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揭祕血洗大明宮的始末

唐文宗皇帝有感於敬宗的被弒乃至若干年前憲宗的暴崩,總想對宮裡的宦官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洗。為此,他特別留意於物包能夠承此重任的合適人選。

最初,文宗想利用朝中大臣的權力來抑制宦官。他先後提拔韋處厚、路隋、李德裕、牛僧孺為宰相。這些人都是通過科舉道路做官的,又多出身豪 門大族,為了維護他們自身的利益,彼此之間互相排擠、各樹宗派,進行著激烈的“競爭”,有的不惜和宦官相勾結。在這種情況下,文宗只好等待時機,物色新的人選。

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揭秘血洗大明宮的始末


終於,他找到了李訓和鄭注。

李訓是肅宗時期宰相李揆的族孫,兵部郎中、翰林學士。

鄭注為通王府司馬,充右神策判官。

鄭注、李訓先是利用宦官內部的矛盾,不動聲色地收拾了左神策軍中尉 元素。王守澄對此感到很滿意。隨後,鄭注、李訓又推薦宦官仇士良當左神微軍中尉。仇士良原來和王守澄一夥,在擁立文宗當皇帝過程中有功,因為王守澄對他沒有提拔,所以心懷不滿。鄭注、李訓建議文宗提拔仇士良, 就是要牽制王守澄。不久,鄭注、李訓又慫恿文宗提拔王守澄為左右神策觀軍容使,解除他中尉的兼職,從而削奪了他的實權。

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揭秘血洗大明宮的始末


大和九年十月初九日, 在鄭注、李訓策劃下,文宗派遣中使李好古攜帶有毒的酒食賜給王守澄。王守澄遂被毒死。在此之前,他們還以追査憲宗被害為名,亂棍打死了在外地當監軍的宦官陳弘志。

不久,文宗任命李訓和舒元輿為宰相。李訓為了更好地和宦官抗衡,進行了更周密的佈置。他通過文宗讓郭行餘、王璐分別當了邠寧節度使和太原節度使,掌握了地方的軍政大權;

讓韓約當金吾衛將軍,召募軍隊,聚集力量;讓鄭注出任鳳翔節度使,做為外援,以應付可能發生的事變。

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揭秘血洗大明宮的始末


這一切安排好了以後,著名的甘露之變發生了。

十一月二十一日,即在王守澄葬禮的前兩天,文宗皇帝到紫宸殿上朝。 按照唐宮以往的慣例,皇帝升御座之後,金吾將軍即高聲奏道:“左右廂內外平安!”但是在這一天,韓約沒有報平安,卻奏稱:“左金吾廳堂後的石榴樹上,昨天夜裡降了甘露。”朝官們一聽,立刻感到非常驚訝——八月間, 紫宸殿前的櫻桃樹上才降過一次甘露,記得當時皇帝還曾親手釆食。事隔三個月後,居然又有此天祝之物臨降宮中!

於是,宰相率百官一齊向皇帝道賀;而李訓和舒元輿則奏請皇帝親自到左仗院去看甘露;皇帝欣然同意了他們的建議,然後乘一頂軟轎出了紫宸門。

皇帝在含元殿升座之後,便派宰相和兩省官員先到前院去看一下。然而,過了很長時間,大臣們才返回殿裡。李訓向皇帝稟奏道:“臣等則才驗視了一番,發現那不是真甘露。陛下切不可急於宣佈此事,否則,天下稱賀,而其實並非真瑞。”

皇帝一聽,似乎顯得有些意外。他十分不滿地說道:“怎麼會有這樣的事!”隨即便命左、右中尉仇士良、魚志弘帶全體宦官再去驗視。宦官們剛一離開,李訓馬上派人出大明宮的南門丹鳳門,把已經等候在那裡的幾百名藩將家兵帶入宮內;

與此同時,又叫郭行餘和王瑞上前領受敕旨。這時,王璜嚇得瑟瑟發抖,站在原地未動;而入宮的武裝家兵中,竟是沒有郭行餘的部下!

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揭秘血洗大明宮的始末


此刻,仇士良等人剛剛邁進左仗院的大門,站在院內的大將軍韓約,神色忽然變得有些異樣,汗水從臉上直淌下來。仇士良一見他,便詫異地問 道:“將軍閣下,您這是怎麼了?”話音未落,廳堂裡傳岀一陣輕微的兵器碰撞的聲音。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來,那裡幕布一掀,仇士良赫然發現了眾多的伏兵。他當即大吃一驚,急轉身,正要退出院門,守門人上前強行關門, |仇士良大怒,一面喝令他退下,一面帶著宦官們奪門而出,奔回含元殿向皇帝告變。

李訓一見仇士良等人逃離了左仗院,知道情況突變。他馬上向金吾衛士喊道:“誰來上殿護衛聖上,每人賞錢百緡。”而宦官們則徑直奔到皇帝面前 說:“情況緊急,請陛下速速還宮!”說罷,抬起軟轎,撞斷殿後防燕雀的絲 網,急急向宣政門方向而去。李訓跟在後面,對皇帝大喊:“臣奏事未完,陛下不可回宮。”

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揭秘血洗大明宮的始末


此刻,金吾兵已經進殿,羅立言帶京兆地區的巡邏部隊三百多人從東面而來,御史中丞李孝本率御史臺的隨從二百多人從西面而來,總共五六百人在殿內圍殺宦官。霎時間,鮮血飛濺橫流,大殿裡傳出陣陣淒厲的呼冤之聲。

皇帝已經走進宣政門,李訓還是拉住乘輿不放,連喊連呼:“陛下不可還宮!”皇帝怒聲喝令他退下,宦宮都志榮上前奮力一拳,重重地打在李訓的胸口上,李訓登時仰面摔倒在地。皇帝進了宣政門, 大門隨即合上。

含元殿內的屠殺開始時,滿朝文武大臣早已出殿,四散逃開。他們見到宰相便紛紛詢問出了什麼事,宰相則答之曰:“不知何事,諸公各請自便!”

護送皇帝回宮的仇士良等人,猛然悟到皇帝是參與了這一日的屠殺計劃,於是,怨怒以極,憤然調入禁兵千人,在宮裡進行更大規模的屠戮和搜捕。

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揭秘血洗大明宮的始末


含元殿的事變剛剛平息下來,正當宰相們聚集在中書省院內的政事堂準備會食時,吏卒匆匆跑進來告訴他們說:“很多禁兵從內殿方向而來,見人就殺!”在場的所有人頓時驚惶岀逃,兩省及金吾吏卒上千人蜂擁出宮,擾 攘驚呼。頃刻之間,紫宸門外一片混亂。不久,各宮門相繼閉合,來不及出宮的六百多人全部喪生於仇士良的屠刀之下。隨後,禁軍繼續血洗皇城以及長安坊市。

當月二十四日,策劃甘露事變的主謀,由左右神策軍數百人押送,到長安東西兩市示眾;腰斬之後,首級懸掛在大明宮西南角的興安門外。

甘露之變以後,宦官的氣焰更加囂張。他們把握了宮廷大權,文宗不僅成了傀儡,而且成了囚徒。開成五年(840年),他終於被宦官們殺死在大 明宮中的太和殿,死時三十三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