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前言:孫堅之子,孫策之弟,孫權。兄死後繼承爵位,剿山越、平叛亂;建水軍、開航道;遠征夷洲、建交亶洲;繁榮經濟、振興江南;穩定孫吳政權、開闢海運航線。外聯合劉備於赤壁擊敗曹操;奪荊州、殺關羽、火燒蜀軍。吳國在孫權的治理下,疆域從最初的5個郡擴張到3個州33個郡,國土相當於擴大了近三倍。雄才大略的孫權執政時期,周旋於魏蜀夾縫之間,先後"熬死了"曹操、劉備、司馬懿、諸葛亮、曹丕、曹叡等敵國對手。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真實的三國劇照

正文:中國古代歷史上權力是世襲的,家嚴死後把爵位傳於兒子,宛若是理所當然。但是,漢靈帝時期豫州刺史"孫堅"的兒子,江東小霸王"孫策",就是個例外。

和他比擬,劉備過於偽善,曹操太權詐,孫權度量太小,董卓甚是殘暴,袁紹太懦弱,劉表膽小,袁術乃一介武夫。

而孫策白手起家竟然開疆擴土割據封王,實乃三國第一英雄。但臨死時竟然將江山傳於弟弟孫權,而不是兒子孫紹。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江東小霸王“孫策”劇照

眾所周知,漢末期的三國時代,是一個群雄更迭的戰亂年代,是一個個有志男兒們為了理想而努力奮進的一個歷史拐點,是一個亂世造英雄的時期。在這個歷史特殊時期,相繼湧現出一批梟雄式人物。

如:曹操、劉備、孫權、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關羽、趙雲、張飛等等。這些千古名將在諸侯割據,戰亂連連,民不聊生的戰爭年代,為了建功立業,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而浴血奮鬥。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逍遙率之戰“孫權”劇照

孫權,三國群雄崛起時代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締造過傲人的輝煌,也歷經過人生低谷。曾以區區數萬之兵智破曹操於赤壁,但孫權統帥十萬中央軍攻討合肥時,其十萬雄兵也曾被東漢末年著名將領張遼率領的八百鬥士在逍遙津之戰所重挫,

逍遙率之戰,東吳傾全國之力,妄圖北伐曹操,力求獲取戰績,而當時孫權帳下參加逍遙津之戰的武將眾多,眾所周知,有甘寧、呂蒙、潘璋、宋謙、徐盛、陳武、淩統、蔣欽、賀齊,可以說這些將領基本上都是江東最有戰鬥力的武將。

所以,逍遙率戰役,這些人隨同孫權御駕親征,志在必得。但對手是呂布昔日麾下武將,後由於呂布兵敗降於曹軍的大將張遼。逍遙率戰役中,張遼臨陣不驚不燥,親率800騎兵夜襲東吳三軍大帳,殺了孫權一個始料不及,從而導致逍遙率之戰孫權大敗。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張遼八百勇士夜襲孫權大營劇照

縱觀孫權統轄東吳期間數次戰術防禦戰,幾乎是勝多敗少,但是數次北攻討伐曹魏的戰績卻可圈可點。其在關雲長"威震華夏"時曾兵不血刃奪取荊州,還在大破蜀軍後積極和劉備握手言和。以至於,陰謀家所有特徵都集於一身的孫權更像是一個"鬻矛譽盾"的集合體。

但是,與同時代的敵手曹操、劉備來說,孫權就是一位幸運兒。他十九歲就在其兄長孫策的手中承襲了江東江山,而一代梟雄曹操卻四處征戰在五十四歲時才鎮壓群雄一統江北。

大眾皇叔"劉備"五十九歲時才幸運地盤踞了漢中之地開闢了漢室的根基。可以說,孫權初期的創業資本在整個三國時代是極為卓越的。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蜀漢王朝開國之君“劉備”劇照

站在女性的角度而言,可以說,孫權在漢末三國軍閥割據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也可以說是一位賢主明君。世人皆知,孫權承襲兄長孫策的王位後成為東吳第二代掌門人後,相對而言,這個年紀輕輕的執政者卻並不輕狂幼稚。

