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2019年10月23日,“經緯系公司”——市場領先的新零售企業廣東快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KK集團)宣佈完成1億美金D輪融資,這也是2019年至今新零售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自2018年領投KK集團的B輪投資後,經緯中國又在C輪和本輪繼續加碼。此輪融資由eWTP科技創新基金、五嶽資本及原有股東黑藻資本等跟投。

本輪融資完成後,KK集團估值超10億美金,成為新零售領域的獨角獸。KK集團創始人兼CEO吳悅寧表示,融資將用於:全面推進多品牌戰略;進一步強化海外供應鏈;同時全線升級KK電商項目。

自2014年成立以來,KK集團的發展速度每年呈倍數增長。憑藉“創新突破+快速迭代”的互聯網打法和強有力的執行,KK集團在新零售領域發展迅猛。迄今為止,KK集團旗下三個品牌KK館、KKV、THE COLORIST調色師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全國70多個重點城市,開設了數百家線下門店。

借這個機會,我們和KK集團創始人兼CEO吳悅寧聊了聊。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吳悅寧分享了他諸多事情的看法與總結,諸如新零售集團品牌矩陣打法,如何細顆粒地重構零售本質,以及創始人作為“船長”如何保持理性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以下,Enjoy:


1

KK、KKV、THE COLORIST調色師還有電商之間的協同關係是什麼?為什麼會選擇做多品牌的矩陣?

吳悅寧:這跟集團一直以來的佈局有關,各個零售品牌指向KK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產生協同效應——其作用在於:第一,背書;第二,提供流量入口;第三,進一步完善用戶體驗。

從背書上,各品牌零售店對應不同的品牌 / 定位 / 空間 / 受眾,門店對消費者的認知提升效果非常好,同時也是我們電商平臺的獨立流量來源。而從用戶體驗上,電商平臺打破了門店SKU的數量限制,也打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給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今天大家都知道零售有很多挑戰,租金每年上漲幅度超過10%,同時購物中心的商業面積每年增加14%,這意味線下流量在分散。線上電商提供了一個好的彈性空間。我們相信“1+1>2”,各品牌可以在電商層面共享流量,通過電商平臺進一步再沉澱 / 再裂變 / 再影響,在線上線下形成更廣的覆蓋。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THE COLORIST調色師,主要針對14-35歲的消費客群,客單價在100-200元。店內提供70+國內外平價 / 輕奢彩妝品牌,覆蓋唇部、眉部、眼部、底妝、指甲及化妝工具共7大品類6000+SKU。除了熱銷經典款,還有不少全新發布及獨家款式。店內設有超大比例的試用區, 所有彩妝產品都可一一試用。


2

KKV和THE COLORIST調色師是今年KK集團新推出的店業態,開店後幾乎全是“開一家就爆一家”。大家現在普遍覺得線下是非常難做的,從選址、管理半徑覆蓋、坪效、人效等等。就目前而言,你覺得集團新品牌門店的火爆,做對了什麼?

吳悅寧:我們從“人、貨、場”三個維度重構了整個零售的本質。

首先是“人”的維度,我們一開始就確定了平臺驅動的底層邏輯,可以從內外兩個層面來看。

對內,傳統零售門店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來構成整個組織架構的體系,非常依賴店長和區域負責人,人員的變動會影響到單店乃至區域業績。但我們的架構是以系統驅動且高度標準化的,當標準化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實對人的依賴性就沒有那麼強。

我們門店所有員工都是由四種顏色來管理的,這套系統叫做4C。綠色代表優秀、黃色代表合格……4C是一套積分體系,積分體系根據門店員工日常的管理標準化決定。

4C體系建立完成後,有幾個好處:第一,員工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第二,標準化完成後,門店流程統一,用戶體驗統一;第三,對員工心理壓力上是減輕的——“你已經做到你該做的事情了”,門店業績不再關乎個人,而是選址和商品調整來解決。後端4C管理形成內循環之後,我們的人工成本只佔到6~7個點,這個在零售業是非常低的。

對外,即消費者端,我們極其注重前端的用戶體驗,也有不同的理解。我們主打“三無服務”:無會員,無活動,“無服務”。“無服務”是打雙引號的,它的真正含義“沒有主動服務”。我們的店員只會在顧客有需要的時候出現,但如果消費者不需要我們就不會去主動打擾。甚至我們都不準店員說“歡迎光臨”,因為這會給用戶造成打擾,引起他們的關注和緊張。

在“場”的層面,我們追求選址上的寧缺毋濫,只要購物中心一樓相對的黃金位置。這反過來要求我們的承租能力要強、品牌調性要好以及人氣要高。對於新品牌的首店,我們都會用業態創新和理念創新去跟合作方做深入的溝通,獲取他們對業態和公司品牌的認可去合作。

在“貨”的層面,我們的用戶群是年齡14~35歲的年輕女性。今天他們有非常好的消費能力,90後消費者的消費力是80後的四倍;同時,新一代消費者極其追求自我價值的彰顯。這也影響到我們的產品在選擇和空間設計上,要極致彰顯產品競爭力。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作為卡位一千平方米以上大空間的新一代主力店,KKV內含20000多個SKU,囊括了美妝、個護、配飾、酒飲、零食、服飾、文具、玩具等共14大生活主題,飾品牆、面膜牆、口紅牆、紅酒牆……成為打卡拍照的網紅地標。

3

你怎麼看KK集團的品牌持久力?

