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前衛:隋煬帝擺闊綽,你們來點贊朕就全買單

《前衛撩歷史》系列之三:隋煬帝擺闊綽,你們來點贊朕就全買單!

【前衛,中華散詞創立者,古地圖文化研究學者。專注於讀史札記,好書推薦,傳統文化普及。敬請關注,歡迎訂閱。本文為前衛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書面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摘錄、抄襲洗稿。】


前衛:隋煬帝擺闊綽,你們來點贊朕就全買單

有錢就得任性!

以上兩條,就是楊廣陛下篤信不疑的人生信條。

老爹楊堅是大隋的開國皇帝,在位期間不僅因為體察民情,輕稅減負,重視農桑,開啟了“開皇之治”的王朝根基。更因一統天下,結束了南北之分,和解了民族矛盾,被邊疆少數民族稱頌為“聖人可汗”。

但楊廣覺得老爹這個皇帝以節儉為美德,過於小裡小氣,為人還多疑多慮,雖然有那麼多成績,但活的真是一點都不瀟灑。

而通過不光彩的手段擠掉哥哥楊勇太子名位取而代之成為了皇帝后,楊廣貴為天子,當然一言九鼎說啥就是啥,金口玉言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於是,皇帝陛下就把揮金如土,自以為是,隨心所欲的“霸道總裁”氣場詮釋的淋漓盡致。

其實,經過老爹的嘔心瀝血,此時天下一統,國庫充盈,王朝興達,正是需要繼續保持艱苦奮鬥和戒驕戒躁的作風,一代接著一代幹,就能夠打造出一個是民富國強的中央王朝來。可楊廣看著大隋連連飆升的GDP和數不完的雪花銀兩,覺得更應該通過大工程、大征討、大外交,以及文化大繁榮來昭示皇權威儀,王朝鼎盛。

經歷了南北朝分裂,常年戰亂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紛紛給大隋的皇帝點贊。至於楊廣陛下想搞一搞基礎建設,改善一下宮廷的居住條件,百姓們開始並不持有任何異議。

於是,大業元年開始,各項大工程紛紛上馬。

以洛陽為東都的營建工程,歷時十個月,每月使用的工匠多達二百萬人。

僅有一座新都城的工程量遠遠不夠,皇帝總不能天天就在皇城待著,天下那麼多地方,皇帝不應該到處轉一轉,看一看嗎?所以,全國各地都開始修建宮殿苑囿、離宮別館。以奇珍異草、奇石珍寶裝點的顯仁宮、天經宮、江都宮、臨江宮、晉陽宮、西苑等著名宮苑成為大隋標誌性建築,以無比奢華的雄姿,引發臣民們嘖嘖讚歎。

全國的交通設施貌似不太發達,於是,一條通達江南的大運河正式開建,竣工時節,楊廣決定親自到場感受大隋的高速水運線,並視察南方。皇帝出行,必須大場面。於是,又開始造龍舟、樓船等各種船數萬艘,確保規模巨大的皇家慰問團沿著運河南下。當然了,作為屏障的長城更得修補,大業三年在托克托西南以東修長城,兩次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

這些大工程,十餘年間被徵發擾動的百姓不下一千萬人次,居然造成了“天下死於役”的慘象。

不過,楊廣覺得沒什麼。為了國家的建設,為了集體的利益,死人是免不了的。

而對於國內反對聲音不斷,甚至各地頻頻造反,楊廣覺得需要通過文化大繁榮來徹底解決全民的思想問題。於是,一方面利用宗教的力量,撥款建寺修觀、譯經養道,凝聚民眾的信仰。一方面則是發揮自己年少好學、喜歡詩文的特長,召集大隋的各位文學大V們“以師友處之”,並大量著作詩詞、文章,據《隋書·經籍志》所錄,《煬帝集》有55卷之多,《全隋詩》也錄存其詩40多首。此外,

還網羅學者來整理典籍,隋煬帝年間,共成書一百三十部,一萬七千多卷。其中組織人編寫了《長洲玉鏡》四百卷和 《區宇圖志》一千二百卷,還訪求遺散的圖書,並加以保護。同時,還興辦學校,被知識分子點贊“今於大隋聖世,圖書屢出。”

