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一輛白色的救護車穿過空曠無人的街道,疾馳在睢寧去往徐州的國道上,兩道車燈像兩把閃光的利劍穿透黑夜的腹部。灰藍色的夜空裡,一輪皎潔的圓月緊緊跟隨著救護車……

——這是2020年2月9號的夜晚。透過車窗望去,樓房、燈光、村莊、田野……都籠罩在一種不安的寂靜裡。車裡瀰漫著焦灼和擔憂。從昏迷中醒來的張琛,望著守在他身旁的醫生和隊友,故作輕鬆地笑了笑,我沒事,不要為我擔心。

今年36歲的張琛,中等個子,身材瘦削,五官整齊,舉手投足顯得精明幹練。自從2008年12月份參加工作以來,至今已有十二個年頭了,可以說是一名年輕的老交警了。大年初一早上,張琛接到疫情防控的任務之後,拿了一身換洗的衣服出了家門,就一直沒有回家。

雖說妻子早已習慣了他這樣,但這次是疫情時期,況且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又是非常強的,張琛臨走時,妻子王慧追著丈夫匆匆離去的背影再三叮囑:

查車的時候,離人遠點,注意保護好自己。別老是熬夜。吃飯要及時……

張琛邊走邊轉過頭來笑著說,沒事,你跟孩子在家裡好好待著,別出門就行了。

張琛性格十分開朗,愛說愛笑的,好像壓根就不知道煩惱是個什麼東西似的。一旦工作起來,那股認真勁,又跟換了個人似的。

疫情期間,路面一線執勤交警在加強轄區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同時,更主要的是堅守在防控疫情的卡點。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給過往車輛、行人宣傳疫情知識,盤問、登記,測體溫……張琛是沙集交警中隊的副隊長,他的防控崗位就在325省道睢寧縣沙集鎮和宿遷市交界處。

剛開始在卡點值班的時候,大家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和預防都不太瞭解,多數人一度感到害怕,甚至產生恐懼心理,見到車輛和行人,都離得遠遠的。然而,張琛卻帶頭上前盤查車輛,詢問行人,讓他們主動配合,檢查登記,測量體溫……隊員看到每次都是隊長帶頭衝在最前面,也都漸漸地卸下了心理負擔。

2月8號,張琛值夜班。他對和他一起值班的隊員杜成龍說,夜裡雖說過路的人少,但這是疫情高發期,一刻也馬虎不得。每過來一輛車,對車裡的每一個人都要進行測量體溫、查驗證件、實名登記等等,這些工作流程一個都不能少,要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問,對體溫超過37.3°,以及武漢、湖北過來的人,要立即上報進行隔離。說完,他抬頭看了看,咦,今天的月亮咋這麼圓!今天是元宵節啊!杜成龍說。元宵節?他早給忘到後腦勺去了!

2月9號凌晨一點多鐘,寒氣襲人,路邊的樹木在冷風中發出沙沙的低語聲,房屋和街道似乎都已睡去,但路燈醒著,值夜班的交警們醒著。

隊長,這個點應該不會有人了,外面太冷,到車裡歇會兒吧。杜成龍打了個呵欠,一邊說,一邊豎起上衣領子,不讓冷氣灌進脖子裡。

你去歇歇吧,有事我叫你。為了讓自己暖和一點,張琛在路邊來回走著,眼睛卻望著車輛來去的方向。這時,他看到兩道長長的車燈從宿遷方向快速駛來。

一輛白色轎車停在了路障邊。張琛彎下身子,輕輕敲著車門,示意車主下車接受檢查。車主大約五十多歲,矮個兒,大嗓門。他放下車窗玻璃,坐在車裡,用傲慢的眼神打量著張琛,說,我就是沙集鎮的人,我身體很正常,沒發燒,沒咳嗽,所以我沒有必要下車登記,測量體溫。你們趕緊拿開路障,讓我回家。

張琛說,請你先把口罩帶上,可以嗎?