宏觀來看,孫權執政時期不論是處理政務還是發展國防力量或興盛經濟都展現出其卓越的才智,甚至更可以說,東吳政權能夠持久強大興盛和孫權管理有著直接的關係。

孫權執掌東吳江山五十餘年,在這五十餘年中他兢兢業業地統治東吳疆土,大力培養水軍,復興地方經濟,增強對外商貿,大力推行農業政策,推廣屯田,拓荒江南荒田,開展"帆海航線"以鞏固海外的貿易線。

總而言之,在五十餘年的治理下,孫權幾乎可以說讓東吳臣民走上了比較安定和昌盛的小康生活。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超長待機王“孫權”劇照

人所共知,當時的東吳處於長江下游地理位置,是漢末三國中最富饒的地方,孫權更是三國時期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代帝王,人送綽號"超長待機王"。雖然暮年的孫權沉溺在驕奢淫逸的生活裡,偏信讒言誹語而犯下了許多舛訛,以至於孫吳政權後期更迭了多次政變。

不過孫權之前的統轄之道還是後期歷朝歷代的帝王學習的榜樣。孫權年紀輕輕就承襲了東吳基業,他有著同時期少年罕有的成熟穩重和謀略心計。

況且他任人唯賢,輔助他的謀臣,婦孺皆知有周瑜、張昭、魯肅等人,特別是魯肅"坊鑣"諸葛亮和劉備一般,"殫精竭力"地輔助孫權。

而孫權也知道魯肅的才能和精幹,所以對魯肅提議的策略都非常認同。譬喻,孫權採納魯肅的建議,強化鞏固江東地域,應時四面出擊,擴充自己的地盤,可以說,在這個提議上就呈現其重大的使命擔當和鴻鵠之志。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時期,東吳四大都督劇照

盡人皆知,東吳政權開闢初始階段和劉備開創的蜀漢政權實屬同出一轍。東吳的奠基人"孫策"創建的也是一個外來者統治王朝,而且是採用軍事力量強迫建立的統治政權。雖說,孫家祖輩也是吳人,但屬於是平民"寒族"而不是豪門士族。所以,江東本地貴族不承認和孫策是一家人。

所以說,孫策、孫權在江東本地人士眼裡等於是外來者政權,而這些人又分為江北勢力、知識分子和本地士族,三股力量分別掌握著軍事權、內政權與財政權。以至於說,江東的民心、輿情和發展方向也在這些人手裡。孫權要想政權穩固,就必須拉攏江東本地豪門士族共享權利。

因為,孫吳政權內部就如同蜀漢政權的荊州派、東州派、益州派三股勢力一樣。孫吳政權也有三大派,就是江北勢力、名士流亡派和本地士族。這裡面,江北勢力是孫堅和孫策的昔日部將;流亡名士就是在江東地域躲避戰亂的北方地區的知識分子。

所以,這兩股勢力都屬於是外來者。孫策政權開闢初期,就是仰仗這些外來人士,特別是文人"張昭"和武將"周瑜"。周瑜是江北勢力的渠魁,也是武將之最;張昭則是知識分子的首席,是文臣之首。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時期,孫吳王朝三大派劇照

孫權接手後則採取了和蜀漢王朝走不一樣的路線。通過有步驟的權力調整,軍事統治權劃歸到了本地人陸遜手裡,行政權力到了顧雍手上。這兩人是本地士族的代言人,孫權又將東吳政權與本地士族綁縛在一起,逐漸形成了共同利益體系。

同時也做到了吳人治吳、士族管士族。無論對內或是對外,孫權和本地士族的利益一律,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之後,孫權動用武力剿滅了遊落於盤踞江南群山中的各種武裝勢力"山越人"的屢屢襲擾所帶來的困惑,而且對那些身強力壯的人予以厚遇促使其從戎報效國家,統一經管老人和女人積極參與農業勞動,一系列惠國安民的政策即鞏固了江東疆域,更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由此讓孫權獲取了人心。

