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種植玉米,如何科學管理才會優質高產?

農友君


種植玉米,想達到高產量,高品質,種植戶該如何科學管理?

玉米作為四大糧食作物之一,其生長特點就是適應性強,增產潛力大。往往種植們在種植管理上都粗放簡單,都認為種植玉米最省時省力,春耕播種,打藥封閉(苗前除草)或者苗後除草,不產不耥,小喇叭口期追肥封壟,也有一炮轟施肥的,哪就更省工了,一直到老秋就等收穫了。

如果我們種植玉米想要實現高產,高品質,高效益,那我們就必須要改變老習慣,舊觀念的做法,重視玉米栽培的各個技術環節,採用科學的管理措施,來滿足玉米生長髮育的需要,以此達到高產量,高品質高效益的目的。



玉米田間管理營養生長期與生殖生長期的三個時期:苗期,拔節期,穗期。

一,玉米苗期田間管理

玉米苗期田間管理是高產前提條件,加強苗期管理為後期糧食獲得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1.查田補種,或移苗補栽:每年都或多或少因為種子質量,機器播種破損以及土壤墒情等因素,會導致播種後田間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苗,斷壟。這種情況將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所以玉米種植戶們,千萬不要抱著七不毀八不補老觀念。一定要在玉米出苗進行田間查看苗情,(這裡要注意:查田一定要全田查看,不要只站在地頭,通常地頭幾十米是不缺苗的)發現缺苗應及時補種或移栽,如果缺苗多我們可以補種,缺苗少就移栽,移栽一定要選擇陰雨天,或雨後進行,也可以把移栽苗的頂端葉片掐去,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損耗。坐水移栽可以縮短緩苗時間,保證成活率。



2.適時間苗定苗:早間苗,留勻苗,一般在幼苗三四片葉時進行,間苗標準,去弱苗病苗,殘苗,留壯苗,齊苗,顏色一致的苗。如果間苗過晚會影響苗期的生長。

3.中耕適時除草:中耕除草可以疏鬆土壤,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有利於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間雜草。用種植戶的話講三產不趕一耥,所以中耕結合藥劑除草也是苗期管理的關鍵部分,不容忽視。



二,拔節期的田間管理

拔節期玉米進入營養生長的重要階段,要提高玉米單產,除了選種優質高產品種,適時播種加強苗期田間管理外,更要加強玉米生產中期的田間管理,以此減少玉米空稈和禿尖率。



1.施拔節肥結合產耥:玉米拔節期是需肥量高峰期,應當根據苗情和我們自己施肥標準量,每公頃可以加150斤複合肥或摻混肥加30斤硫酸鋅,來結合產耥進行追肥,目的就是防治大喇叭口期脫肥,亦可減少禿尖率。





2.病蟲害防治:選擇抗病品種,種子進行包衣處理,預防絲黑穗,以及大小斑病發生。注意田間查看,玉米粘蟲和玉米螟的發生,及時發現及時施藥防治。

三,玉米穗期田間管理

1.去除空稈小株與生長過旺大櫱:在實際生產中,在田間由於不合理的種植密度,導致出現部分長勢弱的苗,及部分受不上粉形成空稈,這些苗一定要清除,否則會直接與其它健壯苗掙養分水分和光照,影響光效。



2.放秋壟,拿大草,打底葉,扒皮晾曬:放秋壟拿大草可以疏鬆土壤,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地溫,促進早熟,增產。打底葉玉米後期打去老化枯死底葉能夠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及病害侵染。玉米適時扒皮晾曬可以促早熟降水快,改善品質。

種植玉米要高產高品質的科田間管理是至關重要的。

您關心的就是我關注的,神農願與您一起探討交流,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關注謝謝。


神農35


種植玉米,獲優質高產措施種植玉米,要獲得優質高產,要有良種良法配套的高產栽種水平。掌握好種植技術,玉米優質高產就不是難事,關鍵是種管一起,如果只種不管,像山妮家鄉的一些山地玉米,有些農民管理不到位,收穫時是達不到高產的。優質高產就要做到科學種植:

