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傅佩榮:一個寓言故事看透儒家和道家三個方面的差異,這才是精華

如果把老子與孔子相對照,會有什麼有趣的發現?

我想,最好先用一則古代的寓言來進行說明。

寓言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楚王喜歡打獵,他打獵的時候一定帶一把非常重要的、名貴的弓。

有一次,楚王打完獵之後返回都城,把這把弓交給隨行的人看管。

走著走著,弓不見了,不知道交到誰手上去了,怎麼找都找不到。

最後楚王就發話,說:“別找了,楚王失弓,楚人得之。”

意思是說,我是楚王,我把弓掉了,我們一直在楚國境內,撿到弓的應該是我們楚國人,既然這樣就不要計較了。

這個反應是一般領導都會有的考慮:

我的利益少一點,給我自己的國人分去了,我可以不計較,但不能給外國人。

國與國之間,還是分得很清楚的。這是第一種層次。

第二種層次是誰呢?就是孔子。

孔子聽到這個故事就說:“何必曰楚?”最好改成“王失弓,人得之”。

意思是,大王把弓掉了,撿到的是人就好了。

這已經不簡單了,已經超越了國家的限制,每一個人都是互相尊重,人人平等。

所以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一種普遍的平等心態,已經超越了種族、國家、宗教信仰這些限制,非常不容易。

但是還有第三種層次。

老子聽了之後就說:“何必曰人?”最好改成“失弓,得之”。

何必一定要堅持人才能得到這個弓呢?最好改成“弓不見了,弓被找到了”。

至於弓被猴子拿去玩、被螞蟻搬回去,都無所謂,弓只要繼續存在就好。

反正存在於天地之間,你何必一定要在乎人呢?

從這個寓言故事中,就可以發現孔子與老子的不同,這就是儒家跟道家的差異。

我們就知道:孔子是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考慮人類社會的價值;而老子不以人為中心,要超越人類中心的思想。

這樣一來,這兩個學派的對照就相當明顯了。

怎樣詳細瞭解老子與孔子的不同呢?我們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01共同背景下的不同使命


孔子與老子生活在共同的歷史背景下,用一句話描述,就是天下大亂。

天下大亂會演變成兩種虛無主義:一種是價值上,一種是存在上。

所謂“價值上的虛無主義”,是說人們已經無法分辨善惡是非,並且分辨了也沒用,因為善惡沒有報應。

這時候價值混淆了、毀滅了,人不知道為什麼還要行善避惡。

誰來對付這個危機呢?儒家,孔子的責任就在這裡。

所以整個儒家思想的關鍵就在於,讓你重新找到價值的基礎,原來是在內不在外,在人性之內,而不是在人所構成的社會上。

整個儒家的思想是要建構一套“人性向善論”,就是一個人只要真誠,就有行善的動力由內而發。

儒家將“善”界定為“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就是人的社會性。

這就是孔子一生努力的目標,重新找到人類行善避惡的基礎,使人的社會可以得到穩定的機會。

傅佩榮:一個寓言故事看透儒家和道家三個方面的差異,這才是精華

老子就不一樣,他面對的是另外一種,叫做“存在上的虛無主義”。

比如說,天下那麼多戰亂,很多人都死於非命,活著的人又遭遇各種天災人禍,那麼既然活著是受苦受難,為什麼還要活下去呢?

老子面對的這個問題,是根本的問題。

他告訴你說,人的生命來自於道的安排,所以你就要重新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就是你不要去為別人、為社會負什麼特別的責任,你只要肯定自己的生命有它的價值,來自於道並回歸於道。

傅佩榮:一個寓言故事看透儒家和道家三個方面的差異,這才是精華

02思想系統上的對照

在思想系統上,孔子和老子的不同,大概分為這三點。

第一點,儒家以人為中心,道家不以人為中心。

比如,孔子在魯國做官,有一天下朝回家,家人報告說馬廄失火燒了,孔子聽到之後只問一句話:“有人受傷嗎?”

