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雲南:大數據助力精準防控


  

“雲南抗疫情”提高追溯精確性,“雲南健康碼”實時掌握入滇人員健康狀況

  大數據助力精準防控

  疫情防控以來,雲南省積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研發“雲南抗疫情”微信掃碼小程序,應用“雲南健康碼”系統收集入滇人員健康狀況,為疫情監測分析、精準防控救治、公共資源調配提供支撐,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從2月11日“雲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上線以來,註冊用戶數已達1560餘萬人,掃碼量達2.5億人次,覆蓋95萬餘個公共場所。如今在全省各地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社區、農村等公共場所,掃碼進出制度得到嚴格執行,人員進出必須手機掃碼才能通過。

  昆明市民張大爺每天進入新聞路篆新農貿市場買菜,進去和出來都會主動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他說:“掃碼留下自己的活動軌跡,方便、科學,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2月20日,雲南省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省公安廳大數據專家組依託“雲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蒐集到的數據信息,第一時間將確診病例的手機號錄入掃碼系統,僅用30秒就篩選出204名可能與確診病例有過接觸的人員名單。

  程序研發帶頭人、省公安廳大數據專家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躍文表示,翻看記錄本等傳統手段,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容易漏掉信息,給防控工作造成嚴重滯後性。“掃碼錄入信息,讓計算機、大數據來幫我們找人,不但快,而且準。”劉躍文說,追溯過程只需30秒,還能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聯繫可能被感染者,提醒對方居家隔離觀察或者到醫院檢查。

  隨著掃碼程序的廣泛推廣使用,該系統的承載能力也受到挑戰。劉躍文介紹,高峰期系統每分鐘會接收到4萬次掃碼請求,要承載這麼大的數據量,就需要對整個系統進行優化和改進。同時,為確保每一條數據都不會被洩露,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也在不斷努力,通過各種措施保證數據絕對安全。劉躍文表示,該程序採集的信息僅用於疫情防控,等疫情結束,將在嚴格公證下公開銷燬。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疫情防控出現識別難、准入難等問題。雲南省運用大數據信息技術破解該瓶頸,於2月22日正式上線“雲南健康碼”系統,所有入滇人員需掃碼申報健康信息。

  擬入滇人員申報個人健康信息後,系統會生成雲南健康碼(紅、黃、綠三色),相關部門將根據系統信息實時精準掌握入滇人員總體健康狀況,對潛在風險人群(紅、黃碼人群)進一步核查,並按相關規定採取分類防控。

  健康碼系統操作簡單、方便易行,“線上+線下”“人防+技防”並進,有利於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減輕了基層審核的工作壓力,提高了日常排查效率,受到廣泛好評。

  掃掃二維碼、申領健康碼……應用大數據開展精準防控,數字雲南建設成果正助力社會治理效能提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支撐。(記者 尹瑞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