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福建省漳州市 烏石天后宮

烏石天后宮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

福建省漳州市 烏石天后宮

烏石天后宮在距離縣城約二十公里處的烏石紫薇山西麓半山。烏石村林氏始祖林安,生長於福州長樂後市村,南宋景定年間從福州徙居漳浦浯江村。為紀念祖地福州的烏石山,所以將徙居地取名烏石,漳浦從此也就有了烏石這個地名,在民間沿用至今。烏石人習慣將媽祖稱為姑婆祖。媽祖是海峽兩岸民眾共同信奉的“保護神”,兩岸民眾在各地均建有廟宇侍奉媽祖,烏石天后宮就是其中之一。與其他供奉媽祖的廟宇相比,烏石天后宮的意義卻非同一般。

福建省漳州市 烏石天后宮

因烏石天后宮所侍奉的媽祖像,是明朝萬曆年間,當朝探花林士章從莆田湄洲灣媽祖祖廟奉請回來的;而且,據莆田地方史記,被請回漳浦的這尊媽祖像是當地人為紀念媽祖,在宋鹹平二年用黑沉香木雕塑而成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被稱為“千年媽祖金身”,是至今世上最古老的媽祖神像。

福建省漳州市 烏石天后宮

關於林士章從莆田湄洲灣祖廟請回媽祖聖像,還有這樣一段傳說:林士章在赴京參加會試,路過泉州洛陽橋時,在橋上遇一女子迎面而來。林士章左右避讓,都被那女子擋住去路,過不了橋。那女子出了對子要林士章對,上聯:“鞋頭繡菊,朝朝踏露蕊難開”,林士章一時緊張,對不出下聯。正當他感到不好意思時,只見那女子莞然一笑,頃刻不見蹤影。林士章赴京會試後,參加殿試,皇帝出一上聯,“扇中畫梅,日日搖風枝不動”。林士章靈機一動,頓時想起洛陽橋上那位女子的上聯,正好可以做下聯,於是便衝口唸出。嘉靖皇帝聽後稱讚他說:“對得好,只是脂粉味濃些,卿真是探花才也。”林士章急忙下跪謝恩,因而高中探花。林士章歸鄉路過莆田湄洲灣,瞻仰媽祖尊容時,覺得媽祖像洛陽橋上的女子,頓時感悟,原來是媽祖點化,於是就把湄洲灣媽祖請回家鄉供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