吳悅寧:品牌持續升級能力是高人氣的保障。零售企業的持久力體現在兩方面:體驗和效率。效率是沒有天花板的,所以我們會不斷地提升效率;體驗無法量化,但可以被感受:“用戶有沒有尖叫”。更多人的思維是停留在賣貨層面,沒有上升到精神體驗層面。

我的價格不是一兩件商品便宜,而是所有的商品都有超高性價比。打持久仗的最後就是拼效率,所以零售要有長線思維。我們要做的是綜合體驗,產品多、環境好、價格便宜帶來好的體驗;更高的效率是貫穿整個集團的鏈條,我們用系統支撐效率,更高的效率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低的成本意味著可以讓利給消費者——綜合起來,就是一個更強的品牌效力和持久力。

4

作為新零售業態的從業者,你在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分別關注什麼?為什麼?

吳悅寧:宏觀層面我關注消費者的習慣變遷。現在的消費者喜歡什麼,哪個品類的數據最近快速上漲有突圍的機會。

微觀層面,有很多細節。比如,今天中國新一代的消費者對美學有要求的,這會倒逼整個中國零售及供應鏈提升審美。如果對標日本,我更關注他們對細節的把握,從產品質量、空間設計、包裝設計乃至包材,為什麼他們會讓用戶覺得很舒服以及有購買的慾望。

5

這一輪大額融資,KK的表現在哪些地方特別亮眼?

吳悅寧:到了我們這個體量,你不能只講故事和模式,投資人一定會看你的數據、成長和趨勢。從外界來看,大家看到的是表象——我們在購物中心的人氣非常旺。

把視角轉向內部,我們的管理成本、資金週轉和使用效率,以及利潤都是非常樂觀的趨勢,且遠遠高出同行。這樣的數據支撐,可以讓公司在行業中定調。創始人一定要是冷靜客觀的,你要定義“什麼是好”。

投資人的思維是對比,創始人的思維往往是自比。所以當你自我審視的時候,視角一定是內外切換的。如果數據好,這個數據好是跟自己比,還是拉通整個行業去比,甚至跨界去跟最頂尖的從業者去比?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自2014 年開始進入實體零售領域,KK館已經成長為中國領先的一站式進口消費品零售平臺,憑藉早期在數據系統的巨大投入,現已積累了強大的用戶線下消費大數據與分析能力,實現了商品的高效汰換與週轉。通過對零售業態的充分理解以及在選品、服務、渠道和供應鏈數據化等方面的不斷投入與創新,KK館力求讓全球各地的優質商品離中國消費者距離更近、價格更優、體驗更好。

6

你說“創始人是一個公司的瓶頸,要突破一定是靠CEO本人認知的不斷迭代和升級。”突破,最終一定會外化到具體的方面,能不能舉一個認知外化的例子?

吳悅寧:作為公司的一把手,創始人做的決策一定是最重要的,這是大方向的問題。你的認知,決定了方向的對錯,以及團隊工作方式的對錯。如果創始人對某個東西理解得不夠透,那麼他本身就沒有堅定的信心去逆流而上做正確的事情,做正確的事情肯定是艱難的,那麼大家很大概率會去做容易的事情。

如果“難”是建立在創始人的認知之上,你不會畏懼別人的質疑。KK在最初時候面對過非常多外界的質疑,假如我們的認知沒有達到一定高度,面對質疑就會自己放棄了。

一個公司成不成,要看人。所有的事情都是團隊做的,如果他們有質疑和猶豫,就算方向正確也做不好。所以我們很堅持,做一件事情是要讓這件事“成為最好的決定”。創始人從上往下推導,讓整個團隊統一認知,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內耗。

回到三年前,我們是一個草根團隊,因為不甘心失敗,因為責任,因為命運共同體的信念,我們挺了過來,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們公司內部有約定,每年品牌升級一次,團隊拉練一次,信心提升一次,小戰役贏一次或者試錯一次。我們一直在跟自己PK,戰勝昨天的自己比戰勝敵人更痛快。

7

從KK集團層面,中短期目標是什麼?整體定位以及長期願景又是什麼?

吳悅寧:中短期的目標,是將現有的多個品牌,在未來一段時間保持同樣的質量開店。從長遠來說,我們希望成為世界級的零售品牌,我們希望站在世界級的層面上去進化。

全球零售消費市場正經歷重構與變革,隨著中國線上流量紅利的消失,消費趨勢走向分級、消費習慣迴歸性價比,新人群、新商品、新場景正帶來巨大的機遇,我們致力於通過數據化、全渠道化推動進口品乃至泛零售行業的重構,成為拉動國民零售消費分級的新引擎。

也許你還想看:

只賣爆款,20000+SKU,抓住年輕人的KK館是如何精細化運營的?

張穎對話徒手攀巖Alex:不是放不放手,而是失不失手

為什麼現在VC都關注供應鏈了?

億萬開營,我們一起摔了102次跤

00後手機裡的秘密

KK集團D輪融資1億美金,吳悅寧:零售的持久力要看體驗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