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投資十年,我從股市中學到了這些知識,讓我不懼漲跌,

投資的第一要則是複利,而不是安全邊際,複利需要用確定性保障,安全邊際本質是市場套利行為,是一種投機,當然不管投資還是投機都需要考慮確定性。

市場的風險總是可以超出我們想象,不管是高估還是低估,所以有耐心的獵人總是可以大獲豐收,市場永遠有機會,但是本金只有一次,一萬和一百億是一樣的。

市場的定價權有兩種,一種是向上的,比如貴州茅臺,它不漲價別家不敢漲,還有一種是向下的,比如海螺水泥、長江電力,它不降價別人不敢降價,兩種都可以獲取超額收益,向上比向下好,但是向下享受了更高的經營槓桿,行業變化的時候其業績彈性更高。

中國平安有很多好資產,長江電力、京滬高鐵,還有一堆房子,房地產有錢就不會死,平安有錢,為什麼平安銀行有底氣做零售,平安證券融資利率低,因為有個好爸爸。

肉在鍋裡的意思是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哪怕股價持續低迷,但是盈利能力不降低,遲早有個合適的價格,把低估期間的時間成本全部還給你。

投資十年,我從股市中學到了這些知識,讓我不懼漲跌,

決定你的投資收益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你買點和賣點之間的落差,一個是你在投資區間的下注量,如果你在較低的價格進去,同樣在較低的價格出去,那麼收益也一般般,所以很多時候抄底沒用。投資區間的落差反應了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短期內不會改變。

輪動策略理論上是可以提高收益的,但是不一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沒有絕對有效的策略。

假如有ABCD四隻股票,年初到年尾上漲一倍,你年初隨便投資,不管是哪個或者哪幾個,收益到年底都一樣,但是如果ABCD上漲的時間分別是春夏秋冬,那麼適當的操作可以增加你的收益。這是輪動的理論基礎。

股票市場有三種風險,標的風險,策略風險和市場風險,也是投資收益的三種來源,標的風險是市場的基本風險,指的是標的的質量和價格,策略是市場的偏好,市場風險是指宏觀性的。不可預料的,重大的風險。

三種風險需要不同的策略,我們說認知,包括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是對主觀世界的認識,人的主觀認識也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所以只研究股票的基本面是不夠的,必須研究我們身處的這個市場的基本規律。

投資十年,我從股市中學到了這些知識,讓我不懼漲跌,

策略風險是投資人的風格問題,低估還是成長,金融還是醫藥等等,這是可以選擇的,也是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我特意批評價值投資,因為這種方法很有效,以至於很多人誤認為它是萬能的。

價值投資者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說他們控制了標的風險,但是對策略風險和市場風險往往不夠重視,尤其是大家都是做價值投資的,但是在一個股票裡面有人買會有人賣,這說明價值投資僅僅是一種理論,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操作策略,所以說哪怕我們的理念是一樣的,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對市場的認知制定一個合適的策略。達利歐說我們要保持謙虛和開明,這是因為市場它是具有便利性的規律,或者說市場就是上帝,我們在市場面前永遠是一個無知的狀態,但是我們可以在無知中堅持一些原則來戰勝這種有知。千萬不要忘記在美國的股票歷史上,1970年到1980年這10年裡面,價值投資者都過得非常失敗。但是拉長時間看呢,一個投資人只要他有合適的策略,正確的理念,堅定的意志,他的收益是很高的。

怎麼理解市場的遍歷性呢?市場就像大自然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4個季節。如果說你在春天的時候穿春裝,夏天穿夏裝,冬天穿冬裝,那你的日子是過得比較舒服的,這就是說你善於根據這個形勢做出正確的決策。如果說你只能堅持一種策略,春夏秋冬的某一種策略,堅持了夏天的策略,冬天你會被凍死,堅持了冬天的策略,你夏天會被熱死,因為一年365天,他一定會完整的經歷春夏秋冬,決定你生存狀況的不是你策略最好的那個時間,而是你策略最不好的那個時間。

那什麼是價值投資呢?價值投資放棄了對一年四季季節轉換的感知,而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空調房裡。他不管你一年四季變換,他只是抓住了市場的根本性規律,然後從而在這種季節轉換中獲取高於市場平均的收益。如果說你能夠在家堅持價值投資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的特點去調整自己的策略,你的收益會更高。投資和投機,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價值的流動性和價值的穩定性,都是一對矛盾,矛盾就一定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沒有絕對性,怎麼去把握其中的平衡,每個投資人都應該有自己具體的實踐,可以說,一定是很不同的。

我們可以認為價值投資是去了解市場的宏觀規律是什麼樣的,但是投機它是去感知市場短期的規律是什麼樣的,都是有效的,但是都要看是誰在用,但是我們不得不說這兩種策略的難度是不一樣的,這種區別主要體現在時間的維度。時間越短,市場的跳躍性越強,你進行微操作的難度越大,時間越長,你判斷的離散度越大,方向的判斷可能失敗。

我最後的一個市場感悟,就是說我們要做投機,但是一定要在最安全的地方做投機。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要爽,但是要記得,帶好安全裝置,這個安全裝置就是標的的安全性,把標的風險控制住了你再去做市場策略的收益。我舉一個具體的案例講一下:假如說現在五糧液是50塊錢,茅臺是700塊錢,你拿茅臺換五糧液還是拿五糧液換茅臺都是可以的,或者說當五糧液漲到120、130的時候,你拿五糧液來換茅臺也是可以的,但是當五糧液從50漲到了120的時候,你把茅臺賣了來買五糧液,這就不行。

怎麼判斷這種方向呢?以價值為基礎的一些列因子的綜合考量,這不是擇時,而是在非充分條件下最優化的決策。我們不預測市場,但是我們預判市場,我現在說明天早上太陽會從東邊升起來,這個沒有任何問題;我說明天早上8:03:29,太陽從東邊升起來,這就是問題。所謂的輪動也是根據預判來做的,而不是根據預測,所以說我們不需要去預測它什麼時候漲,我們只需要去判斷它會不會漲,會漲多少

因為世界的無限和認識的有限,我們在輪動過程中必須保持一定的分散度,我今年就是因為在輪動中大幅集中在了中國平安,操作的靈活性大打折扣。如果說這個時候我因為市場不熱而強行從平安分倉,那是非常不明智的,強行從市場從中國平安去分倉就代表了,我在預測市場價格。

好在中國平安的確定性夠強,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收益性,輪動就是確定性優先,確定性補償集中帶來的絕對風險,輪動操作的前提就是說我們持有的標的都是很優質的,在標的風險這個根本性的風險上相對消除了它的失敗可能性。

最後,達利歐在原則最後裡面講了一段話,其實你懂得比其他人多得多得多得多,你在市場上也未必能夠戰勝別人。我經歷過破產,那種感覺很不好,我不喜歡,相對於絕對的風險我是非常謹慎的,集中與風險都不是問題,問題的風險的控制。

投資十年,我從股市中學到了這些知識,讓我不懼漲跌,

不管是投資還是實體經濟,公平競爭的生意一定不是好生意,我們要爭取以大欺小,倚強凌弱,把收益留在自己,把風險交給市場。

投資如人生,都是一場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