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連下屬都痛罵的最蠢日本將軍,蠢到連二戰後盟軍都懶得審判

說到二戰時期的日本,這真的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問題,日本的失敗和一般意義上的“成王敗寇”還不太一樣,日本屬於自己極蠢,它選擇的國家路線是非常危險和成功性極低的,這相當程度在於當時日本統治機構的不合格。是的,我說的就是日軍軍部,被一幫瘋子掌握了國家,靠譜的文官全都靠邊站,那前途自然堪憂……

瘋子掌握的國家自然會做出瘋子一樣的行為,所以二戰時期日本的表現啊,戰術上頗有可取之處,但戰略上…老實說現在很多人都看不明白,日本的癲狂狀態在前線軍隊身上表現地最明顯,日軍有些將領完全不具備正常的指揮能力,這裡最典型的是這位:牟田口廉也。

連下屬都痛罵的最蠢日本將軍,蠢到連二戰後盟軍都懶得審判

此人是誰呢?他是二戰日本軍官,盧溝橋事件和他有很大關係,當時就是他惹出事情來的,他時任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大佐軍銜,把事情鬧大,挑起七七事變戰火的就是他,他還因此被日本天皇升為少將。

但是,從這個人的表現就能看出,他非常極端,中國政府當時軟弱無力,一片混亂,他有時候能撈一筆,但如果等到對方反應過來的時候…

1943年8月,牟田口榮升15軍司令官,管理著日軍在緬甸的3個師團,對手是英軍。按理說這麼大的官(1940年8月,牟田口已經晉升為中將)應該很靠譜吧,這麼想你就錯了,此人在日軍和英軍中知名度極高,但他是以愚蠢言行及指揮聞名,這在英帕爾戰役中展現地淋漓盡致。

連下屬都痛罵的最蠢日本將軍,蠢到連二戰後盟軍都懶得審判

日本人想的是在印度建立傀儡政權,擊潰盟軍在南亞的勢力,想法是好的,但打起來可不容易,我們的牟田口軍長的計劃是,部隊渡過緬西北欽敦江,翻越印緬交界的那加山脈……

這是一條災難性的行軍道路,沒有空中優勢、現代化的機器(汽車,坦克等)無法通過,如此惡劣的地形完全不利於輜重車輛行進,但是牟田口當然早想好了“錦囊妙計”——“成吉思汗戰術”。

啥?就是仿照之前的遊牧民族,用大量牲畜作戰,於是他在緬甸把徵發來的30,000頭的牛、羊等動物來擔任補給物資運輸的工作,他認為在物資缺乏時亦可就地把牛羊宰殺後食用。

連下屬都痛罵的最蠢日本將軍,蠢到連二戰後盟軍都懶得審判

真是個小機靈鬼。

但諸位想想,軍隊帶著這麼一群畜生行軍會怎麼樣?當然是大大降低行軍速度啊!而且成群的牲口正好是英軍空軍的好座標,開炸!結果一堆狼奔豕突,日軍狼狽不堪,而被強徵牲畜的緬甸百姓呢?怨聲載道,紛紛支援盟軍。

接著,在佔據絕對優勢的英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反擊下,日軍大潰,而且又碰到雨季,道路被雨水衝潰,日軍缺乏食物,處境非常困難,各部隊士氣均嚴重下降,但是呢?牟田口還是下令進攻,終於導致全線潰敗。

而牟田口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是驚世駭俗:他把死裡逃生的軍官們召集到一起訓話,這些人早就營養不良,疲憊不堪,他訓話超一個小時,結果一批人直接貧血暈倒。

有人說,不是缺乏食物嗎?牟田口咋有勁訓話1個小時呢?這你想多了,缺乏食物不會缺乏他的,在日軍前線官兵餓著肚子進行絕望的自殺攻擊時,他卻每天五點準時下班,換好和服跟藝妓喝酒。英軍知道這個事情大喜,每天都以無線電廣播跟日軍前線士兵大肆宣揚他們司令的“英勇事蹟”,這對日軍士氣造成嚴重打擊。

而當部隊找他要補給的時候,他的名言令人震驚,至今被不少人困惑,他是這麼說的: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被那麼茂密的叢林包圍,居然報告缺乏食物?這算怎麼回事!”(日軍士兵:????)

至於彈藥不足,沒關係嘛,他說:打三槍,敵人自然會投降。(日軍士兵、英軍士兵:????)

連下屬都痛罵的最蠢日本將軍,蠢到連二戰後盟軍都懶得審判

這種處理方案連完全不懂指揮的筆者讀著都深感震驚。

他的愚蠢不僅震驚盟軍,連他的部隊內部都看不下去,後來部隊裡死裡逃生的人稱他為“鬼畜牟田口”,此人的愚蠢指揮令盟軍受益匪淺,而日軍內部認為他“比敵人可怕的多”。

英帕爾戰役,日軍出征的90,000餘名士兵中,只有約10,000人生還,其中戰死32,000人,剩下的都是敗退途中餓死的或病死的。

戰爭慘敗後,牟田口惱羞成怒,但他可能過於愚蠢,結果連規矩都忘了,為了推卸責任竟繞過天皇直接撤換了下屬的三個師團長(按當時的規定,師團長只能由天皇任免),引起部隊一陣大譁,當然,他自己也被解除軍職。

他同年12月編入預備役,羞憤交加之下自殺未遂。

二戰結束的時候,他也被盟軍逮捕了,但後來沒被起訴,筆者是可以理解的,這個人可以說是盟軍大大的功臣,怎麼能讓他坐牢呢?於是1948年他被引渡回日本(本來關在新加坡)。

而他出獄後主要幹一樣工作:為自己辯護。其長期為自己的責任開脫,至死不願承認自己的行為害死無數士兵。他1966年病死,然而臨死前還讓兒子在葬禮上幫自己發辯解傳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