我又不是武漢、湖北過來的人,大半夜的,我為啥要聽你們的?車主的火氣越來越大。

這是我們的工作,請你配合。

可是,無論張琛怎麼跟他解釋,那位車主就是不聽。

車主坐在車裡,張琛站在車邊,把佩戴口罩的防護作用說給他聽,把防疫宣傳知識說給他聽,把測量體溫、進行登記的重要性說給他聽……

大概是被張琛這種執著的工作精神感動了吧,車主的嗓門越來越小,終於同意配合他們的工作。

凌晨三點左右,張琛突然感到頭部的左半邊有點疼,胃裡也不舒服,看東西也有些模糊,眼前好像有無數粒黃沙在飛。隊員杜成龍勸他到車上休息一會。他吃了兩片止疼片,過了一陣子,感覺好了一些。可能是夜裡風大,氣溫低,有點著涼了吧。他裹緊了身上的警服。早上下班以後,他飯也沒吃,就在宿舍裡睡下了。

到了晚上八點多,張琛感到頭疼得厲害,就到附近的沙集鎮醫院去量了血壓,血壓不高。那位胖墩墩的醫生跟他很熟,笑呵呵地說,做個CT看看吧,你這麼年輕,應該沒什麼事。當CT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那位醫生比張琛還緊張:腦部出血,趕緊去大醫院。

張琛住進了徐州二院。醫生說,先保守治療,觀察一段時間,如果腦中還有血塊,再考慮做手術。中隊長周勇要安排人去照顧他,張琛說,隊裡本來人就不多,現在我不在隊裡 ,他們更忙更累,還是以工作為重,我的事情我自己能解決。於是,他找了自己的堂弟去照顧他,堂弟有事回家的時候,他在徐州的一個同學,就去照顧他。

隊友要到徐州去看望他,他說,疫情這麼嚴重,醫院這地方病人多,容易感染,都別來了。我住院這事,你們要替我守住秘密,別給我的父母和愛人說。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2月19號上午,我跟隨睢寧縣公安局政治處同志驅車來到張琛值班的沙集鎮疫情防控卡點。一條南北走向的西沙河成了沙集鎮與宿遷市的交界線。一位交警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筆直地站在省道上,用手勢示意進入睢寧境內的各種車輛和行人停下來,詢問他們來自哪裡。並進行檢查登記,測量體溫。

在西沙河橋西邊的路上,靠著北側的路邊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個打開的本子和幾支筆,桌邊放著一瓶消毒液。我看到每當有人過來登記的時候,一位穿白衣的醫生先給他們測量體溫,一位交警站在桌邊,微微彎下身子,用手指著本子上的格子,一個一個地告訴他們:名字填在這裡,身份證號填在這裡,手機號填在這裡……

在這張桌子北面,距離兩步遠的路牙石上方,有一個用天藍色的薄鐵皮做成的簡易的小屋。裡邊有三張床,每張床上,軍綠色的被子都疊得整整齊齊。在兩張床中間,放著一個很窄的小桌子,上面有兩個開水瓶和幾個水杯。靠近門邊的牆上貼著值班人員的姓名和電話。一個白瓷洗臉盆和一箱打開的方便麵擠在一個角落裡……

他這人,就是一個工作狂。這是隊員盧西跟我談起張琛的第一句話。他告訴我,張琛平時工作就是這樣,忙起來就忘了休息,忘了吃飯,忘了回家。沙集鎮是中國淘寶第一村,這裡車多、人多,經常會發生酒駕和車輛刮擦、追尾、撞傷行人等一些交通事故,大的事故不多,小的事故不少。張琛經常晚上出去巡邏、檢查車輛、處理事故,到天亮才回來。夜裡三四點鐘的時候,餓了就把方便麵當做早飯吃。回來後,休息幾個小時,又去正常上班。午飯也經常推遲,趁著吃午飯的時間上路檢查違章車輛是常有的事。張琛常對我們說,憑著多年的經驗知道,有些違法超載車輛的車主存在著僥倖心理,都在夜間和午飯時間經過,這樣會給道路通行帶來很多安全隱患。等他回來的時候,午飯吃泡麵是常有的事。

這次疫情期間,隊裡實行兩班輪流值班,每班三個人,12小時換一次班,備勤班還要負責轄區路面的接處警工作。在卡口值班的時候,為了防止意外事情發生,作為副中隊長的張琛,更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這兒。他偶爾去食堂吃飯,多數都在卡點吃方便麵。開水一泡,幾分鐘就吃完,省了去食堂吃飯的時間。有時候,隊友沒飯吃了,都來他這拿方便麵泡著吃。他買了很多方便麵放在宿舍裡。

