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死刑的作用是什麼?震懾犯罪分子,降低犯罪率,抑制嚴重犯罪行為的發生。當然,有些國家不這麼認為,甚至廢除死刑,我覺得他們有病。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電影《007》裡的死刑場面

從前,不僅各個國家都有死刑,甚至會將死刑的行刑過程赤裸裸地展現在公眾面前。至少一直到近代,公開處死一名囚犯被許多國家當成是對犯罪的一種震懾。比如我們中國的斬首或者凌遲就經常公開執行,歐洲也是一樣。

到底公開執行死刑是否能遏制犯罪呢。我們以法國曆史為例,說說這個事。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加勒比海盜》裡的絞刑畫面

法國大革命以前,執行死刑的方式五花八門。有用劍砍死死刑犯的,有用絞刑架絞死犯人的,還有一種叫做死亡輪(Breaking wheel)的死刑方式,就是先砸斷死刑犯四肢,然後將他鎖在輪子上活活折磨死。

幾種死亡方式都非常殘酷,而且極具觀賞性,圍觀者儘管覺得血腥,但是仍然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從1891年開始,法國人為了降低死刑的痛苦,在一位名叫尼古拉斯·雅克·佩萊蒂埃的搶劫犯身上試用了斷頭臺這種刑具。就是在架子上高高吊起一把利刃,任其自由下落斬斷犯人頭顱的一種刑具。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斷頭臺

由於斷頭臺行刑速度快,流血少,在緊接著到來的法國大革命中派上了大用場。路易十六國王、瑪麗王后、丹東、羅伯斯庇爾。。。。。。法國大革命中的各路大神一個個都被送上斷頭臺。那段時間,法國的斷頭臺非常忙碌。

但是,即便如此,法國人民依舊非常不滿意。他們還是喜歡原來那些執行死刑的方式,比如用劍砍,用絞刑架絞死,或者用死亡輪。斷頭臺對他們來說,實在太沒有戲劇性了。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死亡輪

不過,在適應了斷頭臺後,人們依舊找到了樂趣。圍繞著剛掉下來的血淋淋的腦袋,人們想方設法玩耍戲弄,彷彿這不是一顆人頭,而是一個皮球。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才宣告終結。

1939年,法國的法院判處一位名叫歐根訥·魏特曼的搶劫殺人犯死刑。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魏特曼

這位魏特曼實在是一個死有餘辜的人,他出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打小學會盜竊,從此走上歧路。20歲就因為搶劫坐牢五年。

出獄之後,魏特曼與兩名獄友合夥開始搶劫殺人。第一位受害者是美國舞蹈演員讓·德科文。魏特曼勒死她後,搶光了她身上的現金,還讓同夥安排情婦支取了德科文的旅行支票。此後兩年,魏特曼和同夥又先後搶劫殺害了五個人。

1939年,警察從最後一名受害者家裡找到了魏特曼的名片,巡線追蹤找到他所住的別墅。魏特曼竟然看出了警察的破綻,率先朝警察開槍,但最終仍然被警察擒獲。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讓·德科文

經過一場聳人聽聞的、涉及面很廣的審判之後,魏特曼被判處死刑。1939年6月17日上午,魏特曼被帶到聖皮埃爾監獄前,在那裡,一個斷頭臺已經準備好。

然而,一群圍觀的人卻阻止了劊子手的工作,他們倒不是要劫法場,而是當時時間太早天色太暗,太陽還沒出來,此時的光線不利於拍出清晰的照片。

等到魏特曼被押上斷頭臺時,臺下已經一片喧譁之聲,圍觀死刑的人在底下交頭接耳,時不時還發出刺耳的口哨聲,一個死刑現場比馬戲團表演現場還要嘈雜。當時人群中還有一位日後著名的演藝明星——克里斯托弗·李,他後來出演過007系列電影《金槍人》裡的金槍人、《魔戒》裡的白袍巫師薩魯曼、《星球大戰》裡的杜庫伯爵。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克里斯托弗·李扮演的杜庫伯爵

扯遠了,說回魏特曼。他被安放在斷頭臺後,法國著名劊子手朱爾斯·亨利·德斯福諾毫不拖延地落下利刃,讓魏特曼身首異處。此時圍觀的人群沸騰,他們紛紛掏出手帕,蘸上魏特曼的血,以留作紀念。整個現場混亂一片,警察好不容易才將人群轟散。

鬧劇發生後,法國政府終於開始反省,總統阿爾貝·勒布倫對這件事的評價是:公開處死“非但沒有起到威懾作用,也沒有對人群產生有益影響”,圍觀者的“歇斯底里行為”極為可恥;公開處死“助長了人性的低劣本能,助長了普遍的吵鬧和不良行為”。

阿爾貝·勒布倫宣佈,從今以後,所有的死刑不允許公開執行。魏特曼這個倒黴蛋成了最後一位被公開砍頭的法國人。

砍頭後,圍觀群眾搶沾死人血拍血腥照,荒唐一幕改變了死刑傳統

阿爾貝·勒布倫

從法國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公開執行死刑,不會給人以震懾,反而激發圍觀者的八卦和獵奇的心理。此後,不僅是法國,世界各個國家都逐漸禁止公開處死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