耗,待疫情過去後再行產業常態化運作。”宋丁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這個時候也是政府政策高密度投放時期,用足用好政府推出減免稅費、貼息貸款、補貼等政策非常關鍵。”宋丁補充道。

除政府幫忙減負之外,企業自身也正在做減負和充電。

華僑城集團回覆時代週報記者,休整期間,集團將開展業務流程梳理,進一步提升運營效能、控制成本、確保現金流。利用這一時期加強員工培訓,幫助員工迅速找回工作狀態,保持高質量的服務水平。

“根據各地可預期的復工時間、市場情況,提前做好各園區的復工工作部署,積極修復業績。同時有序推進新開發主題樂園的前期設計規劃、項目建設及開園工作。”華強方特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宋城演藝證券部相關人士則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希望通過這段時間,思考長遠戰略規劃、完成內容創新、完善管理體系,為接下來的業務恢復和增長做好準備。”

在宋丁看來,疫情過後,實力型的企業會藉此記住“教訓”,積極採取行動,豐富產業鏈,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困局,同時強化運營體系和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建設,防患於未然。(時代週報記者範文茜對本文亦有貢獻)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