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穿尿不溼長大的孩子和用尿布長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如果我說,2005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因為穿尿不溼長大的,所以導致他們比較容易叛逆,可能有些人不太認同了,但事實或許真是這樣,為什麼我會有這個結論?

因為我們的很多不經意的發明和行為,註定會成為揮之不去的痕跡。有時候一個微不足道的發明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而這個生活方式的改變足以影響到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並且這種態度會轉換成為我們的人性,會被複制和投射到我們處理其它事件時調用的思維模式,影響我們邏輯關係。

有人也許能聽懂,但是感覺這個和尿不溼沒什麼關係。但其實如果仔細想想,還是蠻有意思的,尿不溼的存在改變的其實還包括操控體驗。沒有機會使用尿不溼的80後,從出生就生活在一種被軟操控的世界裡。

家長為了減少清洗尿布的工作量,定時定點並且試圖有規律的引導管控我們的生理需求,吹口哨形成條件反射來小便,每天早上起床先抱著在床邊坐著給我們說拉粑粑,成功地完成排洩,才給穿上開襠褲裹一片尿布,給一口吃的。

在這樣一個機械化的有意圖的養育方式中,我們甚至喪失掉了唯一我們看似無法掌控但是唯一擁有的生理需求與支配的權力。需求被規律、條件反射和刻意培養的習慣替代。

在這種方式下長大的孩子,聽話的顯然居多一些,就算是表達個性,也是有底線的、有恐慌和有所敬畏的去做一些壞事兒,所謂的叛逆多半會發生在12歲到18歲這個階段,會在我們心智發育比較集中的時刻才會發生。

這些孩子往往會因為做了一件“肯定”會把老師氣壞的事情開心不已的同時,除了興奮一定會有擔驚受怕的開心,因為這種惡作劇的快感根本的驅動不是惡作劇的後果,而是希望能夠表示一種我們掙脫操控的渴望而已。

但是,被尿不溼養育大的00後是怎樣的呢?這些孩子是自由的,是生活在一個相對擁有自主支配的空間裡。裹上尿不溼之後,沒有人會再惡意地管控自己的生理需求和規律,想尿的時候就小便,有需要的時候就大便,父母們甚至被孩子們培養出了條件反射。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這些家長第一反應就是檢查是不是該換尿不溼了,這和當年給孩子使用尿布的狀態完全是兩種“主僕關係”。用尿布,孩子聽我們的,受制於我們;用尿不溼,孩子有自由的空間。

而且一旦體驗到了不爽,就用哭鬧來通知父母過來換乾淨的尿不溼,生理體驗和功能沒有受制的同時還擁有了相對絕對的支配權。

在這樣的生存環境和背景下長大的孩子,對於你做了什麼會讓我不舒服的感知能力非常強,並且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來要求別人為了自己的不舒服進行調整,就好像我都哭了,你還不給我換尿不溼?那就使勁繼續大哭,是一樣的邏輯關係。

有人可能不能接受,覺得是危言聳聽。

但的確就因為一個裹尿布和使用尿不溼的簡單區別,讓那些被尿不溼養育大的孩子產生這種“你需要尊重我的需求,你不能干涉我的個性表達,我需要擁有自己的空間,我的存在是獨立的”這些思想或者說是人格需求,這些需求並不是我們這些80後認為的所謂的個性。這是他們從小到大就形成的最基本最基礎的對這個社會生存的原則和理解,是他們看待這個世界最根本的一個角度,是理所當然的邏輯。

這篇文章其實並沒有想要用來證明什麼,也沒試圖為這個觀點來提供證據。

只是期待能夠分享給大家一個思考:

我們生活在一個聰明的世界,每天都有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具或者有更方便的具備功能的生活用品被創造出來,提供給我們方便。

我們變聰明的方式,不是藉助那些簡單實用而且強大的傻瓜式工具讓我們變得與時俱進。而是要學會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