1、因地制宜選用良種。針對各地不同類型的氣候特點,土壤情況,種植習慣及水平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用適應性廣,抗病與抗倒伏能力好的,適合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


2、地塊選擇。土質鬆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較好的旱地或緩坡地。

3、合理施肥。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有條施、撒施和穴施3種,一般以條施效果較好。每畝施農家肥 1000-1500公斤,尿素15-20公斤,磷肥25-30公斤,鉀肥15-20公斤,鋅肥1公斤。

4、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根據各地節令調節播種期。一般在4月至5月上旬播種。不同類型品種,密植也不同,如緊湊型和早熟品種畝種4800-5500株,披散型和晚熟品種畝種3500-4000株。


5、田間管理。苗期管理:間苗定苗,玉米長到3-4葉及時間5、田間管理。苗期管理:間苗定苗,玉米長到3-4葉及時間苗,間密留稀,間小留大,間弱留強,間病留健。4-5葉定苗。結合中耕鬆土、除草,追施苗肥,畝施尿素20公斤,鉀肥5公斤。

中後期主要圍繞壯杆、大穗、粒多去管理。重施穗肥。在大喇叭口期,畝施尿素30公斤,在兩株玉米中間深穴10釐米,肥料施入穴後大培土。穗期要及時灌水,降雨過多時,又排水防澇。看大田長勢,玉米植株葉片出現早衰退淡,脫肥現象,應補施粒肥。

此時期要做好玉米螟,蚜蟲,大、小斑病蟲害及鼠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控,減少主要病蟲害發生,降底對玉米產量和品質影響。


6、適時收穫。整塊田有90%以上的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葉枯白,籽粒用指甲不能掐入,就可收穫。


彝家山妮


玉米種植高產的關鍵期在哪個階段,如何去管理可以實現高產?

玉米的生長管理期只關重要,一般種子選擇正確、地茬肥沃、栽培得當、水肥管理及時,華北地區玉米能畝產1500斤左右。俗話說:“七分種、三分後天管”。

第一,玉米的種植儘量選擇抗病能力強、高產、生長髮育期短的玉米品種。高產的玉米品種產量一般較高,而且玉米粒度品質佳。

第二,根據地域選擇播種時間,像東北地區一年一茬玉米在春季2-3月份播種。而在華北地區秋季播種期為7月底至8月上旬。

第三,地茬的選擇,土地肥沃是首選,玉米屬於旱地作物,所以在種植時選擇排水性好的土地,而且也要選擇灌溉方面的土地。

第四,整頓土地、施肥也只關重要,前期的基肥不可或缺,一畝地用3500斤農家肥攪拌在土地裡,種植時也要施加100斤/畝複合肥,與種植一起攪拌在地裡。

第五,栽培種植期,一畝地用1000g種植,大約4000粒種。種植可以採取雙行種植,也可以單行種植。一般植株間距在300mm左右。

第六,清理預防雜草,在播種後2-3天噴打乙草胺。

第七,及時查看土地播種情況,發展有缺苗情況及時定置補苗。

第八,在中後期追肥時,可以用尿素20斤以上/畝地。特別是在玉米植株7、8個葉時的攻穗期,一畝地用尿素以及氯化鉀20斤左右。

第九,平日裡的澆水十分重要,在玉米拔節時、開花時、結穗時、抽穗時要及時進行漫灌澆水,因為這期間需要有水分補充。

第十,打矮壯素,在玉米6-10個葉時要注意噴打矮壯素,防止玉米過度將養分供給植株,轉而供給玉米的穗和果實。

所以說,這十個方面均十分重要,如果哪個時期不能準確把握,均能導致玉米減產且質量下降。如果這幾個方面做的不錯,玉米粒度高產量在1500斤/畝是可以保證的。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希時間


這樣耕、種、管,能使種植的玉米既優質又高產。

玉米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同時,玉米還一直被譽為長壽食品,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等含量豐富,具有很高的種植價值。

那麼,玉米什麼時候種植好?怎麼種植能高產?



