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美好長沙70年|以湘江為軸線更新生長 14條“動脈”貫通一江兩岸

每座城市,都有它想講述的故事。

在這裡,盛滿居住者的過往,現今,以至未來。

從1949年到201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古城長沙,在時代的洗禮中,迸發全新的生命張力。

70年,長沙城市“長大”近85倍;70年,長沙城市高度突破432米;70年,長沙從曾經偏居一隅的中部省會,一躍成為極具城市競爭力的中部交通樞紐……

每一處建築肌理,每一條城市街區,藏著的不只是回憶,還鐫刻著一個城市數十年的發展與變化,見證著一個時代的變遷。

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紅網聯合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出系列深度報道“美好城市70年”,希望通過一次全景的城市發展掃描,在過去與未來的遇見中,見證城市的美好。

紅網時刻記者 戴丹 長沙報道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每逢橘子洲燃放起美麗的焰火,總會吸引數以萬計的市民和遊客前往江邊觀看。 張必聞 /攝

956萬人次打卡長沙!這是今年“十一”假期結束後長沙市文旅廣電局發佈的遊客數據,同比增長20.12%,再創新高。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週裡,有13.6萬餘人次登上了嶽麓山,領略“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節氣之美;6.8萬人次打卡橘子洲頭,感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奔放意氣;更有無數市民和遊客扎堆五一廣場,“人從眾”的模式引來太平街緊急“限流”。

在三館一廳、在洋湖、在梅溪湖、在烈士公園、在天心閣、在世界之窗……四海賓客相聚在最美的秋韻中,飽覽“山水洲城”的氣韻,體驗這座中部樞紐城市的美好。

從6.7平方公里到567.32平方公里,過去70年,長沙城市建成區面積呈幾何倍數增長,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河東河西的連通不再受制於一江之水,十橋二隧道二地鐵14條交通“大動脈”帶來了全新的格局氣象,也加速了一江兩岸的相互交融、共同繁榮。

“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湘江,宛如一條游龍,在長沙城蜿蜒曲折,款款北去,流淌著三千年薪火相傳的湖湘文脈,亦見證著這前所未見的城市繁華景象。

由“五一路時代”邁入“湘江時代”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湘江一橋上每日車水馬龍。 張必聞/攝

“南門到北門,七里又三分。”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長沙,用今天的眼光回過頭來打量,用“彈丸之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河西都是郊區,往東到長沙火車站的位置也全是郊野菜地,人們丈量一座城市的空間限度,用腳即可完成。

據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後,“一五”至“二五”時期,長沙城市建設主要集中在河東,用地向北向東擴散,用地範圍為北至德雅路、南至南湖路、東起韶山路、西至湘江,河西僅有幾所高校。七十年代隨著工業用地的擴展和部分工業用地的搬遷,開始形成城南的新開鋪、井灣子工業區,城北的伍家嶺工業區和河西的石嶺塘、望城坡工業區。

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之初長沙城鎮化率僅為20.5%,2018年底已達到79.12%。

對於“長沙速度”,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胡忠雄在2019年1月3日召開的長沙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曾做過這樣的概括:“改革開放40年來,長沙經濟總量從不足20億元先後跨越百億、千億臺階,步入‘萬億俱樂部’,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40年來,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8倍, 由‘五一路時代’邁入‘湘江時代’,開拓了‘一江兩岸、比翼齊飛’的城市新格局;40年來,長沙城鎮、農村居民收入分別增長20.1倍和25.7倍,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3.97平方米增加到40.4平方米,老百姓獲得感越來越強,‘幸福’成為長沙的鮮明標識。”

“一江兩岸、比翼齊飛”,從城市規劃的視角來看,河東、河西被並列為長沙城市發展的兩大區間,協同發力,齊頭並進。

14條交通“動脈”貫通一江兩岸

要想富,先修路。事實上,長沙河東河西的協同發展,經歷了長時間的醞釀。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2008年10月的長沙,從河西向河東眺望。 趙傑/攝