孫權屢次採用魯肅的提議,比如說和"大眾皇叔"劉備聯盟抵抗曹操的戰略謀略。人盡皆知的就是孫權下令周瑜採用火燒赤壁的戰法打敗曹操。還有孫權聽取魯肅的意見實施了一系列抵制曹操的軍事戰術,這其中就包含三國演義中那家喻戶曉"草船借箭"的故事。即使當下而言,還有許多人以為草船借箭是諸葛亮的"淵謀遠略"。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時期,孫吳重臣“魯肅”劇照

豈不知,這世人皆知"草船借箭"偉大壯舉其實是出自孫權之手,並順利抵禦了曹操的三十萬青州軍,逐漸地孫權擴張了孫吳的地盤畛域,孫吳的精銳武裝"解煩兵"也在周瑜的領導下有了全面的提升和壯大,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孫吳政權。因而,孫權從這一刻起就一躍成為三國時期中頭角崢嶸的一代梟雄。

孫權作為統治一方的年輕諸侯,除了加強軍事戰略部署外、在主動發展外交謀略和開疆擴土的同時,更是不忘提升孫吳政權下百姓的生活水準。作為年輕的領導者,孫權更是比較眷注孫吳政權下的整體經濟繁榮的國策。

他從其兄手中接管江東時就著手推行墾殖荒地的軍民屯田國策,將其分為民屯和兵屯;"兵屯"歸中央政權直屬管治,集中於邊陲地區,邊戍守,邊屯田。民間屯田戶僅負責日常田間耕種,可以享受免除兵役等各項惠民政策,"民屯"歸地方郡縣屯田的直屬部門負責日常的管理。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地圖劇照

孫吳的國土範圍分別是揚州、荊州、交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安徽、湖北、上海、廣西等地區;還有江蘇南部地區,還包括交趾的北部地區。全國總人口200萬左右,兵制有中央軍、地方駐軍、安徽準軍、水軍、山越兵、蠻兵、夷兵等等。

兵力約25萬上下。孫吳軍隊以水軍為主,陸軍為輔;所以導致孫吳王朝造船業和海航業高度崛起。孫吳在濡須口與西陵(原名夷陵;湖北宜昌境內)建有海軍基地,在侯官(福州和閩侯)有水軍造船基地。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時期,吳國人口和軍事數量劇照

西陵,戰國時期屬楚地。人秦,隸於南郡。到三國時原來的南郡逐漸分劃為南郡、江夏、襄陽、宜都、建平等五郡。曹操佔領荊州之後,曾經在西陵地區暫時立"臨江郡"。赤壁之戰後吳蜀平分荊州時,南郡的江南部分借給蜀。蜀分南郡,而立宜都郡,西陵地處其內。關羽敗亡、劉備潰退之後,宜都、南郡之地悉復屬吳。後吳景帝永安三年(261年)又"分宜都立建平郡。此後,吳國的宜都郡,統縣有三:夷道、西陵、佷山,郡治在夷道。

孫權是春秋戰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集於一身,被後世尊奉為兵聖,尊稱為孫子,也是《孫子兵法》的著作者孫武的後代。因此孫權非常測重國防力量的發展,他法則中央屯田軍士要能耕能戰,但民間屯田戶就僅需負責種田,不用服兵役。

史籍記載孫權統治的江東疆域的屯田數量龐大驚人,而且農耕技術在三國時期來說也算是比較先進的。大眾皆知,孫權直轄的江東地區臨水而居,所以孫權大範疇建設堤壩,動用大量人力開鑿了能通航的河道,一則可以用於商貿航運,二則可以澆灌百姓農田,這一系列的舉措都說明孫權是非常注重江東地區的水利資源方面的基本建設。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吳國水軍基地劇照

孫權為了儘量加快復興農工商業,下發明文規定,全面貫徹和落實減少人民的負擔和農業的稅賦。荊州收復後,孫權下令把荊州地區的農戶稅率調至最低,而且遏止徵收任何格外附加稅賦。

孫權在發展農工商貿與興建國民設施時銘記處安思危,更是以身作則在全國上下大舉倡議開源節流。孫權除了強化國防軍事方面的操練,更格外重視造船業和海岸線的建設,於是孫權的國防力量在悄然無聲中逐步強盛了起來。

