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父母最愛的“毒雞湯”,養廢了多少孩子

“你還小,不懂。”

“能不能懂事一點?”

“大人說話,小孩子聽著就行了。”

“讓你幹嘛就幹嘛,哪那麼多廢話”

“我這不都是為你好嗎,你為什麼就是不聽呢”

……

類似的話你聽到過嗎?或者你對孩子說過嗎?

相信很多家長解決問題的方式都如此,先連哄帶騙,不行就物質補償,再不行就暴力壓制。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狗十三》,感觸頗深。

劇中的女主角李玩,父母離異,她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再婚後為了彌補孩子,爸爸送了一隻狗陪伴李玩,李玩很開心,還給它取名為“愛因斯坦”。

父母最愛的“毒雞湯”,養廢了多少孩子

有一天,爺爺買菜的時候不小心把“愛因斯坦”弄丟了。李玩發瘋似的,滿大街地找。為了找狗,爺爺的腳受了傷,太久沒出門的奶奶,差點走丟。

後來,後媽想了一個辦法:買一隻和愛因斯坦長得很像的狗,騙李玩說“狗找到了”。李玩不相信,大人們一個眼色,便彼此默契:“可能是愛因斯坦在外面弄髒了吧,洗個澡就好了”。

李玩還是不相信,爸爸一氣之便打了她:“狗重要還是爺爺奶奶重要?”“你要懂事!”

父母最愛的“毒雞湯”,養廢了多少孩子

家人們不愛李玩嗎?

當然不是。一家人為了找狗,讓李玩開心,都費盡心思。

父親打李玩後,也很後悔,也嘗試與她和解。讓女兒坐在自己的腿上。笑著說:“打你,是因為愛你。”

父母最愛的“毒雞湯”,養廢了多少孩子

只可惜,這種愛用錯了方式。

其實,李玩不是非要愛因斯坦不可。只要爺爺的一個道歉、後媽的一句真話、爸爸的一個解釋,就可以讓她不固執。


很多時候,孩子們渴望能夠從父母口中得知問題的答案,大人卻把問題交給“時間”。

用“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來敷衍。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時間治癒了一切,而是時間裡發生的各種事把它掩蓋了,被忽視的事情一直深深地埋在心底。

所以說,及時溝通,才是最好的解藥。對孩子“好好說話”,是每個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及時反饋通過父母的反饋,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建立自己的感受。

有一期綜藝節目裡,霍思燕和兒子嗯哼一起招呼客人,因為霍思燕一時疏忽,嗯哼有了小情緒。 當霍思燕問為什麼,嗯哼只回答“不想再和媽媽說話。”

父母最愛的“毒雞湯”,養廢了多少孩子

霍思燕的處理方法是:先打電話給杜江,讓他幫自己“澄清”,沒有對嗯哼發脾氣,只是太著急了。

然後給嗯哼強調“媽媽愛你”,躺在他旁邊,不斷安撫。

幾番溝通下來,最後瞭解到了嗯哼發脾氣的真正原因。

“媽媽一直在照顧別的孩子,一次也沒有照顧我呢。”

父母最愛的“毒雞湯”,養廢了多少孩子

有效溝通:不要將孩子作為情緒垃圾桶。

“為什麼別人都好好的,就你不行?”

“你怎麼這麼笨?”

“你說這些話有什麼用?”

這種帶著情緒的指責,非但不能促進親子間的溝通,無法傳遞正確的信息,甚至還會加深兩代人之間的隔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