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古代俠義故事:紅線盜盒

改編:楊犀

古代俠義故事:紅線盜盒

唐玄宗的時候,鎮守河北一帶的節度使安祿山造反,叛軍每攻下一處地方,就任意燒殺擄掠,弄得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最後朝廷靠了百姓的力量,借了回紇的兵馬,才把這次叛亂鎮壓下去。

戰亂之中,各地節度使都乘機擴大了自己的地盤。其中有個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擁有重兵,聲勢十分浩大。朝廷為了保全自己,希望雨河一帶的幾鎮節度使彼此聯絡感情,不要自相沖突,便命令潞州節度使薛嵩將女兒家給田承嗣做兒媳婦,結成兒女親家。

不料田承嗣不但拒絕跟薛嵩商議這頭親事,反藉口自己生了“熱毒風”,打算遷到潞州去養病。其實是他早巳看中了路州這塊地方,要想一口併吞下去。為了侵佔潞州,田承嗣不斷的向百姓徵收捐稅,還把境內成千上萬的壯年農民都拉去當兵。他又在軍隊裡挑選了武藝高強的兵士三千人,編成一支叫“外宅男”的隊伍,其中三百名用來做自己的衛士,其餘的日夜操練,擇選吉日,就要發兵,攻打潞州。

消息報到薛嵩這裡,他自知力量薄弱,不是田承嗣的對手,心裡驚慌,飲食起居都感到不安,日夜思慮,總想不出一個抵禦的辦法。這夜,明月當空,轅門巳經關閉,滿懷心事的薛嵩在院子裡來往不停的踱著。忽然傳來一陣陣馬嘶的聲音,使他想到潞州的安危,心緒煩亂,不禁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古代俠義故事:紅線盜盒

在他府中有一個辦理文書的侍女,名葉紅線,是個通曉經史、音樂、能文善武的女孩子。她見薛嵩近來神情恍惚,不時長吁短嘆,必有大事在心,忍不住上前詢問。紅線聽了,昂然地說道:“我雖是個侍女,說不定也能替大人想個辦法!”薛嵩聽她這麼說,才回轉頭來朝她看了一眼,不覺記起一件事來。

那是上個月的事了,有一次,軍中大宴,管裡奏起震天價響的鼓樂,紅線忽然對薛嵩說:“我聽那鼓聲悲慼,看來擊鼓的人必有心事!”薛嵩便吩咐將擊鼓的兵士喚來。一問之下,原來是那兵士的妻子在昨天夜裡死了,因為怕違犯軍紀,不敢請假。當下薛嵩就叫他立刻回去料理喪事,又另外賞了他一筆銀子。

想起這事,薛嵩覺得紅線頗有才識,就把田承嗣要來攻打潞州的事告訴她。紅線聽了,微微笑道:“難道大人就這樣等他前來不成?不如讓我到魏城去走上一遭,探探他的動靜,然後想個法子來對付他吧!”接著紅線把她的主意說了出來,薛嵩聽了,一邊驚奇,一邊高興,真想不到她是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女子,但又怕事情不成,倒反促使田承嗣提早來攻,猶豫了好久最後才答應。

紅線跟薛嵩約定後,就進房去,在頭上梳了個烏蠻髻,插了根金鳳釵,身上穿了件紫繡袍,腳上換了雙青絲鞋,又在胸前佩著一柄龍紋的小尖刀。裝束停當,便出來對薛嵩道:“請大人先預備一名走馬送信的人,其餘的事等我回來再講!”說罷就告辭要走。

薛嵩要送她一程,紅線向他拜了幾拜,向前跑了幾步,一忽兒就不見她的蹤影了!

好一個小紅線,高開潞州以後,就像一陣風似的奔向前去。一座座的山谷、城池都落在她的身後,午夜三更時分,巳經到了魏城。紅線進了城,找到了田承嗣的住宅,避開守衛,她一縱越過高牆。經過幾重大門,走到臥室那兒,在廊下,她看見一隊護衛田承嗣的“外宅男”正在呼呼地熟睡。

紅線閃在一邊,又見一隊值夜的兵士,在庭前放著步哨走來走去,彼此一遞一聲地傳叫著,刀槍在月光下冷冷發光,防衛算得是森嚴的了。等那隊兵士走過,紅線輕輕地打開臥室的左門,走了進去。只見屋內紅燭高燒,香菸裊嫋。許多兵器縱橫地排列著,陳設得華麗莊嚴。在一座精緻的羅帳裡田承嗣正沉沉地酣睡著。

他一顆肥大的腦袋,枕在一隻文犀形的枕頭上,枕前露出一柄七星寶劍,劍的前面,擺著一隻小巧精緻的金盒子。紅線拿起金盒,見裡面刻著田承嗣的生辰八字和北斗星君的神名,盒子裡還放著許多珍貴的香料和珠寶,顯然田承嗣把這個盒子和他的性命一般的看重呢!田承嗣自以為防守嚴密,可以高枕無憂,嘴裡咕噥了幾聲,翻個身,又均勻地打起鼾來。紅線摸了摸胸前的尖刀,這時候,如果要刺死他,真所謂不費吹灰之力!

