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綜合保稅區政策落地回頭看 區內企業反饋良好

綜保區政策落地回頭看 企業反饋良好

南報網訊 (記者 梁悅 通訊員 丁超) 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為綜保區內企業帶來21項政策“紅包”。經過一年的發展,南京綜保區發展情況如何?記者獲悉,南京綜保區江寧、龍潭兩個片區共落地7項政策,區內企業反饋結果良好。

“從9月份到現在,我們在綜合保稅區內備貨越來越多,進口商品品類從一開始的十幾種增加到五百多種,包括奶粉、化妝品、保健品、日用品等。”南京綜保區(江寧)內的萬通公司負責人仇俊傑說,如今各方系統已經完全暢通,越來越多的企業有落地意向,這些企業有外地趕來的,也有本地企業業務迴流。仇俊傑所說的便是“綜保區21條”中的“促進跨境電商發展”一項,今年9月份南京綜保區(江寧)首票適用海關總署金二賬冊管理的“網購保稅進口”第一單落地,南京跨境進口電商逐漸迎來了春天。仇俊傑說:“預計明年還有暴增點。”

吉寶公司關務經理陳其仁表示,“21條”是為綜保區內企業量身打造的政策利好。吉寶是主做加工貿易的出口企業,其中為某國際知名科技公司做產品代工。今年年初,南京綜保區(江寧)內落實了“檢測維修”政策。“客戶有產品售後維修的業務需求,開通這項政策後,我們接手了維修業務,年增收1000萬美元。”此外,“研發創新”政策也在推進中,“公司設立了研發實驗室,用於生產客戶企業的研發樣品。以前生產的樣品成品出口需要補稅,而如果在研發方向另立賬冊,一年節省十幾萬人民幣。”

金陵海關駐江寧辦事處蔣瑋科長介紹,關於“綜保區21條” ,目前江寧片區已有6項落地實施,包括“一般納稅人”“四自一簡”“檢測維修”“便利貨物流轉”“簡化進出區管理”“保稅跨境電商”等,新增入區企業4家(尚未開展業務),轉型企業1家,增資企業1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