盧西還告訴我,張琛的父親患有白血病在北京治療。以前,張琛每次從北京看望生病住院的父親回來之後,都會放棄正常休息時間,常常在隊里加班。領導讓他休息,他說,自己不在隊裡的時候,隊友肯定辛苦,他回來就想多做點事,讓他們能輕鬆些。對於父親的病情,昂貴的治療費和生活的拮据,他從不提及。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疫情防控值班時,在路上站的時間長了,有些隊員身體會吃不消。過往車輛不多的時候,張琛就讓隊員到停在路邊的車裡坐下休息一會兒,自己在路上值班。隊員看他累了,也想讓他去休息一會兒。他說,我不累,交警這份職業我做了十多年了,早已經站習慣了。再說這是非常時期,我就是人坐在車裡,心裡也不安。

你也不是鐵打的身子啊。隊員嘀咕著。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千萬不能讓病毒從我們防控的卡點進出。張琛說。為了控制病毒的傳播,檢查貨車的時候,張琛總要打開後車門,查看臥鋪上有沒有人。如果有人在上面睡覺,他就會把人喊醒,讓他們下車登記,測體溫等等。

疫情期間,經常有人因為卡點不讓進出,手續太麻煩而鬧情緒,有人理直氣壯地問,路是不是留人走的,憑啥不讓走?我又沒發燒,為啥還要量體溫?每當遇到類似情況,張琛就給他們講疫情時期的各項規定,給他們解釋這是為了大家的安全。每天都要反覆地講好多遍,遇到難纏的路人,要講更多遍。說得多了,張琛感覺自己成了婆婆媽媽的人了。睡覺的時候,夢裡都在嘀咕著宣傳疫情知識。

有一次,張琛值夜班,凌晨一點多的時候,過來一輛貨車。司機倒是很爽快,停了車,下車接受檢查。張琛照例打開車門,檢查臥鋪時,看到臥鋪上躺著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那個男子不願下車接受檢查。他說,我是沙集鎮的人,我證照齊全,又沒違法,我回我自己的家,你們憑什麼要檢查我。

張琛說,我們這是為了你好,為了你的安全著想,也為了你家人的健康,非常時期,請你配合我們的工作,下車登記,測量體溫。

那人不但不下車,坐在車上還罵罵咧咧的。隊員說,這人太不講道理,胡攪蠻纏,阻礙執法,我們把他強行帶下車吧。張琛說,我再勸導勸導。

他也不生氣,站在車邊苦口婆心地說了半天,那人或許是聽得煩了,想早點回家,就慢慢騰騰地下了車,勉強配合檢查。

說來也巧,兩天後,這位男子開著私家車再次從這裡經過,車子在離卡點幾十米的地方就沒有油了,自動熄火了。張琛看到後,跑了過去,到近前一看,竟是前天罵他的那個人。那位男子看到張琛,顯得很尷尬。張琛問明原因之後,找來繩子,用自己的車把那男子的車拉到附近的加油站。那位男子大概是覺得心裡有愧吧,對著張琛,一連說了十幾個“謝謝”。張琛笑著說,希望你下次配合我們的工作。等男子加好油,車子發動起來,他才離開。

說起這件事,隊員劉碩告訴我,有一次,張琛在路上處理兩車刮擦事故,兩位車主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在激烈爭吵。為了解決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張琛愣是站在那調解了四個多小時,直到兩位車主彼此握手言和,面帶笑容,各自離去。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張琛住院的消息,還是被父母知道了。

張琛的父親今年64歲。去年得了白血病,三個月前,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之後一直在住院觀察治療。是母親一直在醫院裡照顧父親。張琛去過幾次,因為工作忙,又趕了回來。他對父親一直感到很愧疚。這次生病住院,張琛沒有告訴父母,他不願讓父母為他擔心。但他病倒在工作崗位上的事蹟,被一些媒體報道出來後,有好多人將之轉到了朋友圈。父母是從別人的朋友圈裡看到的。

張琛住院的事也一直沒有告訴妻子,是張琛的妹妹打電話告訴她的。妻子王慧,在縣開發區科技局工作。他們夫妻有兩個孩子,男孩上小學三年級,女兒不到兩歲。平日裡,妻子上班,張琛工作也很少回家,就找了個親戚幫忙照看孩子。

隊員盧西經常跟張琛在一起值班,他們不僅是同事,還是很好的朋友。他說,因為張琛工作起來經常加班,不分白天黑夜,很少回家,對於家中的事情自然是很少過問。以前,王慧沒少跟他生氣,鬧彆扭。