玉米的高產需要三個要素:種子、肥料、氣候。在三個因素中種子佔30%,肥料佔30%,氣候因素佔40%。管理措施屬於肥料要素中的一部分 。

一、種植時間

玉米是喜溫作物,全生長期需較高溫度,低於10℃,玉米種子不能發芽, 因此,種植春玉米時,掌握在以5~10釐米土層溫度穩定在10℃以上,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播種為宜。土壤溼度要求達到田間持水量的60%~70%,即土壤手握成團、鬆手散開。夏玉米播種要搶墒搶時進行,最晚6月底至7月上旬播完。



二、種子選擇與處理

根據近幾年玉米種植觀察,適宜山東地區玉米生產的品種主要有:超試1號、鄭單958、金海5號、農大108、丹玉86等。 結合自身種植情況,種子處理可用5.4%吡戊玉米種衣劑包衣,以控制苗期灰飛蝨、蚜蟲、粗縮病等;採用藥劑拌種,用戊唑醇、福美雙、粉繡寧等藥劑拌種可以減輕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生;用辛硫磷拌種,防治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三、科學施肥



1、施足基肥、精細整地

整地時畝施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酸二銨25公斤+硫酸鉀30公斤+硫酸鋅1.5公斤。深耕25~30釐米,耙透、耙實,達到“深、松、碎、平、淨、墒”六字標準,為一播全苗打好基礎。

2、適時追肥

玉米大喇叭口期,畝追施尿素30公斤,籽粒灌漿期再畝追施尿素8~10公斤,或用含硫玉米緩控釋專用肥20~25公斤,於拔節期前後一次性施入,結合澆水或雨後進行。



四、中耕鋤草、病蟲害防治

苗期中耕鬆土1~2次,化學鋤草用乙莠水每畝150毫升,兌水30公斤,均勻噴灑地面。田間若有薊馬、蚜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噴灑,玉米螟用辛硫磷顆粒劑每畝1.5~2.0公斤對砂土撒入心葉。玉米葉斑病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玉米鏽病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間隔7~10天,連噴兩次。



@圖說農村事期待您關注並提出寶貴意見。


圖說農村事


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它的種植和管理都非常簡單,適合大面積種植。

在我們豫北農村秋季玉米是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大,產量高,雖然價格不高,由於它管理簡單,又高產,農民還是喜歡大面積種植的。玉米的主要種植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小麥收穫前麥壟套播,一種是小麥收割後機播。現在大部分農民都是以機播為主。機播的優點就是省時省力,還可以化肥和種子同時機播,省去了追肥這一工序,由於玉米價格較低,能省工省時就是減少支出,農民朋友當然選擇機播。雖然說機播比麥壟播種晚5——7天,不過現在種植的玉米種子都是生長期比較短的品種,只要管理到位,是不會影響產量的,成熟的時間也和麥壟播種的玉米相差不了幾天。

玉米在成長的過程中,管理很簡單,由於機播的種子都非常勻稱,一般不用人工定苗,又不用追肥。在苗期主要管理就是打除草劑除草,看地裡墒情適時澆水,玉米前期生長不需要大墒,因此,只要保持玉米苗不旱就行,不必過多澆水。玉米苗期治蟲也是必要的。

玉米株高在1.2米時要及時藥物控旺長,切記地裡乾旱不能藥物控旺長。玉米出穗時最怕天氣乾旱,如果出現旱情,要及時澆水,玉米種植是旱小不旱老,苗期缺墒不影響產量,如果玉米出現握脖旱就要馬上澆水,不然影響產量。握脖旱就是玉米剛出雄花,玉米棒剛長出時,如果受旱,玉米會出現土尖癟籽情況,降低產量。

