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期間很怕生病,你們有這種感覺嗎?如何調節情緒?

楊柳依依7485


疫情期間很怕生病,我想很大部分人都有這種感覺。因為病毒無情看不到摸不著,而且傳播速度很快,給人們的心裡造成了很大壓力。如何調整情緒?我們應該堅信政府的指導和科學的防範,通過正規渠道瞭解疫情發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散散步,在家裡可以多看看書,學習點有趣的知識。閤家人一起聊聊天,或通過微信的方式和親朋好友交流,調整心態!堅信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抗疫戰爭。


教誨人生



A秋收的喜悅


疫情期間很怕生病,特別是感冒,感冒就會發高燒咳嗽,肺炎傳染也是這種狀況,每天我們家帶口罩,每天家裡家外的衛生搞得一塵不染,生怕受感染,直到路口撤封了才著口罩出來走,這段時間真的不容易,也特別難受,給坐牢差不多,不過,為了身體健康,受這點苦算不了什麼,一切都值得的。


用戶昆明程興文


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讓我想到兩個方面回答你。

第一,大家還是最擔心的怕被新冠病毒盯上。漫天的信息,天天衝擊,打破了平時我們安全的心理防線,很多人處於恐慌當中。表現出來的症狀是,睡眠問題、頻繁看手機問題、過度消毒問題、有的人吃了點東西開始鬧肚子,或者有的人受點刺激開始打噴嚏,唉呀,就嚇壞了!

於是,大腦就開始停不下來,要是我得了新冠肺炎怎麼辦,要是感染了家人怎麼辦,“我還有父母”“我還有孩子”怎麼辦啊!

在戰戰兢兢中去過日子的人大有人在。

第二方面,有一些人會想到,各地醫院很多醫生都去馳援武漢啦,醫院只有值班醫生,一旦得了什麼病,都不好找大夫。再說了,醫院是人員密集的公眾場所,也是感染高發區,也不敢去啊!

我就接到一個來訪者電話,她是個平時非常要強的人,對老公要求高,對自己對孩子要求都高。孩子高三複習最重要的階段,疫情肆虐,成績沒達到她標準,自己就控制不住出現了一些神經症症狀,比如一夜夜睡不著覺,總想大聲喊,心裡憋屈,想哭等等。處於疫情防控要求,我就建議她找當地(小地方)醫生開點助眠藥吃著,疫情過了以後再來瀋陽醫大心理科去診療。

看到以上文字,你會發現,擔心的人有很多,遇到麻煩的人有很多。

那麼,我們如何不被“害怕”抓住呢?過相對有意義的生活呢?

首先,定點看新聞,看中央臺新聞,獲得第一手科學防控信息,聽話照做即可。這也是在管理我們內在的力量,藉助正規媒體管理我們自己。否則各種信息尤其是各種謠言帶來的負面情緒也像潘多拉盒子一樣,肆意釋放,容易淹沒自己!

其次,做有意義的事。

什麼是有意義?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有好處的事。家務是不是,當然是,那就認真去做。可以聽音樂做家務,輕鬆愉快。跟家人一起玩玩桌遊可以不?完全可以,創造點快樂,非常簡單!主動進社區,做好防護幫助宣傳,是不是?更是啦,完全可以投入到社區管控工作中,做志願者,為大家服務,你會收穫有意義有價值感的疫情人生。

再次,撿起興趣愛好。看電視,電影,看書,運動,適當打打遊戲,做手工。找找平時想做又沒空做的事,讓自己的思想在愛好興趣裡提升!

最後,可以嘗試深度體驗情緒,你的害怕會讓你想到什麼,包括所有的事件、感受,從小到大的,可以畫下來,或者有記錄寫下來,給親人講出來,甚至哭一哭,難過一段,這些情緒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說不定你能從這個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調節情緒的好方法。

有的人聽某種音樂的時候,就會放鬆下來,有的人看上電影就放鬆,有的人玩寵物會放鬆,有的人做冥想會放鬆,有的人做美食會放鬆,有的人天天照顧花草會放鬆,都供你參考!

送你一句話:行動滋養心靈!


心理諮詢師瑾瑩


疫情期間,很怕生病,如何調節?

首先,我和你一樣,也很擔心自己生病,因為我們都知道此次疫情的嚴重性,此時生病,一方面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感染了病毒,就算不是,也會擔心此時不方便治療,或者擔心外出治療增加感染的風險。所以,我想說這種擔心很正常,很多人都有這種擔憂。

其次,如果我們的擔憂太重,導致我們在生活中憂心忡忡,心煩意亂,食慾下降,失眠,焦慮,強迫性思維等表現時,我們也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進行心理調適。

最後,如何調節呢?第一,我們要學會對疫情信息保持距離。最近筆者就每天打開頭條,看下抗擊疫情欄目,每天關注一下疫情進展之外,我就不再瀏覽其他消息了。因為太多信息會侵蝕我們的信心,增加恐慌心理。第二,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正念)。不斷強化這種暗示,相信自己的身體有強大的免疫,可以安然度過防疫期。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保持健康的飲食,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度的室內運動,都可以讓你更健康,自然對自己也就更有自信。第四,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來充實自己。做美食,做家務,做手工,閱讀,寫作,學習某項技能等等,都可以讓我們更有價值感,充實感,從而避免胡思亂想。