在古代馬是非常貴重的財產,但是在孔子看來,再怎麼貴重,也不能跟人相提並論。

所以整個儒家的思想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價值為核心所建構起來的思想系統。

老子不一樣,老子是以道為中心。

以道為中心,就是把萬物都看成平等的,因為它都來自於道。

這樣一來,道家就很重視人的自然性,每個人都是萬物之一,那麼人要如何得到生命的安頓呢?

他思考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二點,儒家認為最高的層次是天,道家認為最高的層次是道。

儒家認為天是最高層次的存在,所以儒家一向重視人的歷史性。

比如,帝王稱為天子,天子如果有問題的話,就要在政治上好好去改革,重新讓老百姓找到人生的正途。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終身追求能夠去實踐他的天命,目標當然是希望達成他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老子希望恢復真正的最高的層次,叫做道。

這個道就擺脫了傳統的、歷史的包袱和社會的負擔,讓人重新回到根源,去思考人類生命該怎麼安頓在他自然的狀態裡面。

第三點,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德,道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儒家說天人合德,人要修養自己天生所具有的向善的本性。

修養自身良好的德行,在修德方面可以達到最高境界,就是止於至善,就達到天人合德的境界。

道家說天人合一,這四個字最早來自於莊子的思想,叫做“人與天一也”,就是人與天是一個整體。

因為道家說道無所不在,天代表自然界,人代表人類,自然界跟人類在道里面合而為一,所以叫天人合一。

03觀點見解上的對比

我們從老子的《道德經》和孔子的《論語》裡,可以找到材料進行比較,簡單舉幾個例子。

第一,對於人際交往。

《道德經》中說“報怨以德”,孔子沒辦法接受,他認為你以德報怨的話,那如何報德呢?

別人對你不好,你對他好,別人對你好,你怎麼辦?你還是隻能對他好,這顯然不太合乎社會正義。

所以孔子會說,最好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第二,對於政治作為。

孔子一向強調上行下效。

《論語》裡,季康子請問孔子怎麼樣辦好政治?

孔子跟他說,你要是行善的話,百姓跟著你行善,這是風動草偃。

在上面的領導往哪個方向走,老百姓都跟著你往那個方向走,你要身先士卒,作為表率。

而老子不一樣,《道德經》中說,“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老子是要用服務代替領導。做領導的在後面,讓你們不要有壓力,大家共同走向人生的一種最高的快樂。

第三,對於領導心態。

《道德經》中說到“大國者下流”,老子認為,你要擔任領導,必須承受各種所謂的社會汙垢;

你要擔任天下的領導,要承擔天下的災難與不吉利。

等於我在這個位置,就要承擔、包容所有的一切。

而在《論語》裡,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替商紂王說了一句話。

他說,君子討厭待在河流的下方,就是“下流”,為什麼?

因為天下的惡都歸到你身上。

我們都知道商紂王很壞,但其實也沒有那麼壞,是很多壞事都加到他身上去了。

儒家認為,領導應該設法作為表率,不能夠在下流的地方;而老子認為,自然就會這樣子,你要包容一切。

從以上這幾方面,我們知道孔子與老子有共同的時代背景,但他們面對的挑戰不一樣;雙方在系統上的比較,就是儒家是人文主義,老子超越了這個層次。

我們如果講儒家是入世的話,不必說道家是出世,老子比較偏向於超世,超越這個層次。

21世紀的今天,我們學會老子和孔子的話,怎樣用在個人身上呢?

簡單一句話:用儒家來處世,用道家來自處。

跟別人來往,不能要求大家都有道家的水平,但是要有儒家對世間的關懷,這樣人與人間的互動,會比較好。

自處的話,你就可以借鑑老子的智慧,作為自己自處的一種參考。

你會慢慢發現,這是非常深刻而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