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現在的古玩市場真的無法撿漏嗎?

用戶110285626857


現在的古玩市場真的沒有撿漏了嗎,我認為撿漏永遠存在,看你是怎麼撿漏,撿什麼漏,在中國那麼多古玩市場,古玩地攤,到處有漏,漏與知識面是切切相關的,你有多少知識決定著你能撿多大的漏,全中國那麼多人開設古玩點,地攤,這批人會掌握全面知識,明擺著不可能,那麼要撿漏就得靠自己的眼力,眼力來自書夲知識,來自多年交手,來自經驗彙總,只要我們在收芷道路上能夠撿一些中,小漏,必定要博覽群書,多記筆記,把別人簽定決竅學到手,那麼不出多少時間,必有漏在等你。



人求我


現在古玩市場仍然有大漏,

就看你認知有多高?

2015年市場買的,象山西渾源窯元朝鈞瓷,二千元。

2019延川縣梁家河鄰村一千八買的,耀州窯元朝香爐!


巨型酸棗


那些早年在古玩市場撿漏,並且發家致富的人,都去哪裡了?

以前的的古玩市場可不像現在的那麼商業化,行內人都是說著“黑話”, 老式地攤文化也是十分濃厚,雖然現在的買賣看起來更加隨意,但是其中的一些規則其實從未改變,比如馬未都在節目中說買了就不能退貨,這個是整個古玩市場的“鐵律”,一直髮展到現在都是雷打不動,道理也很簡單,如果因為你的眼力不濟,確實也不能怨別人,當然如果反過來也是同樣道理,如果有人在攤裡撿漏成功,不僅不能索要會去,而且許多攤主一般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一番,當然,撿漏裡故事最多的人,馬未都絕對是其中一個。

“賊不走空”是馬未都對自己的稱呼,意思是每次出手都能有所收穫,他曾帶著12000元在電視臺跟拍下,在潘家園地攤收上20件老古董,據他所說,有七件都是宋代時期的東西,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當然這種有效率的撿漏方式,可不是想學就能學會的,常年的實戰積累和對歷史知識的熱愛才能練就這門絕活,當然模仿也就根本不可能了。

在觀復博物館裡,許多展品都是馬未都年輕時候就已經攢下來的,隨著時間不斷沉積財富,當年古玩可不怎麼值錢,許多人都瞧不起這些浪費錢的玩意,甚至還有長輩曾經在地攤勸馬未都“回頭是岸”,但是時間證明了這些文物不僅是有價值的,而且其價格也隨著時間升值到平常人仰望的地步。正是有了這些讓藏友們熱血澎湃的故事,這個行業才會引來許多人前仆後繼,他們也想成為下一個馬未都。

撿漏的故事一直就沒有斷過,曾有老玩家在古玩地攤花五元錢買到西夏珍稀古幣,雖然僅僅只有一枚,但是幾經轉手去到一位山西藏家兜裡時,它的價格已經去到30萬,錯綜複雜的地攤上,靠著自己的知識經驗進行判斷,撿漏確實是收藏裡十分厲害的本事。

但是撿漏故事還是越來越少了,仿品氾濫的現代,那些通過撿漏起家的已經成了收藏界的高手了,他們也很少會在現在的古玩市場出手,他們平時逛逛博物館,或是到拍賣會上看看有沒有喜歡的東西,古玩市場他們基本只是關注動態而已,更何況多數玩家想要以小博大的撿漏更是一種奢望。

在這個古玩造假一年的銷售額比高端拍場的總拍賣額還要高的現代,地攤小販都有一個共識,因為老的貴,新的便宜,說實在話,老的真的賣不過新的!即使存真去偽的業內呼籲一浪高過一浪,但是現實確實恰好相反,有人就說撿漏的時代已經徹底終結,但也有人依然心存僥倖,認為還有許多寶貝等待被發現。