玉米只要注意苗期管理,中期控旺,和後期防旱,只要不遇到極端天氣,一般畝產量都會在1200——1500斤之間。



忙碌快樂農家人


我們當地玉米採取營養缽育苗,大田移植,這樣可以種兩季玉米,從而提高產量。4月上旬開始用打缽器打營養缽,打好營養缽用地膜或小拱棚覆蓋。玉米種子選擇抗逆性好,生長期短,高產優質品種,發芽率98%,淨度99%,有檢疫證號、批准文號的玉米種子。種子要有包衣。種子要用殺菌劑浸泡8小時以上,或用殺菌劑+蕓薹素內脂拌種。播種在4月中旬,每個營養缽放兩粒玉米種子,投放好玉米種後,用細沙土薄薄覆蓋玉米營養缽,用灑水壺澆一遍水,或用噴霧器噴水灌溉一下。用小拱棚覆蓋保溫。玉米出苗後,要開始練苗,白天打開小拱棚兩端,通風降溫,慢慢徹底撤掉小拱棚。


玉米苗兩葉一芯就可以移植大田。玉米地深耕細作,每畝施用農家有機肥200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平整好土地後,要打封閉除草劑,不能重打漏打。在4月下旬用打穴器打穴移植,畝植株4000株左右,移植後要澆透水。玉米營養缽成活後,要化學除草,把雜草消滅在萌芽階段,參考藥劑:丁草胺、丙草胺、乙草胺、苄嘧磺隆、煙嘧磺隆。利用陰雨天氣,追施提苗肥,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促進玉米苗生長。玉米生長至1m高左右追施第二遍肥,每畝施用尿素15公斤。玉米開始抽雄,要勢玉米長勢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調節玉米生長。


玉米乳熟期,要及時除雄,就是剪(割)除玉米雄花,讓營養集中供應玉米棒,促進玉米粒飽滿,增加單粒重、棒粒重,從而達到高產。要及時防治玉米螟、棉鈴蟲、蚜蟲、紅蜘蛛危害,可用殺滅菊酯、敵殺死乳油葉面噴霧,嚴禁使用劇毒農藥。採取營養缽育苗,使玉米播種期提前半個月,收穫期也提前半個月以上,在我們當地可以種植第二茬玉米。

據我瞭解,玉米獲得高產,一要選擇抗倒伏、抗病蟲害、適合當地生長的玉米品種。二要加強水肥管理,底肥要足,玉米喜鉀肥,在種植過程中可用氯化鉀做追肥,但不能過量,每畝5公斤,氯化鉀屬鉀鹽,濫用會造成土壤鹽鹼化而板結,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可分多次噴霧,每次300克兌水30公斤葉面噴霧。三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好中耕除草,鬆軟土壤,保持土壤透氣性、植株通風透光。


長江三農


種植玉米,如何科學管理才會優質高產?

目前新疆農墾科學院土壤改良與修復團隊和玉米育種與栽培團隊合作以滴灌玉米為研究主體,從2011年到2018年,在玉米栽培與水肥鹽管理方面開展了連續八年的試驗,形成了一種滴灌玉米節水高產的水肥管理方法、一種玉米種植栽培方法、一種玉米群體結構優化調控方法、一種滴灌玉米專用含碳素水溶肥料、滴灌玉米根區調控專用肥套組及其施用方法、 一種含棉醋液的玉米中微量水溶肥及製備方法和施用方法等6個發明專利為核心的一系列玉米高產研究成果。其中一種玉米節水高產的水肥管理方法單項技術在新疆累計推廣65萬畝,平均增產19.9%以上,節水40m3/畝,節肥5kg/畝,累積增加產值14447.18萬元。

我們研究發現:

(1)從滴灌種植的玉米品種的篩選試驗, 根據產量結果,確定了以國產玉米單交種鄭單958、良玉66和國外玉米單交種先玉335、M751、M753、KWS2564、作為創建新疆春玉米矮化密植超高產群體的耐密型雜交種;

(2)通過滴灌玉米田間株行距優化配置研究,發現窄行為30.1cm、寬行為90cm、密度為7777株/畝時,產量(y)最高為960.3523kg/畝,在項目區已進入大面積推廣應用階段;

(3)通過玉米化控技術研究,根據試驗研究表明,在拔節至小口期噴施250ml矮壯素/畝與大口期噴施30-40ml玉米健壯素/畝可將玉米株型控制為塔形,在拔節至小口期噴施250ml矮壯素/畝、小口至大口期水控蹲苗、抽雄期噴施30-40ml玉米健壯素/畝可將玉米株型控制為啞鈴形。