屋外響起鏘鏘的刀槍聲,一隊兵士又吆喝著走過去。紅線見田承嗣毫未發覺,就放下金盒,走到帳後,看見一班女侍從,頭靠著屏風也在那裡打盹。紅線有意跟她們開個玩笑,便悄悄地拔去她們的首飾,撩起她們的衣裳,可笑她們都好像中了孫行者的瞌睡蟲,說什麼也醒不轉來。

紅線在屋裡轉了一圈,回頭一看,桌上的蠟燭快要滅了,爐裡的香也快點完,便回到田承嗣的帳前,拿起金盒藏在懷裡。她取了金盒,仍從左門走出臥房,看見那一隊“外宅男”還是鼻息如雷地睡在廊下,紅線暗暗好笑,就打他們的身邊繞出去了。

她平平安安地出了魏城,走了二百里的光景,這才鬆了口氣,緩步前行。當她到了漳水邊上的那座金碧輝煌的銅雀臺時,她在那十大高的臺上逗留了一會。她人走到漳水邊,那河水滔滔地向東流去,像一匹白練,河裡一盞盞燈火閃閃爍爍,許多漁人正在那裡打魚。紅線貪看這好景緻,幾乎忘記自己是個趕路辦事的人了!

薛嵩自從紅線走後,背對燭火,端坐飲酒。在平時不過飲上幾杯,可是這一夜卻接連飲了十多杯,還是不醉,眼看月落星稀,五更將到,紅線還沒有回來。天將拂曉時,聽得外面嗚嗚地吹起一陣曉角,接著,院子裡簌的響了一聲,彷彿有一張葉子落在地上。這時,紅線已站在面前。

薛嵩見紅線在三個時辰裡往返七百里,竟能平安回來,不由得將信將疑,急急地問她有沒有傷了田承嗣的性命。紅線就從懷裡取出那隻金盒子,交給薛嵩。薛嵩知道這個金盒是田承嗣最心愛的東西,日夜都帶在身邊的,現在竟被紅線拿回來了。心裡又驚又喜,慌不迭的向紅線打躬。接著,薛嵩便照紅線的安排,寫了一封給田承嗣的信,連同那隻金盒子,叫一名使者騎一匹快馬,速速送到魏城去。

卻說田承嗣第二天一覺醒來,發覺金盒子不翼而飛,這一驚非同小可,立刻把府裡的侍從和那班“外宅男”叫來查問,一直鬧到天黑,哪有半點線索!田承嗣氣得暴跳如雷,下令搜捕盜金盒的人。這一下魏城的百姓可遭了殃,直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

潞州送信的使者,一路催馬狂奔,半夜才趕到魏城,來到府前,要見田承嗣。因已是深夜,不是求見的時候,但他偏要請見,與守門的中軍爭執不休。中軍不準使者進去,使者不耐煩地舉起馬棒,通、通、通地敲著大門,中軍沒奈何,只得進去通報。

田承嗣見使者來得蹊蹺,傳令接見。因為來的是潞州的人,便不放在眼裡,就大模大樣地接過來信。打開來信,只見上面寫著:“…昨夜有客從魏城來,自元帥頭邊獲一金盒,不敢保存,謹此奉還……”——這就是說:當時要取你的腦袋也很容易!田承嗣這下子可嚇得呆住了。

接著,潞州的使者又獻上金盒。當田承嗣看見那隻黃澄澄的小盒子重新在面前出現的時候,他心裡突突跳個不停,幾乎嚇得要栽倒下去。他見潞州有這樣的能人,便不敢再傲慢了,忙留那使者住在府裡,備下酒食款待,另外又賞了許多金銀,顯得非常親熱。

從此田承嗣不敢輕舉妄動,打消了併吞潞州的念頭,連夜寫了回信,表示願意遵奉朝廷的命令跟薛嵩商議親事,同時還聲明那班“外宅男”原是用來防盜的,並沒有什麼別的用意,現在把他們都遣散了。

古代俠義故事:紅線盜盒

第二天,派了一名專使拿了回信,隨帶細帛三萬匹,名馬二百匹以及許多珍奇什物,去送給薛嵩。薛嵩見田承嗣願意跟他和好,因而潞州安然無恙,十分感激紅線,就拿出許多珍貴衣飾賞給她,紅線卻堅持不受。

因為自己的真面目已經暴露,紅線不願再留在薛嵩府中,便請求薛嵩讓她離開這裡,回到自己的家鄉去。薛嵩再三挽留不住,只得在中堂擺下筵席給她餞行。席上薛嵩做了一首歌贈給紅線,紅線拜謝後,假稱酒醉要回房去。

一忽兒,薛嵩叫人去找她,已不見她的蹤影了。從此,潞州和魏城的使者,互相往來不絕,人們讚揚智勇雙全的紅線,就把這個故事津津有味地傳誦下來。

根據“唐人傳”改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