家住在萬科金色家園的趙傑是長沙“老口子”,他對於長沙的空間印象與新長沙人有著很大的不同:“早年的橘子洲頭還住滿了人,要上去只能坐渡船。”上世紀70年代以前,長沙城內尚未建起一座跨江大橋,李傑通常是騎著自行車到渡口,再換小船上去橘子洲拍照,從洲里居民的遷移,到改造成為景區,他是見證者,更是紀錄者。

長沙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編制中心主任工程師龔毅查閱了城建檔案,告訴記者:湘江一橋(橘子洲大橋)自1971年9月開工修建,到1972年國慶竣工通車,前後僅用了1年時間,“湘江一橋是長沙市橫跨湘江的首座橋樑,它的建成使長沙徹底告別了千百年來依靠輪渡過往湘江的歷史,在空間距離上實現了河東河西‘零距離’連接,也因此承載了長沙幾輩人的大橋情結。”

湘江一橋建成後,當時長沙市放了4天假,東西南北四個區每個區的市民都安排一天時間到大橋上來參觀,長沙市民為長沙終於有了第一座湘江大橋而歡欣鼓舞。

這種一橋飛架東西的格局,在1990年被打破。這一年的年底,湘江二橋(銀盆嶺大橋)建成竣工,湘江兩岸地面交通更為便捷,自此之後,河西高新技術產業區開始逐漸崛起,長沙市委市政府西遷被擺上議事日程,“一江兩岸,西文東市”的格局初具雛形。與此同時,河東城區開始跨過鐵路向東面的長善垸、圭塘發展,外圍星沙、高塘嶺等組團發展初具規模,形成了“一主體多組團”的空間格局及“江、山、洲、城”融為一體的獨特城市景觀。

進入21世紀後,2003年公佈的《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明確(以下簡稱“03版總規”):“沿湘江、319國道兩條生長軸線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構築“一主、兩次、四組團”的多中心分散組團式城市空間結構,實施高新技術和優秀文化帶動戰略,優化產業佈局,調整用地結構及比例,為高科技產業、文化產業、金融服務業、旅遊業等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提高道路廣場用地及綠地比例,著力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功能。”

這是長沙首次站在城市總體規劃的高度,明確提出沿湘江發展的“一江兩岸”空間軸線概念。

著眼於長遠的發展,2014年公佈的《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2014年修訂)在03版總規的基礎上,對城市的總體規劃有了更大的格局和框架,提出要轉變長沙城市空間的拓展方式,突出廊道式空間發展模式,構建“一軸兩帶多中心”,形成“多中心、廊道式”成長格局。在外圍組團建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組團中心,通過外圍組團的發展提高長沙城市人口和產業承載能力。增加南部發展廊道,拉開城市框架,形成彈性的城市空間結構,加強軌道交通對於城市空間佈局的引導作用。

一軸,即“湘江服務功能軸”:以湘江為主要軸線,沿湘江串聯城市主體與河西片區、星馬片區、金霞組團、高星組團、暮雲組團、坪浦組團等主要城市組團,重點拓展高端服務功能,與長株潭區域發展格局相銜接,成為長沙城市南北向拓展的主要軸線。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2014年修訂)》空間結構規劃圖。 資料圖來源:長沙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今時今日,當我們回顧長沙的城市生長中心軸線的演變歷程,究竟是怎樣從“五一路時代”邁向“湘江時代”的,不妨翻開長沙立體交通網絡圖——截至目前,長沙市內已建成過江通道從北往南依次有:嶽臨高速過江大橋、航電樞紐大橋、月亮島大橋、三汊磯大橋、福元路大橋、銀盆嶺大橋、營盤路過江隧道、橘子洲大橋、地鐵2號線、南湖路隧道、地鐵4號線、猴子石大橋、湘府路大橋以及黑石鋪大橋。

早上跨江上班,晚上再回到河對岸棲居,這早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長沙人的生活常態。

從一水相隔,到一橋飛架,從單線連接,到十橋二隧道二地鐵的立體交通網絡貫通,湘江兩岸歷經70年的生長,早已親密無間,融為一體。

一個最新的消息是,長沙地鐵3號線即將於2019年底貫通,連接河東河西的立體交通網絡又將再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城市更新生長,成就宜居生活