(4)氮磷配比前期為1:0.2、中期0.4、後期0.2處理產量最高;配方肥施用量在525kg/ hm2左右,灌溉量在4600-5200m3/ hm2之間最佳。

綜述上述,本團隊初步建立了滴灌玉米高產群體結構綜合調控技術模式如下:供試玉米為:先玉335、KWS3564、運單-58、鄭單958; 寬窄行種植(30+90 cm)密度為7777株/畝;

塔形化控模式為:在拔節至小口期噴施250ml矮壯素/畝與大口期噴施30-40ml玉米健壯素/畝;啞鈴形控模式為;在拔節至小口期噴施250ml矮壯素/畝、小口至大口期水控蹲苗、抽雄期噴施30-40ml玉米健壯素/畝。

玉米滴灌專用肥最佳配方生育前期36-8-6、生育中後期33-14-6.最佳灌溉量是4600-5400m3/ hm2,配方肥最佳投入量是525kg/ hm2左右,可以估計土壤瘠薄程度上下浮動20%

以上成果全部具有發明專利保護,農民可以免費施用,但是企業使用必須授權。其他平臺轉載必須聯繫本人授權。

作者新疆農墾科學院農田水利與土壤肥料研究所梁飛,及本人團隊。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俗話說“七分種,三分管”,抓好一播全苗,苗全苗齊苗壯,保證合理密度,是獲取玉米高產的關鍵措施。

當前玉米種植缺苗率一般在15%~20%,小株率15%~20%,是玉米低產的主要因素。科學播種對玉米保全苗、促壯苗很關鍵,產量的高低與播種質量有直接的關係,為了提高播種質量,一定要在耕作、整地、播期、保全苗、促壯苗上做文章,嚴把播種質量。


深耕翻曬,底肥深施 。

玉米根系發達,80%根系分佈在地表以下30~40釐米的土層,而目前多數機耕深度只有20~25釐米,因此要增加耕作深度,為根系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上年秋季深耕翻曬,結合耕地畝施農家肥2000~3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有利於改善土壤質地,降低病蟲害發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均勻整地,造好底墒 。

玉米為高稈稀植作物,一定要整地均勻,為保全苗創造條件,同時,為玉米群體與個體發育及後期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平整土地集中在上年秋季前茬作物收穫後到耕地前進行,冬水要灌到灌足,確保春季有足夠的墒情。春季播種前在3月中旬耙耱保墒直至播種。



小壟播種,節水省肥 。

磷肥深施是玉米創高產的關鍵技術,但是在生產中往往很難做到磷肥深施。下面介紹一種磷肥深施的耕作方法。 播種前,用犁直線開溝,溝深25~35釐米,將底肥施入溝內,然後從兩側翻土入溝,可直接形成寬50釐米左右的小壟,要求壟高10釐米左右,不宜過高。在壟上種植玉米兩行,行距30釐米,壟溝之間行距70釐米。這種播種方式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灌水方便,節水,即使苗期缺水,也可在壟溝內小水灌溉。



播深合理,緊貼溼土。

一般要求播深5釐米左右。播深要視土質、墒情來定。沙壤土可以適當深播,灌淤土可以適當淺播。如果墒情較差,可採用深播種淺覆土的辦法,將種子播到溼土上,或適當深播種。

均勻播種,合理密植 。

玉米種子要求子粒飽滿、落籽均勻、深淺一致,確保出苗整齊一致。一般要求播種量2.5~3kg/畝,具體可根據播種方式、品種適宜密度、種子子粒大小等因素決定。不考慮品種的耐密性,盲目或統一下種,是玉米低產的主要根源之一。 玉米是高光效作物,採用寬、窄行播種有利於後期通風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同時寬、窄行種植便於機械作業和後期田間管理。一般要求窄行20~40釐米、寬行60~80釐米,保持平均行距50~60釐米,株距22釐米~30釐米。採用精量機械點播,一般出苗率高,出苗均勻整齊、幼苗早期發育快。



