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鄂州風俗之不抓週的陶胡嶺

不抓周的陶胡嶺

抓周是我國民間一種舊俗,在鄉村中廣為流行。

時下,不管誰家的小兒週歲一到,親朋好友就提著蛋糕、禮品等上門慶賀。中午酒宴結束後,抓周開始,主持人將一個簸箕放在堂屋桌子上,裡面擺著各種各樣的東西:計數器、剪刀、《看圖識字》、畫筆、電腦光盤、積木、小汽車、口琴、布娃娃、錢布等。然後把小兒安坐中間,任其抓取。為此來預測小兒將來的志向、愛好和前途。如果抓到一塊積木,將來可能是一個房產開發的工程師;若抓到剪刀,長大後可能是一位製衣師傅;抓取書或畫筆可能很聰明,有望成為大學生;要是抓到錢布,將來也許是個大老闆……


鄂州風俗之不抓周的陶胡嶺


抓周雖然不能預測小兒將來長大的情況,但可以說,它是父母對孩子的未來充滿遐想一種望子成龍的心裡流露,也是親友酒足飯飽後十分有趣的一種娛樂活動。所以,古今往來,深受人們喜愛,且經久不衰。

然而在華容古剎文昌閣旁有個叫陶胡嶺的灣子,不興抓周。據傳很早以前,灣裡有個富裕人家,想借小兒抓周來熱鬧一番。可是週歲期間小兒不幸生病,臥床不起,結果沒有抓成。後來,灣中一些家大口闊的困難戶,看見富裕的不抓周,他們的孩子也就算了。從此,成為習俗,沿襲至今。

誰能想到不抓周的陶胡嶺,小兒卻茁壯成長,人丁興旺。據《胡氏宗譜》載,灣裡有個叫胡顏德的人養有二子,二子又各有五子,由於人多生活困難,兒孫們就四處遷徙,安家謀生。經二十多代人繁衍生息,如今大大小小的胡姓灣落,星羅棋佈在華容、葛店、蒲團、大灣一帶而成為華容的大姓。因此,有人說陶胡嶺是胡姓的發源地。

不僅如此,不抓周的陶胡嶺人聰明勤勞,具有創業精神。不說明代時期做鹽生意發了大財,擁有“金犁金耙”的胡世永;也不說解放初靠勤勞致富、創畝產75公斤皮棉新高的鄂城縣勞模胡際安;單說現在灣裡從政、從教、上大學、讀研究生、當老闆和書法家的就有三十餘人。值得一提的是,《胡氏宗譜》第五次繼修掌門人之一、原金熊大隊支書胡正清同志,與他的二子胡波平一道,在華容區工業園投資1500萬元,創建了“鄂州市鉅華建材有限公司”,成為一位有名的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