還有孫權的重臣"周瑜"等統兵得力,治兵有道,所以慢慢地培植了龐大的軍事力量,讓群雄割據中的吳國,日漸變成了三國時代中綜合實力強大的一股割據力量。

孫權執政時期為了擴展吳國的疆土,為了謀求更多的外疆領土,多次派人遠涉江東地區以外的海岸線,此舉大大壯大了孫吳政權時期的海運力量和繁榮了造船業。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孫吳王朝造船基地劇照

史籍記載,那時的東吳航海業發展迅速,孫吳的將士可以說都是旱地的猛虎,水裡的蛟龍。為此孫權還悉心提拔了一批專業的海運專家,讓他們領導東吳船隊"帆海遠行",探尋新的崛起之路。

所以孫吳政權在這個時代和一些沿海的國家和地方政權開闢了海運商業線路。

查閱史書記載,三國時期的孫權就曾委派衛溫、諸葛直等一干文臣武將統馭兩百艘戰船出發,向夷洲(臺灣島)亶洲等地外擴疆土,以求增加兵源。此舉足以說明三國時期的東吳觸角依然伸張到了臺灣島"夷洲"。

同時有資料表面孫權的海防武裝還抵達過"扶南"(柬埔寨)、"林邑"(越南)等地區,並與這些地方政權搭建了良好的海上貿易關係,甚至說東吳時期的商船還曾今去過"貴霜帝國"(印度),與他們也建立了外貿關係。

除了"貴霜帝國"(印度),在歐洲一些海岸線上也出現過孫吳時期的海防艦隊。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時期,吳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劇照

查閱史書記載,在歐洲的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大秦"也曾經與東吳的海航船隊有過往來,一系列的證據則說明,東吳時期的勢力波及範圍甚廣。

反而言之,也證明了東吳政權時代造船工業的強大。通過這些舉措,我們可以看到吳國統治者"孫權"有著極其遠大的戰略眼光和雄心壯志,孫權直轄的吳國可以說就是三國時期海岸線上的無敵艦隊,更是海岸線上的霸主。

東吳還把勢力擴展到了遼東大地上的燕國,燕國自公元190年初形成規模,至公元238年被司馬懿滅亡。燕國的開國之主是公孫度,也是一個堪比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亂世梟雄。

遼東的公孫淵殺死叔叔奪權之後想脫離曹魏,另立山頭,所以就想找一個靠山,這個人自然而然就是孫權。雖說關於孫權的遼東擴張的計劃在歷史上有頗多爭論,但是孫權作為一代帝王,開拓遼東地區的謀劃是非常具備有戰略意義的。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時期,孫吳海上貿易航道劇照

就拿江東地區縱貫遼東地區的海上航線來說,也為後來的南北商貿和南北交融起到了不可小覷的影響,更是加快了江南地區和北方地區在南北貿易及地方文化上的互通和融合。

孫權通過南北海上貿易,可以在北方地區購進良種馬匹和所需要的銅礦資源,同時也增強了北方地區和江南地區的文明統一,有效推動了了南北雙方的金融發展。

縱觀三國曆史,不論是羅貫中編著《三國演義》中的孫權,或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志》中的孫權,都不及其父"江東猛虎"孫堅的勇猛剛毅,更不及其兄"江東小霸王"孫策的蓋世無雙的魄力。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時期,東吳海軍基地劇照

也沒有一代梟雄曹操縱橫四海的曠世壯舉、更沒有亂世英雄劉備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傳奇人生。但是作為"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的一代亂世帝王,孫權卻也不失為一代豪傑。

作為三國時期中"江南霸主"的超長待機王孫權,開闢吳國大業除了仗著父兄為其留下的家底外,還憑藉著自己的韜光晦跡和睿智深邃的遠見卓識成為一代英明之君。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三國時期,吳國建國之君“孫權”劇照

參考資料:來源於【歷代兵制】、【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臨海水土誌】、《典略》、【三國志.吳書】、【孫堅傳】、【孫策傳】、【諸葛瑾傳】、【三國志.魏書】、【公孫瓚傳】、【後漢書】、【袁術傳】、【後漢書.西域傳】、【晉書】、【後漢書·郡國志】等。

揭開三國時期,被史書抹黑的皇帝,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孫權”

喜歡我,點關注,趙劉果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