只要點贊,隋煬帝就很開心。隋煬帝一開心,就繼續撥款推動文化繁榮。實事求是地講,在隋煬帝時期,書籍整理、圖書館建設、學校興起都可以在中國曆代王朝中位居前列。

大隋立國,很多外藩不服,根本不接受大隋的宗主之國,也就不進行朝拜納貢之禮。這對於愛面子勝過一切的楊廣陛下來說,完全不能接受。於是,通過大征討來確立中央大國的戰略開始實施。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打琉球、討占城,儘管仗打得火熱朝天,但戰況膠著,很多戰況並不理想。尤其面對國內亂象四起,有些征討也就草草了事。

打不贏仗,各國就會不給隋煬帝面子,就根本不給大隋的皇帝點贊。

既然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兵器靠不住,銀子總靠得住吧。許以巨利,一些小國也就靠攏過來,表示大隋皇帝就是天可汗,大陛下。這讓楊廣又開心起來。

為了這樣的開心持續久一些,楊廣想西巡搞一次峰會,接受西域各國的朝拜禮賀。大業五年,公元609年,楊廣親率大軍從京都長安浩浩蕩蕩的出發達張掖。之前,為了保證隋煬帝這次峰會的成功,負責外交的大臣裴矩早已去遊說高昌王曲伯雅以及伊吾的吐屯設等,以厚利引誘他們,召他們的使者入朝。

六月十七日,楊廣到達燕支山峰會會場後,受到曲伯雅、吐屯設以及西域二十七國的使者都在道路東側的熱烈歡迎。看著他們用大隋銀子佩戴金玉,身著錦衣,焚香奏樂,歌舞喧噪,楊廣很是受用。但一看大隋邊疆的百姓,卻是衣著普通,破破爛爛,就有些惱怒,立即命令武威、張掖的士女盛裝修飾,衣服、車馬不鮮明的,由郡縣監督糾正。

到了峰會當日,楊廣到主會場後,大規模地陳列儀仗、禮儀,帶著高昌王伯雅和伊吾的吐屯設上殿宴飲,其餘的列國使臣在殿下陪宴的共有二十多個國家。楊廣命人奏九部樂,以及魚龍戲來娛樂,對各國來使賞賜不等。一時,小國得到實惠,就對大隋皇帝瘋狂打call點贊,這讓楊廣興高采烈,連連許諾還將賞賜各國。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大業六年,楊廣覺得有必要把第二屆西域峰會挪到新都洛陽來搞,讓大隋臣民們看看什麼才是萬邦來朝,天子威儀。為使得盛會圓滿成功,楊廣先是下令整修都城到各類店鋪,屋簷式樣要統一起來,都得設置盛大的帷帳,把珍稀貨物擺滿店堂,人們要服飾華麗,連賣菜人也要用龍鬚席鋪地。西域各國的訪問團但凡有經過酒店,命令店主都要邀請入座,酒足飯飽之後,不取酬償,並告訴他們:“大隋很有錢,吃吃喝喝都免費。”

會議如期舉行,首先在端門街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先是全國文藝匯演。戲場周圍長五千步,演奏樂器的人有一萬八千人,樂聲幾十裡以外都能聽到,從黃昏至清晨,燈火照亮了天地,至月未才結束。西域各國的元首首腦酋長們看的目瞪口呆。到了街市上,發現吃飯不用給錢,大隋的好客之道真是天朝才有的氣派,大隋的皇帝陛下真是我們來了全買單,必須給他點贊。

不過,有些使團中的個別人,卻肥的找點麻煩,提一些不合時宜的問題。譬如某使團的一名官員,估計除了首都之外,還去過其餘地方。就好奇地問大隋的朝廷工作人員,洛陽到處絲綢纏樹,可都城之外的地方還有很多人衣不蔽體,為什麼不把這些絲綢給那些窮人做衣服呢?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闊綽的大隋皇帝享受著坐龍舟去揚州賞花,在洛陽接受萬邦來朝,自以為闊綽的大隋能成為天下諸國敬仰的王朝。不料,窮奢極欲的隋煬帝招致了叛亂紛紛而起。就在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淵在晉陽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長安。這時,人在揚州的楊廣,依舊酒色取樂,毫不顧忌。最終,被叛軍縊弒,時年五十歲,以自己的性命為大隋的滅亡買單。

歷代帝王中,楊廣其實富有才華,如果砥礪前行,用心治國理政,大隋也就不會滅亡。而隨後興起的大唐盛世,本質上也是隋朝打下的良好基礎。只是楊廣虛榮心太強,好大喜功,窮奢極欲,無視百姓死活,大搞面子工程,最終身死國亡,留下千古罵名。

《隋書》

《資治通鑑》

《大業略記》

《通典卷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