叩扉


怕生病什麼時候都怕,但疫情期間更怕,因為第一生病了就要去醫院看病,因為抵抗力低一去醫院就容易被新冠感染。所以有些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能不去醫院就能緩解的儘量不去。但是急性疾病如心臟病,外傷,各種慢性病急性發作如肝硬化並消化道出血,癌症晚期病人等等一定要到醫院就診,做好個人防護。

我們所有人都要抱著樂觀向上的態度,想信政府和醫學專家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的。那麼疫情期間我們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不造瑤,不傳瑤,做叫政府號召,做好隔離,同時在家也要多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1









劉姐聊健康


新冠狀肺炎病毒傳染性比較強,潛伏期也長,擔心總是難免的。

我們且看看每日每夜奮戰在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院士、專家們,部隊官兵、交警們以及愛心慈善家們,這種的戰鬥精神。

害怕解決不了問題,調節情緒:

①、做好個人防護,戴醫用口罩,測量體溫,勤洗手,房間通風、消毒.

②、根據個人喜歡,你可以看疫情動態新聞、劇片、抖音、閱讀今日頭條、聽歌、學做美食等保持心理平衡.

③做養生運動增強體質、食補提高免疫力食品.

疫情前線戰士的嘔心瀝血,全民積極配合,我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了!

防護是必要的,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重要的。



健康我關注


在當前的疫情期間,所有人都比以往更怕生病,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怕得的病是新冠肺炎。因為新冠肺炎傳染性大,死亡率也比較高,一旦發展為重症,很可能連親人的最後一面也見不到了,而且還有可能傳染給家人。

二是得病後不敢去醫院,哪地方容易被感染。

三是得病後怕被別人誤會。我家有位長輩今年84歲,大年三十因喝了點酒引起輕度中風被救護車拉到醫院,引起了不明真相村民的高度警惕,一下就把家裡進出的路給封了。

四是得病後出門求診治療和交通生活都不方便。

正因為有以上顧慮,所以,在當下所有人都比以往更怕生病。

那麼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是嚴格遵守相關疫情防控的規定,杜絕可能的感染源。這樣即使有一點小病也會自信地排除新冠肺炎。

二是儘量保重身體健康,提高抵抗力。如不暴飲暴食,不受涼,不過度勞累,堅持鍛鍊身體,保持心情舒暢等。

三是家裡備些常用藥,一般小病不去醫院。


張鵬生思維導圖學習法


歷代談疫色變,因為這是瘟疫病毒,是屬於流行性傳染性的病毒,它來去無蹤,瘟疫之源都是在季節變化的特定氣候環境下產生暴發性的病毒,冬行春令,或春行冬令的反常氣候出現,巨有攻擊性強,針對性強的特點,對生物和人類有不同攻擊的目標,對雞不對鴨,對豬不對牛,包括對果子狸,對蝙蝠,對穿山甲,對人體都是每次單一的傳染,不會同時對兩種和多種生物的傳染,為什麼細菌病毒的暴發點是集中在一個區域,就證明這個區域的氣候變化環境的條件形成它生長和裂變的外因條件,為什麼感染不同的生物,目的不明確,沒有外因的條件它不可能生長與暴發性傳播,從歷代的歷史治疫的記錄,都是相似性的特點,就是季節氣候的變化和環境的條件,從來都是來無影去無蹤,只是在氣溫的條件下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人類生存空間和環境要提上衛生的防控,環境衛生和汙染必是細菌的溫床,沒有這樣環境的條件,可能就不會出現細菌病毒裂變的現象發生。細菌在地球生物和人類是共存的,細菌無處不在,我們看不見,只要搞好個人衛生和公共環境衛生,我相信細菌不會形成暴發性的裂變,細菌可能是對生物起到平行的作用,這個問題應該永遠是一個迷。永遠解不開的迷。


人生策劃


疫情期間,心裡有壓力 這個是正常的反應。好調節嗎?當然了!大白醫生來給你解決這個問題。

聽我認真說: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這種壓力是正常的。面對災難、危機,焦慮、恐慌的情緒是人類的正常反應和求生本能。不過,我們不要放大這種感覺,如果放大我們所面臨的危機,常會導致一些問題。



我覺得可通過以下方式來調節:

1.通過官方平臺瞭解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包括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信息,然後尊重、相信現實。

2.檢查現實問題對自己的威脅有多大,並找到應對措施。周圍有人確診新冠肺炎,是否意味著自己一定會被感染呢?答案是否定的,做好個人的防護很關鍵。

3.及時尋求援助,抱團取暖,很多人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在交流過程中可以互相幫助。

4.分散注意力。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聽歌、看書、看劇,都是很好的方式。

5.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不必擔心還沒發生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享受當下的生活。

6.如果你是一個對自身要求過高、對周圍人要求過高的人,那麼你在疫情期間的焦慮往往會更嚴重些,要學會放下,學會放鬆,告訴自己不可能面面俱到。

我覺得如果做到這幾點,應當就可以情緒穩定,平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