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是什麼塑造了人類?這本書給出的答案很特別

是什麼塑造了人類?這本書給出的答案很特別 | 尹哥書評

是什麼塑造了人類?這本書給出的答案很特別 | 尹哥書評

書名:《進擊的智人》

出版機構:中信出版集團

類別:人類史

尹哥評分:8.0

作者河森堡是本土作家,國家博物館講解員,特別會講故事的博物學者。上次和河森堡同臺,感嘆於後生可畏,所以在這裡附上我為這本書寫的部分推薦序。

河森堡的這本書,我是一口氣讀完的。如果大多數人平時讀書都會喝幾口水的話,那麼讀這本書,尤其是讀到後幾章地質活動和瘟疫如何影響了古代中國歷史時,你可能是屏住呼吸的。

我一直覺得,一本好書應該以一個好的問題開始,因為一個好的問題往往會激發出人們十足的好奇心,促使人們捧起這本書一探究竟。比如戴蒙德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是西班牙國王的探險隊擊潰了印加帝國並俘虜了皇帝阿塔瓦爾帕,為什麼不是印加帝國的軍隊跨過大洋俘虜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戴蒙德的這個問題,受到了新幾內亞島上一位想要快速融入現代文明的土著首領的啟發,而河森堡的這本書也是從新幾內亞島開始的。1957年,美國病毒學家在這個島上接觸到了“被詛咒”的婦女,這些婦女會在悽慘詭異的狂笑中死去,而在打開她們的大腦後,才發現死者大腦內部已被侵蝕成海綿狀,無一例外,那麼為什麼會這樣?

何森堡提出的觀點,其實和很多主流的學說並不一致。但回顧人類的發展史,無論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學科,正是因為不同意見的存在,知識的邊界才得以擴展,主線的缺憾才得以修訂,顛覆的想法才得以產生。所以,敢於發表系統思考後的不同觀點,更值得鼓勵。

河森堡書中的核心關鍵詞是匱乏。匱乏塑造了人類的模樣,匱乏塑造了人類的歷史。果實的匱乏讓直立人走向草原,性資源的匱乏讓男人們彼此搏鬥,而饑荒中蛋白質的匱乏讓人們不得不吞噬彼此的血肉。

16世紀以來的科學革命和18世紀的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掌控自然力量,通往富足社會的大門。尤其是進入20世紀後,大科學工程帶來了科技成果的密集湧現,再結合信息時代全球化分工的產業網絡,人類社會跨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生產力大爆發的時代。順著這個軌跡,戴曼迪斯和科特勒在《富足:改變人類未來的4大力量》中非常樂觀地展望了人類富足的未來圖景,而這樣的富足,在智人30

萬年的歷史上是第一次。

認識自己、認識現在,前往更美好的未來。

以匱乏為主線,河森堡以極為宏大的視野,回顧了300萬年的早期人類歷史和8000年以來的農耕文明史,我們會發現有兩種匱乏令人矚目,即食物的匱乏和醫療的匱乏解決食物的匱乏,需要協調人和作物、牲畜之間的關係;解決醫療的匱乏,需要協調人和細菌、病毒之間的關係。

在食物方面,如何解決中國人的飢餓問題?超級雜交水稻的出現是一次歷史性突破,無疑是一個經典案例。2000年5月11日,以袁隆平為代表的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華大基因研究中心、中科院生物信息中心宣佈共同啟動“中國超級雜交水稻基因組計劃”。基因測序輔助分子育種技術,不僅能夠在短期內提高水稻、小米等糧食作物的產量,還能大幅提高多種肉類的產量。在不久的將來,這項技術還將與高效能量循環的水培植物工廠相

結合,實現蔬菜瓜果蘑菇和鮮魚的快速生產和良性循環。我相信,未來中國人不僅僅能吃飽飯,更能吃好飯。

在醫療方面,傳感染疾病始終是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極具破壞性。農業時代,由於對瘟疫缺乏行之有效的抵禦措施,只要人類遇到地震、水災、旱災、饑荒或戰亂,都會遭遇瘟疫大流行的慘境。而現在,得益於現代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和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中國不但沒有因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而發生疫情,而且能夠主動抗擊像SARS這樣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甚至可以說,迅速破譯SARS病毒的DNA序列,是人們打贏這場瘟疫戰的關鍵因素。

除了防控傳感染疾病,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普及,人人都可以享受到基於自身基因數據的個性化醫療服務,而且在不遠的將來,出生缺陷疾病有可能被清零,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腫瘤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也將大幅減少。我相信,人類與疾病的關係,將從得病就醫轉變為醫健一體,從而實現及時獲知健康風險,並儘可能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的目標

。雖然匱乏是個永遠相對存在的狀態,但盡力解決當前的匱乏,必將持續為人類的未來帶來新的希望。

我還想說一說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這本書的確帶給我酣暢淋漓的閱讀快感。作為在國家博物館講解員這個工作崗位上努力長達七年的專業人士,河森堡擁有頂級的講故事能力(大家可以看他在“一席”的同名演講),閱讀河森堡的文字,就像看山泉裡跳躍的水珠,嘩啦啦地從眼前淌過,那是一種忘卻環境,全身沉浸的心靈體驗。

非要提點建議的話,那就是這其中可以加入大量的基因元素,讓歷史、人文和遺傳在更高維度上交相呼應起來。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侷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