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沒有考上985、211,你會錯過什麼?

toffeetoys


我參加高考時還沒有985和211,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專業課一定要學的紮實。找工作時985和211的確是個敲門磚,但在實際工作中要看你的專業知識和悟性。


瓊二次握手


依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講一下這個問題,對我而言,我錯過了什麼。

我本科,研究生都是一本院校,但是都不是985、211,我現在畢業已經1年多的時間,但是現在心裡的疙瘩一直沒有打開,我總是想:如果我上了浙江大學會不會又是另一種結果?回首過往,再比較上了985、211的同學來講,我主要錯過的就是優秀的人脈資料。

優秀的人脈資源。

不管你信不信,優秀的學校出來的畢業生,進入社會以後,在他們工作的領域中,大部分依然會非常優秀。985、211大學,師資力量、科研設備、資金支持力度都比普通大學要好,這樣的學生更容易培養創造力,在學術上更能取得較高的成就。在而大學時形成的價值觀、積累的專業知識,為他們進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石。目前為止,我上海交通大學的朋友,他的朋友在金融、科研、律師這幾個領域都有非常出類拔萃的,而這些就是他的人脈,而不是我的。

不過話說回來,並不是上了985、211就一定會比普通大學混得好,但是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還要往更高的層次追求,爭取做到最好。

以上是我個人最深刻的感受,如有其他補充,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哦。


陳大hong


我是211畢業的。我來談一下個人想法吧。不是說考上211、985只是說以後的發展工作什麼的有好處,因為很多老闆並不是所謂的高學歷。但學歷高,學校好真的沒啥用嗎,其實不然。學校好,你周圍的小夥伴都很優秀,因此你生活在一個高素質人群的圈子裡,對你的綜合素養有很大提升,別人都很優秀,你也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

可能有的小夥伴就會問了,現在有些211、985的學生不一樣愛玩,愛打遊戲嗎?對沒錯。生處再好的環境也總有一些吊車尾,但不可否認的是好學校這樣的比例會少很多,大環境下還是很好的。我覺得一個人涵養的提升是我會錯過的主要東西。


小小楊視頻


我曾上的是一本省重點,我表弟上的是北京的一所211學校,他研究生一出來年薪就有20W+,我幹了十來年也就幾W。你說氣人不?正常來說,學歷越好,工資越高,特別是一些財經科技網絡等專業的。

另外,自己的圈子也不一樣。985,211的校友和專科的校友對自己的影響還是極大的。越是好的學校,學風越好,同時同學們將來的潛力更大。

如果可以,我還想你拼一把。😂


高中生物馮老師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一種情況:正在衝刺階段

現在是二月,估計你還沒有參加高考,從你的問題可以猜出,你的成績應該屬於985、211的踩線生(當然,這個說法已經過時了,現在叫“雙一流”大學),就是屬於可上可下的那種。

那麼,親愛的同學,加油💪吧,雖然油又漲價了,發揮“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的衡水精神,一定不要去想如果啊,如果考不上哪些沒有用的後果,平心靜氣的努力110天,努力到感動自己、感動老師、感動父母、感動中國的程度。不要去想後果。

第二種情況:遺憾的沒有考上“雙一流”

我要說:不!不!不!同學,如果木已成舟,你不會錯過什麼,因為從現在改變,一切都還來得及。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一時的學習優秀,不表示以後也一定優秀,一時的失敗,更不會預示著以後的失敗。

我是一名有著20年教齡的高中教師,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果你高考沒有上985、211(,不要氣餒,現在定目標,你完全可以逆襲。

1.認真讀好本科階段的學業。現在大學的管理整體在向更好的態勢發展,大學不要讀“水”了,大學讀“水”了,你就真的什麼都錯過了。在這個階段,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寫好專業課,下死功夫學習英語和哲學。

2.本科後,考上“雙一流”大學的研究生。你本科階段錯過的優質師資、條件、機遇、視野等,還可以最大程度的找回。有部分學生是可以從一般本科院校逆襲到北大、清華、浙大讀研究生的。


武哥說文


985、211都是中國的優秀院校,如果沒有考上,還是很可惜的,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