豫見津沽


隨著全民收藏的興起,熱愛和從事收藏的人越來越多,據統計,目前全國有收藏愛好的人有八千萬之多 ,各地古玩市場遍地開花,已形成全民收藏之趨勢。

所謂撿漏,就是你用很少的錢買到了價格很高的東西,買價和實際價值差越大,所謂的漏就越大。大致可分為小漏,中漏,大漏,超級大漏幾種情況。筆者認為可大致安如下劃分。

一 ,買貨價與實際市場價值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的,算小漏。

二,買貨價與實際價值相差百分之五十到一倍的算中漏。

三,進價與實際價值差有一倍到十倍的算大漏

四 ,進價差十倍以上的算超級大漏

比如在北京有一位買家在一個拍賣會後,用八萬元買了一件乾隆陀羅經被,後來拍賣了一億六千多萬,還有前幾年在美國蘇富比拍賣,有人在市場上花3美元買的一個白釉定窯碗,最後拍賣1.4億人民幣,增值700多萬倍,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勝枚舉。

正是因為撿漏,可以讓人實現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益,實現人生的財富夢想,所以撿漏成為每一個收藏者的心願。在市場上,買賣雙方鬥智鬥勇,都想撿對方的漏,買賣雙方在彼此鬥眼力,鬥心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彼此的較量中,撿漏人反而被撿的就太多了,這就是稱之打眼了。

由於市場的發展,收藏人士的增加,大家總體欣賞水平的提高,以及大規模基本建設高峰過去,出土文物的日益減少,收藏者手中藏品的大量沉澱和傳世鄉下藏品大部分已經被跑地皮販子搜刮殆盡等原因,目前市場上撿漏的機會大大減少,但並非無漏可撿,這主要看雙方古玩知識的積累深度,積累的越多,就是所謂的眼光越高,對藏品的價值判斷越精準,反之,就會判斷低下,甚至誤判,結果就被眼力好的撿了漏。

應該說,撿漏的機會無處不在,哪就需要你有能撿漏的眼力,多學習,多實踐,在實戰中不斷學習積累和提高,你就會越撿越多,成為收藏贏家。

回答完畢。











泰山極頂456


其實什麼時候都有漏可撿,關建是看你的對古董的辯識能力了!現在正值經濟低迷時期,古董古玩也受到市場的衝擊,民間很大一部分人想變現藏品,卻苦於沒有市場,很多精品都想變現,假若你想收藏的話,現在正是撿漏的好機會!就象我最近買的幾件不錯的藏品就價位不高,象這件青白釉蓮花紋起稜高足碗,口徑10㎝、高13.5㎝、細腰4㎝、底徑9㎝,是很好宋代瓷器,極具收藏價值!


東山草堂珍玩


靠本事生存。











功德21


放個漏






A牙一點雲


撿漏是給有準備的人留著呢!都想撿漏,多賺錢,首先出發點就不對,心態就不對,古玩市場沒有一本萬利的東西,古玩本身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定價,價格都是根據買賣雙方的心理承受價格,國家也沒有規定那個藏品值多少錢?要看買家的喜愛程度,比如說100元買了件藏品,有十個人喜歡,我可以120元賣出去,這是小漏,若是一千人喜歡,我可以900元出手,這也是撿漏,但你賺到的錢賣家是不知道的。撿漏只是對古玩商販而言的,對於真正古玩藏家沒有撿漏的概念的,喜歡就是喜歡,沒有理由的,他們入手了好的藏品不會輕易去賣的,撿漏的意思是針對稀有,奇缺的,甚至是孤品的古董來說的,包括字畫瓷器銀元錢幣等等,隨著時間和歷史的沉澱,這些古董的賣價不知比買價高出好多倍!但收藏者的初衷不是想撿漏,有些企業家在拍賣會上拍的字畫,初衷不是想靠字畫發財致富,是想營造公司的文化氛圍,但沒過幾年,字畫的價格就翻了幾倍,這就是無意而為之。玩收藏老想著撿漏,圖賺錢,你就撿不了漏!


老頑童愛收藏


古玩撿漏有其特定的歷史環境,早年間古玩有從民間大宅門收購的,也有通過偷盜、挖墳掘墓等非法途徑得來的,真的假的混雜其中。所以那時候撿漏確實存在,概率很大,如今地攤市場已沒有那時的歷史條件,逛地攤千萬不要認為看了幾本書參加了幾次拍賣會,就覺得好東西你能看懂的心態,否則你水平高吃大虧,水平低吃小虧。





愛生活愛木藝文玩


有漏的,就看自己運氣能撿到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