種、肥分離,播後壓實。

為防止因氮肥接觸種子發生燒芽,嚴禁將尿素與種子混合播種。機械播種可採用種、肥分層或肥料測播機械播種,人工穴播可於播種前7天左右先期將肥料播入土壤,然後播種。播種後要將種子踩實,使種子與溼土層緊密接觸,機械播種後要及時鎮壓提墒。

玉米要高產是需要由選種、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全程進行系統管理,單靠一個方面來提高產量會有點困難。以上是【南粵新農人】認為玉米高產的關鍵所在,希望對大家有參考價值,喜歡本內容的話請關注點贊鼓勵下,謝謝大家。


南粵新農人


.種植玉米,想達到高產量高品質,種植戶該如何管理?

玉米是很好的糧食作物,它含有胡蘿蔔素,可以用來作米糊,加工做稀飯,清香美味;可以提煉玉米胚芽油,玉米旦白粉;同時它也是畜禽的主食飼料。

玉米的作用這麼廣泛,如何種出高產量高品質的玉米?

首先要把土地深翻,然後畝施有機肥幹糞一千斤,玉米專用肥二百斤,撒勻耙細,適期進行播種。

選購好玉米品種,要選廣適性好,高產抗病,耐旱抗澇,高抗倒伏適應性強的品種。多數玉米都進行了包衣,不理想可以二次包衣。

春玉米在四月十五號左右進行種植,最遲不要超過二十號,夏玉米不能起過六月十五號,超過二十號種植,本地區就會遭到灰飛蝨的危害,防治不及時不嚴密,就會出現大量的粗縮病,嚴重地塊甚至顆粒無收。

玉米種植之後要進行苗前除草,可用乙草胺甲草胺。同時要對蟲情進行防治,使用高效氯氰菊脂。待玉米苗出來後,注意觀察,發現蟲情及時補噴。時刻注視灰飛蝨的發展,免除灰飛蝨危害。

玉米長到六至八葉時可以進行玉米控高,但一定要做到不漏噴,不重噴,嚴格按照說明進行噴施。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用蘇雲金桿菌或氯氟氰菊脂或高效氯氰菊脂或者紅鑽,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重施氮鋅肥,畝施尿素三十公斤,鋅肥五六斤,給孕穗輸送力量源泉,促長大棒。

在玉米雄穗抽到百分之十到二十時,在普治一遍玉米螟,保護玉米花粉的授受,同時預防玉米棒被啃食,影響產量。

在玉米的整個生育期,若天氣乾旱,有條件的要進行澆灌,特別後期如遇乾旱,嚴重影響產量質量。所以一定要抓好後期管理。

最後一點,一定要延期收穫,不要看棒皮變黃就開始收穫,一定要延期十天八日,這十天八日如果不旱,能增產二百斤,而且品質有很大提升。


智慧老農


  俗話說,種植莊稼要“三分種,七分管”,並不是說選個好品種,買點好化肥,把玉米種下去就可以高產高品質了,真正決定是否優質高產,還需靠後期一系列精心的管理。

1、土質。玉米對土壤條件要求並不嚴格,可以在多種土壤上種植。但以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肥力水平高、營養豐富,疏鬆通氣、能蓄易排,近於中性,水、肥、氣、熱協調的土壤種植最為適宜。

2、肥料。玉米生育期短,生長髮育快, 需肥較多,對氮、磷、鉀的吸收尤甚。其吸收量是氮大於鉀,鉀大於磷,且隨產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顯增加;當產量達到一定高度時,出現需鉀量大於需氮;磷量。

3、水分。

玉米需水較多,除苗期應適當控水外,其後都必須滿足玉米對水分的要求,才能獲得高產。玉米需水多受地區、氣候、土壤及栽培條件影響。

田間的管理技術有很大的影響,今天介紹了玉米的田間管理,把這些方方面面掌握清楚,也會給你帶來更好的收入,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的玉米種植技術,請仔細瞭解一下玉米的生長習性。玉米的種植並不是一個困難的事情,懂得一個良好的方法,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現在的技術那麼多,選擇就要讓你感覺到最開心的技術,給你帶來的效益也是更多的。祝你2019年豐收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