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做事善始善終的人,是當老闆的料”,你認為呢?

合肥寶迅


這個問題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做事善始善終是成功人士的重要品質之一。不僅僅是做老闆的人才應該具備的品質,同時,具備這種品質的人不一定就是做老闆的料。



為何有人做事總是不能善始善終呢?

有的人習慣於知難而退,做事總是虎頭蛇尾。這種人不僅很難取得成績,更談不上成功,也從來享受不到酣暢淋漓做一件事後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的人缺乏行動力定力,不斷變換選擇。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個萬花筒,我們所在的職場同樣處處有機會,處處有利益,處處有誘惑。所以,有的人到退休也沒能把自己職業定位清晰,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也沒能做一件像樣的事情,很難想象他會成功,甚是悲哀。比如,看別人創業自己也去創業,結果剛嗆了一口水就趕緊上了岸,有的看別人做職業經理人做管理也不錯,結果嫌晉升太慢又放棄。有的人對於單位的選擇更是三心二意,今天入職明天辭職,動不動美其名曰“炒老闆”。總之,這種人一生都在不停的選擇中,絕不會有成就。


有的人習慣性淺嘗則止,浮於表面。比如,問題思考一半一半就覺得懂了,做事情走過場常常草草收場。所以有的人覺得學什麼幹什麼都很容易,一看就會,一看就懂。而他一直沒能弄懂的就是,看著會做和實際會操作是兩回事,會做和做好又是兩回事,做好與做精又有很大差別,做精一件事與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很多事又是兩個概念。所以這種人常常停留在事物表面,不能很好的發現事物本真,同樣也錯過一個個發展機遇。

我們不難看出,做事善始善終只是優秀職場人士的優秀品質之一,當然也是做老闆的寶貴品質。但是,如果成功創業做老闆,僅僅有善始善終的品質還遠遠不夠。做好一個老闆,還需要有戰略選擇能力,戰略決策能力,超乎常人的冒險精神,勇於創新不走尋常路的精神……


天地壹號劉彬


這種說法屬於嚴重的邏輯上的本末倒置!這一點請所有朋友們務必清楚!“老闆的特質之一是做事有始有終”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但是這個邏輯不能倒著來!不能說“做事有始有終的人就是當老闆的料”!

我們作為職場人,無論你是基層打工者還是管理者或者老闆,都應該建立起理性而客觀的認知思維,這樣才能讓自己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對於很多事務的分析、評價更為準確,也能夠讓自己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採取正確而有效的行動!

一、創業者、老闆、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素質裡面包含了“做事有始有終”。這種“順向”的邏輯沒什麼問題!

創業者、企業家、老闆,作為企業的靈魂人物,在某種程度上是企業的標誌。老闆、企業家如果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都不能有始有終,其示範效應、影響等等將是巨大的。因此,老闆、企業家在經營、管理等等方面做到有始有終是必須的一種素養,也是一種能力。這一點基本沒有什麼疑義。

二、即使這種“順向”的邏輯,也不能做無限延伸!

老鬼明確說了,老闆的特質中包含了“做事有始有終”。但是最好將這個說法限定在針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或者說限定在與經營有關聯的事務、行為、人際互動上!

我們不要給企業家、老闆樹立“聖人”一般的標準,要求他做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針對什麼事務都能夠有始有終!——老闆、企業家也是人!

三、做事“有始有終”的人多了去了!但做事有始有終只是一個高素質的人的素養之一!

不要認為,只要做事有始有終的人,就是當老闆的料!因為做事有始有終本來就是一個高素質之人應有的素養而已!這種人在社會上很多!

而是不是一塊當老闆的料,是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決定的!“做事有始有終”只是一個“並非關鍵因素”的必備要素之一而已!

例如,如果一個人沒有管理能力,即使他日常做事有始有終,也頂多做個優秀員工或者基層的小管理者而已。根本不可能當老闆!也根本不是一個當老闆的料!

作為社會人、職場人,不要犯最基本的認知邏輯錯誤!這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正如:吃飯是為了活著,你不能推導出“活著是為了吃飯”吧!


老鬼歸來


我認為是,前言不答後語,你說他能當什麼?做事與作人是一個道理,言必行,行必果,作事全紿全㚵方能成就一番事業。聰明人在作事之前巳料定事後的結果,記著有這麼一個說法,事前知事後者是上策,事出問題去收實是者是中策,事情出現了,但又不知如何解決,此是下策。如果每天只知道上班下班,完成本職工作,其結果只能算是一臺機器,做事首先得從良心出發,也就是善義,善良,如果不懷好意的去作事,準結果肯定是事與願違,也就是常說的,決策不仁者,險,做老扳的人,和一般上班的族的思維肯定不一樣,拿破崙曾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