首先,你會錯失優秀的教學資源,985、211院校,有優秀的教師為你傳道授業,有優秀的同學和你相互促進,有優秀文化思想傳承。

其次,你會錯失優秀的人脈資源,985、211的優秀畢業生分佈在世界各地,在某些領域,校友就是一張金色名片,無論求職,還是創業,都會得到幫助。

再次,你會錯失好的就業機會,很多名企招聘要求985、211院校畢業,有的省定向選調生甚至只要985,如果你不是這些院校畢業,就很難得到這樣的工作機會。

考上985院校是每個同學的願望,但只有少數同學能夠實現,沒有考上的同學也不要氣餒,努力學習,去彌補和名校學生的差距,也一定能夠學有所成。


高校生涯


讀書——是你通往成功的必要條件,一紙學歷比你想的要重要!那些極少數不讀書也能成功的路,所經歷的挫折和困難,是你不想要的!知乎上有個提問:底層出身的孩子,假設當年你沒能上985或者211,你會損失和錯過什麼?有一個熱門評論是這樣的“我不敢倒下,因為身後空無一人。”有一期《演說家》,是網紅考研老師張雪峰的演講,因為他的職業就是幫助大學生考研,所以他的話,難免讓人懷疑動機。就連主持人魯豫也問他:“雪峰,你是真的相信考研可以改變人的命運,還是因為你是做這個之後開始宣傳考研的?”而他接下來的一番話,笨拙,誠懇,卻讓人十分動容: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在今年的九十月份,你到齊齊哈爾大學去看一看,什麼樣的企業,到齊齊哈爾大學去招聘?你再在北京一個學校看一看,什麼樣的企業到北京科技大學招聘?你再去看看什麼樣的企業到清華北大招聘?他們去什麼樣的企業,他們給這個學生多少錢一個月的工資? 接下來,在場的一位企業家企圖用事實說話:我告訴你,我自己的員工,沒有一個是那些重點大學畢業的。張雪峰:所以說你不是世界企業500強。“在中國的500強企業,甚至是世界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他們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無可否認這是事實。一個獵頭說,他經常給一些世界500強企業招人,第一個要求就是本科以下學歷不要!英文好優先第一!985/211優先,如果看到碩士博士學歷的,哪怕工作經驗沒有本科多,企業還是會優先選擇碩士博士。你說學歷重不重要?學歷就像是一張車票,決定了你坐什麼交通工具,有更好的學歷你才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步入社會後不斷的被動選擇和妥協。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中曾發表過這樣一段演說:我們要告訴你,一張大學文憑,特別是一張985、211名校文憑,雖然不能確保你登上頂峰,卻可以讓你免於跌落谷底。“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人生跟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人生是怎麼樣,完全決定於自己的感受。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感動,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動的一生;你一輩子都立志於改變這個社會,那你的一生就是鬥士的一生。”你身處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你身處名校,自然被優秀的人圍繞。你在名校認識的人會是你以後事業的人脈,是你生活上的朋友。功利點來說,你的學歷決定了你一開始的薪酬待遇,名校自然有優勢。所以,對於如你我這樣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沒有先天資源,那麼後天唯一的出路,真的還是隻能靠知識。哪怕有一線希望,我們都不能放棄成為更好的自己。學習很苦,成功也從來不易,但我們必須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老孟報志願


可能會意識到當自己學歷低的時候,意味著選擇比較少,待遇比別人低。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的大企業都是要求本碩都是985/211。學歷並不是一張無用的紙,它讓我們有著更安好的選擇,有了985/211/畢業證,至少是名企的通行證,如果沒有這些,別人連門檻都不會讓你進。


愛娛樂的青檸小姐姐


985/211的學校如果是好專業,那你就可以接受比較好的優質資源,包括硬件軟件師資等!同樣的專業在非985/211的學校各方面相對於來說肯定會稍微差一點!當然並非是非985/211的學生出來會比985/211的生源來得差!只是說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在同樣努力的情況下更有利於孩子學習!更有利於孩子成功!包括人脈關係等都是更好的!所以有能力考上985/211的就努力,加油考上!包括對孩子的自信心等都是有幫助的!當然沒考上也並非不能成功!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快遞中高考數學


學生的求學生涯長達一二十年,高考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如果沒有考上985、211你錯過的遠比你目前能夠預見的多。

本人作為一個畢業於國內211大學,就職於普通高校的老師,對985、211高校與普通高校的差別有一些比較深的瞭解。

硬實力方面:

1、錯過更好的學習平臺。國家對985、211高校的扶持力度不一樣,國家每年都會拿出經費補貼這些高校,扶持其建設一流學科、重點實驗室等等。科學家可以窮,做科研卻是需要燒錢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答主上學和工作後分別兩次參與新實驗室的建立,差別實在太大了,上學時實驗室建設得到了較大的扶持,基本上整個建設過程中只用操心如何讓實驗室早日運行,出成果。而工作後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沒有相關扶持,時刻為瑣事操心 所有的設備儀器因為經費問題不能按時到位,實驗的運行舉步維艱。而對應著學生由於學習平臺不完善,學習效率不高。

2、錯過更優秀的師資。不是說普通高校的老師都不優秀,但目前國內畢業生選擇高校就業最好的歸宿就是自己的畢業院校。什麼意思呢?人才流向是985高校畢業生去211,211高校畢業生去普通高校(不嚴謹,但是大致趨勢),特殊人才需要特殊方法去引進,成本很高。也不能說去優秀高校的老師太現實,而是有時候平臺資源有限,較低的平臺無法保證他們能繼續未完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得更遠,很現實,對不?

3、錯過更多的附加值。國家的很多計劃項目都是與高校合作完成的,這些項目會帶來更高的保研率、鍛鍊機會、去大公司的實習機會、出國機會、就業機會等等。這些附加值也是財富。

軟實力方面:

1、錯過更大的社會認可度。好的學校猶如給你鑲了一層金,它會讓你被更多人認可,師長、朋友、晚輩,成為別人眼裡可靠的優秀的人,這會帶給你一些情緒價值。好的情緒值對工作和生活都有推動作用。

2、錯過更優秀的同學們,他們將是你立足本行業的優秀人脈。這個我不多說,現在是信息社會,同行之間信息及時交流、整合,利用“信息差”都能製造財富。人脈有多重要無需贅述。

3、錯過更優秀的行事思維、習慣及方法。各個高校其實都是有自己立根數年的文化氛圍,它在無形中薰陶每一個學生,潤物無聲,對你今後的思維等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被告誡要努力讀書,考上好的大學。你此時的努力是為了更好的未來。但是這並不是說你沒有考上好的大學你就永無翻身之日。努力,任何時候都不晚。想搞學術的可以考研、讀博進更好的學府深造;想創業的努力學習一門技能,技術型人才永遠都緊缺。懂得失去的就好好去追求可能得到的吧。共勉,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