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兒女的“不需要”,可能正在傷害老人的自尊心


兒女的“不需要”,可能正在傷害老人的自尊心

今年68歲的楊老太有一兒一女。兒女既要忙於事業,又得照看各自的子女,平常很少去看望自己的母親。雖然兒孫離老人住處較近,但是兒女們卻堅持不讓老人照顧自己的孩子。兒女們在決定一些家庭大事時,也不與她商量,往往事後她才知道。

楊老太感到自己在兒女眼中只是個沒用的老太婆。之後,她除了到市場買菜,平常很少出門。鄰居們偶爾串門時發現,楊老太常常埋怨道:“我老了,不中用了,兒女們開始嫌棄我了。”好在鄰居的提醒,楊老太的兒女才意識到該關注母親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常認為自己老了,家庭和社會就不再需要他們了,常有被社會排擠在外的感覺。如果喪失自尊,就會自輕自賤,嚴重者可發生自殺等情況。如果自尊心過強,就會使人自我陶醉、固執已見,不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情感。

加拿大肯高迪亞大學人類發展研究中心的學者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老年人在晚年保持和提升自尊心頗為重要,因為自尊心有助於緩衝他們將遭遇的潛在健康威脅。

影響老年人自尊的相關因素

1

老年人過去在家庭中是一家之主,在工作崗位上可能擔任領導職務或是骨幹力量,因而經常處於受人尊重的地位,於是有形無形地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優越感,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比較穩固的自尊情緒和性格特徵。老年人已建立的自尊心常與他們具備的優點長處、已獲得的榮譽和已取得的優越地位有關。

2

有些老年人過去“養尊處優”慣了,一旦離退休,社會角色變了,受到的尊重少了,往往不能適應這些變化,忍受不了被“冷落”,於是各種煩惱、怨恨或不平便湧上心頭。

老年人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社會和環境的變化,在思想情感上做好寬容、忍讓的準備,承認和接受時間與空間的改變,儘快適應新情況。認清地位不等同於尊嚴,尊嚴的前提是平等、雙向、互動的,位高且平易近人,才可尊可敬。以免因自尊心受到挫傷而損害健康。

自尊是一種相信自身存在價值的能力。自尊受挫或自尊不強,就有可能產生自卑、消沉、沮喪以至喪失自信心。也就是說,老年人要想避免自尊心受到傷害,就需要重新認識社會,重新認識自己,改變思想觀念,使自己更好地適應變化了的社會。

如何重建自尊,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1

為退休後的生活制定計劃。退休後,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往往會更加強烈。老年人可以跟家庭成員一起討論制定一個退休後的生活、學習、活動計劃。

2

老年人要善於展示自己的個人特長,增強自身的成就感。老年人應多激勵自己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做到“老有所用”、“老有所樂”,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3

要讓老年人有種家的歸屬感。兒女應花點時間多陪陪老人,為老人做頓可口的飯菜,並能在老人生病的時候,對其悉心照料。老年人往往有很強的自尊心,容易固執己見,做子女的不要和老人較勁,更不能惡語相向。只有充分尊重老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才能建立和諧美滿的家庭關係。


心新說——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