沿湘江軸線發展城市,一江兩岸、比翼齊飛,要實現這一目標,對於河東與河西的具體發展路徑,城市的規劃者們也進行了科學的區分。

河西,側重考慮如何跨江發展、沿江建設;河東,則是提質與立新、保護和發展。

2008年,隨著大河西先導區的設立,梅溪湖、濱江、洋湖、大王山等片區的路網建設迅速拉開;2015年,國家級湖南湘江新區獲批,大河西的城市建設再度升級——大學科技城、高鐵西城(金橋站)、梅溪湖西片、湘江智谷……一個又一個基於人才優勢、產業優勢、交通優勢而構建的新城新區逐漸成形。

與之相對應的,是長沙河東城市面貌的“有機更新”。

“增加公共綠地、增加公共空間、增加配套設施、增加支路網密度,減少居住人口密度、減少開發強度。”2014以來,長沙河東的老城區按照“四增兩減”的要求,打響了一場棚改攻堅戰。一方面,探索推進以“修復修繕為主,零星拆除重建為輔”的“有機棚改”模式,特別是對歷史文化街巷、對文物聚集的成片老城區進行整體規劃和改造(如芙蓉區都正街、天心區高正街);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城市品質,對舊城區中城市配套設施建設滯後、環境髒亂差的區域,如清水塘炮后街等項目,按照規劃方案實施改造後,相應地增加教育配套用地、停車場、支路和綠化廣場,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力。

而對於河東的新城新區,如:高鐵會展片區、空港片區、南部片區、馬欄山文創片區,則結合產業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進行差異化的打造。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長沙一江兩岸日漸繁華。 陳杰/攝

隨著沿湘江軸線發展的規劃理念照進現實,以“山水洲城”聞名於世的長沙城不僅迅速長大,而且變得更美了。

1995年至2005年間,長沙市委、市政府歷時10年,耗資20億元,對湘江東岸老城區7公里長的防洪大堤進行了新建和整治,同時,分期同步在沿江100米左右寬範圍內修建了38萬平方米的高品位、開放式展示沿江城市景觀的生態環境建設項目——長沙湘江風光帶。

“在我看來,湘江風光帶可以說是‘以湘江為軸線’發展的城市規劃理念所結出的最美好的果實。”龔毅表示,湘江風光帶的建設,遠不止於54米寬的沿江道路的修建,更催生了一大批親水平臺延伸至江邊:風帆廣場內的活動風雨無阻;沙灘廣場歡聲陣陣;夜遊湘江,心曠神怡;多層疊水,如詩如畫。

城市逐水而居,在湘江之畔,一大批極富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間次第誕生:三館一廳、李自健美術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這些富有吸引力的空間建築,也成了長沙躋身為網紅城市的一大助力。

“湘江風光帶的建設,不僅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和人居環境質量,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真切地讓老百姓體會到了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一位相關負責人稱。

城市變得更美的同時,生活也變得更加便利。2018年,長沙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長沙市“一圈兩場三道”建設兩年行動計劃(2018—2019年)》,旨在解決老百姓生產、生活、學習當中的一些難事、煩心事。

“一圈”,指的是15分鐘生活圈,“兩場”是指停車場、農貿市場,“三道”是指人行道、自行車道、歷史文化步道。

在東至長株高速,南至長沙市行政邊界,西至繞城高速,北至嶽臨高速,面積約13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長沙市規劃重點打造400個以街道為基礎的“15分鐘步行生活圈”。

截至目前,兩年過去了,相關統計顯示:長沙全市(含寧鄉、瀏陽)已實際打造“15分鐘生活圈”438個;實際新增停車泊位約9萬個,改造、新建農貿市場76個、社區門店105個,改建、新建人行道約800公里、健身步道7條、自行車道約960公里、歷史文化步道約72公里。

連續11年,長沙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市民趙傑的看來,正是身邊一點一滴的小美好累積而成:這幾年長沙的天藍多了、湘江河的水變得更清澈了,秋日風光好,可以去湘江風光帶散步,去嶽麓山賞楓葉,即使宅在家,小區內推窗見綠、見景也已是常態。出行、買菜、運動、停車……生活越來越方便。所有這些觸手可及的現實,厚實著長沙幸福宜居的成色。

美好长沙70年|以湘江为轴线更新生长 14条“动脉”贯通一江两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