有一次,他和張琛處理事故,到很晚才回隊裡。回到宿舍,張琛倒在床上就睡著了。手機放在枕邊,張琛妻子打來電話,盧西看他睡得正香,就沒忍心喊醒他。

後來,王慧也漸漸習慣了丈夫一心撲在工作上,熬夜、加班、沒時間回家。她盡力去做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盡力挑起家庭的重擔。這次疫情,張琛一直不回家,王慧知道,丈夫除了工作忙,沒有時間回來,還有對妻子、兒女的愛——他擔心會把病毒帶回家……

只是,最近幾天,張琛一直沒有跟她們視頻通話,只是在電話裡偶爾問候一聲,就趕緊掛了。王慧感到心裡不安,她一直擔心為了工作而長期身體透支的丈夫……

接到妹妹的電話,她才知道,她的擔心變成了現實。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張琛不但工作出色,還是個“活雷鋒”。因為救人,曾被縣政府評為“道德模範”。隊員杜成龍告訴我的時候,言語中頗有對張琛的敬佩感。我跟張琛電話聊天時,他對這件事可是隻字未提。

2015年,是張琛從縣城西關卡口交警中隊調到凌城鎮交警中隊的第二年。這一年,他從一名民警被提升為凌城鎮交警中隊的副隊長。2月28號這天,剛下過一場大雪,張琛擔心路面太滑,容易出現交通事故,就帶著一名隊員在路上巡邏。上午十點,接到110指令,凌城鎮勝利村戴莊橋頭有一輛轎車掉進河裡,車內有4個人:一對夫妻和兩個小孩。

警情就是命令,張琛駕駛巡邏車輛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發現距離河岸大約5米遠的水中,一輛黑色轎車已經被水淹沒了大半,再不救人,車內的人都會有生命危險。情況緊急,來不及多想,張琛立刻脫下外套,跳進冰冷刺骨的河水裡。他找到一塊石頭砸碎車窗玻璃,先將兩個孩子救出來,送到岸邊,又返回去救那對夫妻。十分鐘內,他先後四次跳入水中。

上岸後,張琛臉色蒼白,嘴唇發紫,圍觀的人群裡,有人送來一件棉大衣,讓他穿上,他卻將棉大衣包在了受驚的孩子身上。這家人被救護車送往醫院之後,張琛又聯繫吊車,協助他們打撈車輛。

張琛這人,遇事一點也不慌。隊員劉碩告訴我。2019年,是張琛從凌城鎮交警中隊調到沙集鎮交警中隊的第四年。三月初的一天,凌晨三點左右,張琛帶著劉碩和另一名隊員巡邏回來,路上,看到夏圩村附近有煙霧和火光。這地方到處都是蘆葦叢,火借風勢,越來越大。張琛打電話報了火警之後,又打電話叫在交警隊值班的兩名隊員趕緊過來,張琛帶著幾名隊員從村莊裡找來水桶、臉盆、鐵鍬,把車停在離火遠一點的地方,就帶著幾個隊員到近處的小河溝裡提水撲火,用鐵鍬挖土蓋火,阻止火勢蔓延到村莊和附近的工廠。消防車到來的時候,他們又協助消防人員一起救火。火撲滅時,天已經矇矇亮了,張琛和幾名隊員早已累得疲憊不堪。回到隊裡,休息了一會兒,他們又開始上班。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電話裡,我問張琛,疫情這麼嚴重,別人都躲在家裡,你們不分白天黑夜地在路上值班,接觸到那麼多人,又是風裡來雨裡去的,就不擔心?

他說,說一點也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心裡的擔心和恐懼都是有的,但想到自己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他停頓了一下,說,想到入黨時在黨旗下宣過的誓言,無論多大的危險也不怕了。

警察這個職業,隨著時間越久,你對這個職業的責任感就越強,會把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張琛就是這樣的人。

最近,整個徐州地區已經有幾天沒有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了,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為了確保疫情不再擴散,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一線的交警和工作人員還將繼續值守在防控疫情的陣地上。

勝利在望,願張琛早日康復!願春暖花開的季節,人們能早日摘下口罩,個個笑靨如花;願冷清孤寂的街道重新變得繁華、熱鬧。

路上執勤的交警們,你們是戰“疫”中最獨特的一道風景,最溫暖的一束光。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徐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疫”線風采】戰“疫”中的金盾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